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学生的公德教育

2009-05-07 09:22戴振强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

戴振强

摘要:中学生一度被视为遵守道德规范的文明群体,然而,当代许多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中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找出其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并提出若干建议,同时指出在中学校内开展公德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学生;公德意识;教育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支柱之一。它标志着以德治国的思想正在化为实际行动。

一、中学生的公德现状

从整体上看,多数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公德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并付诸行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中学生的行为与公民道德要求有一定差距。

(一) 部分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些中学生在校内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在集会场合大声喧哗,乱吼怪叫,口出秽语;男女生举止过密,旁若无人;在课下和自由活动时手机乱响,目无师长,影响他人;在食堂打饭不排队;个人衣着光鲜,寝室卫生却不尽人意;私人物品爱护备至,对公共物品却任意损坏;无故旷课、抄袭作业习以为常;考试作弊等等。

(二) 对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存在一定的偏见

很多中学生将穿着背心、拖鞋出入公共场所视为生活小事;将穿着暴露、染五颜六色的头发当做个人喜好;把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称为不值一提的小事等等。在这些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里,只要没有直接妨碍到他人,就不算违反社会道德。

(三) 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某网站刊登了一则评论,内容为中年人在公交车上指责某中学学生不为老者让座,该名学生因不满中年人的用词,非但未给老人让座,事后还在网上公开发表谴责中年人语言粗鲁。从该生在网上发表文章的角度来看,他具有明辨是非和判断哪些行为属于社会公德的能力。但从该生的行为来看,他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感。这并不是特例,在现今的中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不是积极承认,而是推卸责任,避重就轻,强调客观因素或夸大别人过失。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公德意识和集体观念浅薄。

二、中学生缺乏公德意识的原因

(一)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丰富的物质生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还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在这一时期,一些人的思想开始动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开始在他们心中滋生。他们抛弃了做人的基本规范,为谋取一己之私,不顾牺牲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中学校园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一些中学生坠入了世俗的深渊,价值观扭曲。由此,我们看到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约束力正在弱化。

(二) 学校公德教育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

学校的公德教育未能贯穿在学生的小、中、大学全部的学习生活。公德教育应从小开始,少年儿童的感性认识水平远远超出理性认识,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是其形成行为习惯的开始。在此时,通过一些基本文明行为的训练,树立起他们最起码的是非观念,对其长大后能否按照社会公德的要求规范自己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加大对幼儿园、中小学的公德教育,我们就可以使受教育者有一颗公德心。现行的对中学生的公德教育未能真正“入耳入心”。在对中学生的公德教育上,大多数仍停留在口头传述上,未能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因此造成了很多中学生道德失范。可见,公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 家庭教育的导向和家长不良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道德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不断灌输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思想。在当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数量,父母过分宠爱,无原则地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致使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此外有些家庭只重视子女的智育教育,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了一部分中学生知识水平与公德意识不成正比。还有一些家长本身人格不健全,更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公德意识的形成。

三、更好地发挥学校作为公德教育主战场的作用

如何更好的发挥学校作为公德教育主战场的作用:

(一) 改革教学方法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思想道德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少灌输,多实践的原则。因为,有时你对学生说了一百遍“不要在校内乱丢果皮纸屑”,也不如让他们参加一次公益劳动。当他们捡起一张张废纸,为美化校园而付出劳动时,他们也许会在下一次要丢纸屑时想到这次辛苦的劳动,而自愿多走两步,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内。

(二)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要想建设一个安全、稳定、文明、整洁的校园,就要发挥榜样作用,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要高度重视教职工对学生的熏陶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公德修养,打破“教”与“育”之间的界限,克服公德教育只是少数思想教育工作者责任的思想,实施全员育人,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除此之外,还应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努力发掘身边活生生的典型,用大家公认的榜样来感召大家。

(三) 建立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

校园文化建设,要着重抓好教室、宿舍、食堂三个地方的建设和管理。针对这三个场合,我们应该明确制定出不同的管理办法。在对中学生进行公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提倡中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另一方面要利用日常管理制度,扬善抑恶,奖优惩劣,以激励中学生成为文明建设的群体。

猜你喜欢
中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题解教育『三问』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