高法成
9月末,国庆在即,新闻界却爆出特大“新闻”——叱咤媒体界10年的《财经》即将“分崩离析”:吴传晖等经营高层及经营部门共60多人,9月25日递交辞呈。《财经》经营团队总计90余人,当前离职人数比例约为70%,几乎抽空了《财经》的经营人才。随后,又爆出《财经》灵魂人物胡舒立也可能被迫离职。10月15日,财讯传媒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原财讯传媒集團旗下旗舰《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辞任公司法定代表职务,离职原因是“为寻求其他事业契机而辞任”。同时公告还明确了吴传晖的“接班人”,该集团原董事王翔飞获委任为法定代表,自2009年10月15日起生效。而这不过是今年来,内地第八起媒体主编辞职创业。但《财经》团队的离职,则使这波媒体主编离职创业成为风潮,引起业内震撼。
《财经》的前世今生
1998年4月18日,《财经》杂志前身《Money》月刊诞生。老板王波明身份特殊,王的父亲王炳南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王是1980年代最早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之一,也是最早一批“海归”。曾在纽约交易所任职的王,是中国证券市场创建的积极参与者和策划者。1998年,他找到胡舒立,决定创办一本杂志。这对王波明和胡舒立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和重大机遇。
2000年10月,《Money》杂志刊出封面文章《基金黑幕》,在资本市场引发地震。同月,《Money》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发行。由此才真正拉开了《财经》市场化的序幕。
胡舒立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把商业与新闻价值调合的新闻人,也是第一位为中国引入了财经调查概念的专业新闻人。她的成功是立于中国经济转型潮中重要标志之一。《财经》也被烙上了她个人的深刻印记,这本杂志与她一样锋芒毕露,从揭露“基金黑幕”到“银广厦陷阱”,从关于SARS的系列报道再到“谁的鲁能”,《财经》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西方,《财经》的声音极少数被认为可信的消息源之一。
而以王波明为代表的资方也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回报:《财经》的控股方为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前身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是由9家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和集资成立,并得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支持的非营利、民间性、会员制事业单位。“联办系”在香港曲线上市——财讯传媒集团(00205.HK),旗下拥有《财经》、《新地产》、《中国汽车画报》、《体育画报》、《电脑时空》、《新旅行》等杂志媒体,但大多经营状态不佳。在香港上市的财讯传媒集团,上半年曾一度在一个月内股价持续下跌,国庆前,财讯发布了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财报,其收入达1.157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1.469亿港元下降约21.2%;股东应占亏损4110万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480万港元。财讯传媒的另外两本杂志《地产》和《证券市场周刊》的收入降幅则分别高达47.3%和66.1%。惟一强劲支撑财经传媒集团收入的,就是《财经》杂志,《财经》今年上半年带来的收入约为5410万港元,仅比去年下降了16.9%。
于是,关于胡舒立与资方的破裂要出走的原因,也随之聚焦在两个关节点上:一是理念的冲突,二是利益分配的不均。
矛盾是怎样炼成的
据称,这次人事地震的导火索是《财经》团队与其惟一股东“联办”在《财经》未来发展上出现理念冲突。为此,胡舒立与吴传晖以及团队建议通过引进外部投资者改善股东结构,保持原有的发展道路,也为传统媒体转型寻找可行路径。消息人士透露,从7月中旬开始,《财经》管理高层与“联办”因采访引发的摩擦不断。首先就是当月采访国内某重大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矛盾。据称,当时《财经》派出3位记者采访,后因种种原因,主管单位作出批示,要求调整报道思路。“联办”高度关注,知情人士说:“《财经》专门负责采写大案、要案的法制组,险些解散。”但采编队伍并没有“屈从”,在接下来要求被整改的“报道”都以采编队伍的意志刊发了出来。
采编自主权之争引发的另一个矛盾就是杂志的高产出与个人的低收入。《财经》只有200多名员工的媒体团队,创造的广告收入以亿元计算,人均生产率远超国内传统媒体。知情人士透露,《财经》实行预算制,即每年的投入是固定的,并不以贡献率来确定杂志社收入。
《财经》内部一位记者坦言:“我们的工资在业内不算高,与我们的媒体地位并不匹配。”长久以来,“利益分配的矛盾”并没有被上升到特别的高度,“这些年来,《财经》团队坚守在这块阵地,主要是‘联办给了自主的采编权。这种待遇,让《财经》团队有着优越感”。而在此次《财经》震荡事件之前,胡舒立为代表的媒体团队就与出资方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发生过矛盾。“只是王波明竭力挽留胡,才没有走到今天的局面。”知情人士如此表示。
具体是何问题导致《财经》的人事震荡,目前当事人均不愿吐露实情。《财经》发言人张立晖表示,一切还不到公开化的时机,现在讨论还没有意义,等有了决定的时候一定会公之于众。胡老师还在正常上班。有业内人士却肯定地表示,胡与《财经》的谈判基本破裂了,到11月底就会完成这次《财经》的重大调整。
因理想而同路,为利益和理念而分手
今年以来,媒体重磅人物离职事件层出不穷。今年上半年,《京华时报》总编辑朱德付离职创办《中国周刊》,曾引起不小轰动。而《财经》因其影响,更迅速成为话题的引爆点。
朱德付认为,办媒体有三个必要条件:资金、人才、机制,缺一不可,而核心竞争力是人才。长期以来,传统媒体都是体制的产物,出资方是党和政府,媒体团队都是体制内的干部,两者之间利益一体,现在所有的矛盾都是体制的先天不足。就“财经事件”而言,出资方和媒体团队出现如此剧烈的冲突,是迟早要爆发的一种现象。这是中国传媒进步必须要补上的一课。因理想而同路,为利益和理念而分手。这是中国媒体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不可规避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媒体团队作为弱势群体正饱受资本的蹂躏;长远而言,是传媒发展不得不交出的学费。只要有传媒产业存在,就一定存在出资方和内容团队的矛盾,出资方永远在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团队,团队也在寻找能给自己搭建平台的资本。不是冤家不聚头。
陈海,前《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是此次媒体人离职潮中的一员。国庆前,《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宣布离职创业。同一天,陈海也宣布从《中国新闻周刊》辞职。据悉,他们几人将共同创办新杂志。而据称将有2000万元的天使投资与个人股份组成的远见传媒,已经启动。
对于媒体人离职,陈海认为,这次的离职事件,职业经理人与管理层间的处理方式会成为一个样本,肯定会为中国媒体产业市场化留下很多借鉴。媒体团队与出资方是中国传媒产业市场化过程中彼此相互需要的关系。《财经》与其他国有企业改制中有民营资本进入的情况不一样,管控层需要的是长期利益稳定,但职业经理人也需要在经营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利益。双方只有通过股权机制达到利益固化,才可以处理好双方的关系。
智力入股,从新浪MBO开始
胡舒立的选择在同行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同情,多数人认为《财经》经过10年取得今天巨大的成就,胡功不可没,但她所得到的回报根本抵不上她的功绩。与胡舒立作出同样选择的陈海总结道:“《财经》此次的震动为媒体提了一个醒儿,无论是对职业经理人还是对资方,这都是一个双输而不是双赢的局面。”
至于破裂的合作隨后各自会怎样地变动,知情人士表示,《财经》方面会由“联办”旗下某周刊一名负责人接手出任主编,该人士在国庆节前就已经开始了物色接盘人员。而胡舒立方面,据其称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创办人之一的方风雷,拟出资协助胡舒立另起炉灶,与浙报集团其同创办一家新的财经媒体,胡舒立将会和大部分旧部下跟随前往。资金来源中,“小超人”李泽楷也可能参股。并透露该新媒体的名字为《财星》(音),最终刊名如何,并不确定。
又据境外媒体报道称,与《财经》杂志经营投资双方都相当熟识的某高层官员得悉《财经》人事地震后,亲自介入协助调解双方最后阶段的谈判。此消息未获《财经》杂志内部人员的证实。
较之《财经》等传统媒体以剧烈人事变动方式实现自身价值所在,有着先天体制优越性的门户网站,却悄悄趟出一条新路。
9月28日,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宣布,以CEO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11人,将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560万普通股,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
在人们依然谈论着新浪管理层收购股权的1.8亿美元来自何处时,一些传统媒体的人员却从中看出了另一番味道。
曾任《富》周刊主编的资深媒体人丁学锋认为,与传统职业媒体人频繁与出资方发生冲突相比较,新浪的管理层收购也许有着另一层标本意义。这也许意味着中国媒体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一个对媒体人才智力认可的时代,将智力作为一种投资,也许是未来传统媒体可借鉴的方式之一吧。
编辑 田路 美编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