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稳就业、保增长,已是当前中国的头等大事。试点一年多的家电下乡,便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之一。
从2007年12月开始,财政部和商务部牵头,在河南、四川、山东、青岛三省一市试行家电下乡,给予家电企业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与出口退税率相同),鼓励其在农村市场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到2008年10月底,三省一市共销售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超过350万台。与前一年同期相比,由于实施“家电下乡”,家电销售量增幅提高了30个百分点。
于是,2008年11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会议,宣布从12月1日起启动第二批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将家电下乡的范围又扩大了10个省市。2009年2月1日,在全国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补贴范围涉及洗衣机、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众多产品。中国农村的家电普及程度,仅相当于城市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而这也正是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家电下乡计划期待的目标是,实现4.8亿元的家电销售额,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4年内让农村家庭家电的拥有率达到城市2000年的水平。
在家电下乡推向全国的过程中,有关方面对前期实施的不足之处也做了调整:补贴资金的80%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负担的20%改为由省级财政承担;针对领取补贴手续繁杂、等待时间长的问题,规定凭个人身份证及户口簿在指定销售门店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均可享受补贴。尽管如此,家电下乡到底能否担当起扩内需的重任,社会各界还是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担心由于农村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品牌识别力差,给淘汰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人指出定点购买政策会使农民的选择权受到限制,而最高限价政策也实际上阻挡了中档以上产品进入农村市场;甚至有专家认为,此政策会激起农民的非理性消费……好的政策,需要好的设计,也需要不断地完善,才能真正达到利国利民的目的。对家电下乡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主持陈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