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杰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中职院校应建成集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计算机教育自动控制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计算机实验室,建成百兆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环境,这样才能适应教学实际需要。几年来,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以计算机高新技术和校园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把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应用能力融入每一个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当中,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进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以计算机对于人的主观能动创造性为基础,逐步形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智能体系,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推进了学校整体改革的进程。
一、网络信息化教育技术是素质教育的技术核心,计算机网络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平台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1.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具有优化教学过程的特征,它集中体现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创造性。实践证明,把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融入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实践能力。
2.生态理论学科认为,智力不是在人个体的脑子里,而是与人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环境。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学校考试的外力作用,需要依靠教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反复强调来进行督促,然而在计算机网络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获得知识,通过独立摸索或者和同伴协同作战,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动作用,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不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育的对象”。这种变化,实质是由传统“教”向“学”的转变,是由外在的控制向内在主动的控制进行转变,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更轻松、更安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其次,同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计算机所能提供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结构与人的信息结构很相似,特别是能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信息结构。
第三,网络信息化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的。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包括一些新的概念的提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消化以及知识的巩固,都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才能完成。这种方式适应了学生喜欢探索和主动体验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拥有学习动力的源泉,它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环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方式和实际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更适合开展“互通”式的教学模式
依据何克抗、李克东等专家的专项研究,“互通”式的教学模式介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之间,它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认知作用。因此既要把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又要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这就是在基本保留“填鸭传授式”教学活动进程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基础环境,在理论指导下通过“互通”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学习。
二、在建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系统的过程中还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系统的建设上,我们提出把校园网络建立成为一个为教学研究服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具有网络资源双向传输的功能,满足在网络上进行备课的需求,让教师能够可使用任意一个终端调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的数据,可利用公用的备课平台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实现教研成果与教学资源的共享。逐步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网络,学生和家长都可以通过上网的方式进入学校的多媒体虚拟课堂或者学校的主页,了解学校相关历史和现状。
我们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系统开通时,要求教师能懂得运用网络资源,及时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系统应用培训,还要会使用国际互连网及在网络上搜索、查询并且整合相关信息进行教学。在教学资料数据库建成以后,要求所有教师会进行网络教学课件点播,通过网上备课进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系统建成后,要求每位教师创建自己的网页或班级的主页,逐步开展网络交流和远程协助。 随着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地不断提高,一方面保障了硬件投入的效益,也较好地发挥网络的综合应用水平。
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动员所有的教师参与教学资源数据库开发,是为教学资源数据库的质和量以及实用价值提供了保障。在这方面,一、可采用继续教育培训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二、可组织所有教师参与素材库的积累,学会将教学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掌握各种格式音频和视频文件的采集、压缩和转换的方法,建立起素材丰富的教学资源应用环境。
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中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注入了强心剂,并且逐步在中职院校的各个层面的教学上推广,特别体现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在教学研究成果方面的建设,全面推动了中职院校教学的前进速度。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教学模式的选择、学生素质发展的测评、教师队伍适应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下一步完善和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劳动保障厅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