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2008年高考部分作文的分析,指出高考作文中存在的雷同化现象,从选材、立意、语言等方面提出了高考作文的创新方法,同时指出高考作文的生命在于创新。
【关键词】高考作文 创新 高考分析 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生作文,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一言以蔽之,“创新”是中学生写作的灵魂。记得有一年高考作文。写《战胜脆弱》结果好多的学生家长在学生的笔下无缘无故地“死过”一次,此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起舆论哗然,我们的中学生作文什么时候能够走上“自由地抒写自我、表达自我”、具有独创性的作文的道路?
时隔几年,我们现在的作文状况又如何呢?且看2008年的高考作文状况。
一、选材、构思的“撞车”现象仍然严重,但创新作文也不乏其例
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是《好奇心》,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作文,但题材撞车的考生又有不少。很多考生不约而同写到了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出现的频率之高,令人惊叹,以至于专家戏称今年是个“苹果丰收年”。
对于高考作文的“撞车现象”,何永康教授曾有过精辟的比喻:“这不是田间小路上手扶拖拉机的碰撞,而是美国大片中高速公路上的撞车,伤亡惨重”。
不过,也有不少考生能够在选材和构思上另辟蹊径,写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优美文章来。
写“好奇心”,有一位考生即景叙事,写考场上,“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
于是,他开始产生了好奇心,发出了种种疑问,“她(他)是因为害怕吗?她(他)是因为复习太认真而病倒了吗?她(他)已经被某所著名院校提前录取了吗?”
作者提出疑问,并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以自己的视角回答了当今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篇文在考场上能就地取材,自然、巧妙地扣住了“好奇心”,十分具有独创性。
另外一位学生写《好奇心》,写自己好奇老师的笔记本,于是想方设法“偷”看了老师的笔记本,作文通过老师笔记本的内容赞美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师的无限尊敬之情。
最令人佩服的是那位写一位孩子出于好奇而打开正在燃烧的“瓷窑”门,结果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篇文章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语言都十分具有独创性。至于文章内容想必读者都已耳熟能详,不再引用。
用何永康教授的话说“此文起笔便是‘诗,便是‘传奇。孩童的眼睛里先是‘好奇,接着是‘悲哀,他终于义无返顾地去抢救在熊熊炉火中‘流泪的陶瓷,纯净而苍茫的同情心使他从心灵深处迸发出一声呼喊:‘陶瓷哭了!殊不知,正是这种童稚的莽撞和义举成就了绝世之美!很有哲理。全文让陶瓷的‘泪珠与孩童的‘眼睛相互映照,烈焰腾腾的‘太阳与冰清玉洁的‘月亮在生命的瞬间,在历史的时空中实现了灵犀互启的对话,令人心旌 曳,欣赏到一幕创造美丽的梦幻般的诗剧。这是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的拔尖之作。”
拔尖在何处?拔尖就拔尖在选材、立意、语言的创新上!
二、立意平庸者居多,但也不乏深刻、新颖的创新之作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而中学生的作文立意大多平庸,好多学生喜欢“大路货”的立意,人云亦云,缺乏新意。
如广东题《不要轻易说“不”》,考生作文反映出的最普遍的问题是取材和立意的平庸,最常用的是李白、苏轼、勾践、屈原等故事。
再如湖北考题《举手投足之间》,大多数学生写人们的行为细节要讲究文明,一位考生却写了在举手投足之间要善待自然,该文立意很成功,以识见为高取胜,立意集中深刻,强调了要在举手投足之间善待自然,切合了命题要求,敏锐切中社会热点,把举手投足这样的微观小事,和保护自然的宏观命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另外一篇《举手投足之间》,小作者写和外婆相濡以沫的外公去世,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夜饭,外婆来了,因为没有外公的位子不高兴,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要的是:即使是死者也要给他以尊严。“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文章表达了这对老夫老妻之间深厚的感情,这样的立意角度无疑是崭新的,是对当今社会把爱情当儿戏朝秦暮楚现象的无情嘲讽,令人震撼。
再如福建的作文题写“味道”,大多数学生忙于写现实而具体的“味道”和“滋味”,有一位考生却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浸泡过的陈山楂》,仅题目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取材新颖,立意独特。
另外一篇文章《给父亲的情书》,用阅卷老师的话说“相信在几十万份的作文卷中,这是一份最为独特的卷子,是一篇惊世骇俗的奇文。最抢眼的是标题,有谁敢这么大胆,给父亲写‘情书?细细读来,情真意切的倾诉如行云流水,直入人心!”
全国二卷,当人人都趋之若鹜地围绕要尊重规律、“不要好心办坏事”、“不要破坏规律”等立意时,一位考生采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写龟群被袭击之后,通过写《幼龟报》、《老龟报》、《老鹰报》、《人报》、《儿童报》等多家报刊对该事的评论,写出了对这一现象不同的各种观点,立意新奇,构思别具一格。
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没有像一般同学那样对乡村唱赞歌,小作者满怀激情地指出了乡村正处在苦痛中,需要更多的目光的关注,需要更多的支持。
在立意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满分作文《他们》,说实话有不少的人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农民工,但将关注目光投向农民工子女的还为数很少。
《他们》写出了自己对农民工子女的观察、关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三、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错采镂金、华词丽藻式的排比铺陈使用仍然严重,清新恰当的表达比重增加
在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仍然停留在使用错采镂金、华词丽藻的排比铺陈句式的层面上,但也涌现出不少十分具有独创精神的佳作。
如《牵手》作者运用诗一样的语言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情,这是仿拟一个在地震中去世孩子的口吻,文章这样写道:“爸爸,我还能听到你的故事吗?你的声音好美,就像那克莱德曼指尖流过的琴声,就像月光挥洒下柔肠百转的亲吻,可是你的胡子扎疼了我的脸,我哭了。我记得你讲《蒹葭》,你说那是《诗经》中蹁跹起舞而出的美女,像你刚满三个月的小女儿一样;你说蒹葭独立水湄寒秋,听关关鸠鸣,可我怎么突然觉得那是秋水般一阕古典的归梦。灯火已远,流星已近,那一抹淡淡斜阳躲在哪片云下?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作者以充满了古典韵味的“蒹葭”、“鸠鸣”、“秋水”来表现对爸爸的敬爱。一句“爸爸、妈妈,我想听你们讲夕阳下过去的事情”将自己对父母的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高潮。
《带着感动出发》写外面的景色,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作文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真实的生活细节,文章写道:“……繁忙的蜜蜂,煽动着水晶般的翅膀,穿梭在花蕊间,嗡嗡地叫着,吮吸着,……”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写“十八九岁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阳,如刚刚绽放的百合,如透着灵气的小公主,……!”语言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充满灵动和青春活力。
《感受乡村》描写乡村的风景,宛然陶渊明笔下恬静美丽的农村风光。
“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作者并没有陶醉在如诗如画的农村景色中,而是将自己的触角深入到现象的背后,深入到农村的本质中,于是他看到了农村的另一面,“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文章表达了作者关注社会关注农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十分难能可贵。
江苏高考作文的拔尖之作是那片写陶瓷的《好奇心》,在语言表达、细节和心理描写等等方面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听见丝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接着,那沧桑而有力的手颤颤巍巍地在我光滑的周身上刻下斑驳的纹案。如游龙走笔一般,矫健而又苍劲。
我被放进了那黑色的巨大窑窖中等待着烈火的焚烧。然而,我不畏惧,美丽的背后一定会有付出。我的命运就是这重重烈火的煅炼,我流泪,……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狂野的火舌吐着流泻出来,在午后的沁凉的清风中慢慢平息了怒火。人们惊奇于我的美丽。那交错分布的裂纹,如丝如缕,纵横阡陌,如同肆意流过的泪痕那般清晰可见。”
总之,要写出具有独创性的文章,需要考生在构思、选材、立意、语言上不“撞车”,除了平时要广泛深厚地积累生活,深入地观察生活之外,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后的第一个联想到的题材最好不写,因为你想到了其他考生也能想到,最好三思之,这样才能写出具有独创性性的文章来。
★作者简介:柳志福,内蒙古五原一中高级教师,教导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