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一字,难得风流

2009-05-04 04:48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误区多媒体语文教学

万 琳

【摘 要】本文根据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运用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论认识,从“‘呈现无法替代想象和感悟”、“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无法调和”及“学生思考及交流的时间被剥夺”等三个方面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的误区进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些探讨,并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显示了它独有的优势,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绎成精美的画面,它让无声的作品显得更为多姿,它大大扩大了课堂容量,这些都是常规的教学手段所无法企及的。然而,这种多媒体教学有的是本末倒置,有的是兼收并蓄,模糊教学的重点难点,我觉得,这种“不着一字”恐怕很难“尽得风流”。

一、“呈现”无法替代想象和感悟

“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教者眼中的一个“哈姆雷特”,而击碎学生心中无数个“哈姆雷特”岂不得不偿失?教学是目的,多媒体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我们简单地以音像手段来代替、省略或缩短学生的阅读过程,看起来似乎是给了学生阅读的便捷,其实是剥夺了他们进行阅读再创造的机会,扼杀了他们这方面的才能。我们知道,阅读主体的个性体验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岂能用一个样板去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体验格式化?

记得有这么一堂《边城》公开课,在笛子与古筝奏响的音乐声中,屏幕上“美丽的湘西”出现了,美丽的湘西姑娘出现了。不过,不论怎么看,都不是沈从文的、或者说翠翠的“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的“温柔、美丽和平静”的湘西。音乐中多媒体映出的的湘西,只是“现在的湘西”“旅游的湘西”;而“美丽的湘西姑娘”也只是现在的导游小姐而已,念想中温柔、美丽、平静,还有点幽幽、野野、自在、可望而不可及的沈从文的湘西、翠翠的湘西,无法寻到一丝影子。

我想,教学马致远的《秋思》,可以配上《孤独的牧羊人》曲子或苍凉的古筝,让学生迅速进入这首词的情境。至于“枯藤、老树”什么样,“西风瘦马”又如何,最好让学生慢慢体味文字,用心用情诵读,其想象能力与思维在语言文字形象的感染下自会形成表象,最终能勾勒出一幅幅同中有异的残阳游子漂泊图。这将比任何一个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的画面都更有价值。

另外,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通过多媒体补充大量的相关学科知识,就可能导致语文学科知识弱化,淹没了教学重点。例如,有老师制作高中课文《神奇的极光》的多媒体课件,收入了大量的“极光”图片,意在使学生对极光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极光图片无助于学生筛选“什么是极光”、“极光是怎样形成的”等课文信息,展示大量的极光图片反而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把学习任务的重点转移,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

单纯追求运用“多媒体”以造成感官刺激,以视听欣赏取代文字品读,以直观形象取代想象能力,实在是一利而百害。

二、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无法调和

新课程认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这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同时,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一对基本矛盾。

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而在多媒体主宰的课堂上,教者严格执行着自己预定的程序,很多时候不能有效地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序,同时对有些步骤的导入,对有些问题答案的启发诱导都有“引君入瓮”之嫌。而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获得语文素养,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不是教师通过点击鼠标所能达到的。

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碰到了一个“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最终只能舍弃做好的多媒体课件。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透过王熙凤和林黛玉的肖像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发现黛玉不同凡俗的‘气质美”,不料中途一学生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想象一下她当时会穿什么样的服装?”,却意外地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迭出。学生的发言看似游离了教学目标,实则从另一个更有趣味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成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阅读是源于学生内心的,是自我对作品的一种个性化的理解。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作品精神碰撞、心灵对话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它不是教师预设的,而应该是生成性的、创造性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生成意义,也不能把自己的悟解移植给学生。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体验,而不应该只指向结果。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营造某种氛围,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作一番遐想。

叶澜教授也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备课时固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一些和学习有关的问题或话题,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到的。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当学生的活动游离了教学“预设”,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特别是当教师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并不意味着你就拥有了跟上时代潮流的新的教学理念,而一旦缺乏了新的教学理念,只能算是“穿新鞋走老路”。你仍然会“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把活生生的孩子变成机器人,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

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气都给打碎掉”(于漪)。

三、学生思考及交流的时间被剥夺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从概念到规律,从举例到课练都在屏幕上显现的做法,产生了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忽略学生应有的思维空间的现象。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如果看得多、听得多,那么思考得就必然少。我们发现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内容有的容量很大,可呈现的时间却很短,学生有时连记录甚至看一遍都很紧张,哪有时间来思考?没有思考哪来生成?没有生成更遑论收获。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之处就是除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还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媒体再先进有时也无法与语文教师相提并论。例如中学语文教材名篇《观沧海》一文,诵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我特意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吟诵镜头:鲍国安所饰演的曹操面向大海、踌躇满志、高声吟诵《观沧海》,声音、景致、神韵可谓佳绝,但是可能有距离感的原因,学生却反应平平。有位学生举手非要我再来“范读”一次不可,其他学生也附以掌声,看着他们一脸的期待,我顿时激情勃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没想到学生听得十分投入,待朗诵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几句时,师生不由自主齐声朗诵,可谓神采飞扬、群情激动。我想,在这一刻,师生的心灵都得到陶冶,教与学的双方都达到了一种真正的精神升华。

我也曾经听过两节课,上的都是《天上的街市》,一位老师使用Flash制作的“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动画、拍摄下“万家灯火的城市”夜景,还配上了优美的钢琴曲,可热闹的是课堂,学生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洪镇涛老师的课只是以他个性化的声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并不时用语言、神态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收获了诗情和诗意。

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课堂不能少了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同时,考虑如何做好师生互动,比如留下足够的交流空间,而并不是整堂课全被音乐动画塞满。师生情感交流有时是依托于文本的内容,有时是教师发自肺腑的一段情感历程,有时只是那么一个眼神。这种交流有有声有形的,也有无声无息的,语文课堂上纯美的心灵呼应当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但课堂不是一味地追求热闹,更要有门道。语文教学也需要装潢,但千万别忘了语文课的本质是语言实践课,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应正确处理多媒体与教学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

★作者简介:万琳,江苏省吴江市盛泽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误区多媒体语文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