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宽
一
《交缠的圣地》是特殊的作者在特殊的時间、特殊的地点,为特殊的对象写作的一篇特殊的日记。
余秋雨这样评价自己:“我这些年是在骂声中度过每一天的,年年都成为中国文化界被骂得最多的人。”
这样无奈的感慨见于余秋雨的自传《借我一生》。《借我一生》出版于2004年,正是余秋雨被“咬嚼”得最厉害、受伤最重的时候。
不过,无论如何,余秋雨还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人物。
请看余秋雨的人生轨迹: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72-1975年参加了在复旦大学的一个现代文学编写组,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国内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获得“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于同年开始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被评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1992年,余秋雨在自己的人生行程中第一次主动“变轨”。这一年他的散文开始在《收获》杂志上以专栏形式连载。同年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第一次结集出版,这部书的出版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一时洛阳纸责,《文化苦旅》以百万计的出版量高居畅销书榜首,同时这本书也成了文化市场上被盗版最多的书。也正是这一年,他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专心于文化散文的创作,于是在余秋雨的魔笔下,又诞生了《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
1999年之后,余秋雨第二次人生主动变轨。这一年他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
2000年至2005年。余秋雨又先后出版了《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笛声何处》、《借我一生》、《出走十五年》等书。
余秋雨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因为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文化散文”;因为余秋雨,CCTV每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直播现场,考核歌手文化综合素质的现场问答与点评成了一道极具吸引力的看点,收视率攀高;也因为余秋雨,“文革余孽”与“拒不忏悔”曾一度成了文化报刊出现频率极大的词汇。
同时,余秋雨也是一位有着极大争议的特殊人物。他的人格及文化学者、文化大师的声誉均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余秋雨也曾辩护,也曾诉诸法庭。但我们不想讨论这些,还是将一桩公案交由时间去评判吧!套用一句名言“让凯撒的属于凯撒,上帝的属于上帝”,我要说,让属于“余杰们”的属于余杰们,让余秋雨的属于余秋雨。
属于余秋雨的又是什么呢?他是一位文化散文名家。
《千年一叹》就是一位文化散文名家对世界文化遗址的思考与记录的结集,《交缠的圣地》是《千年一叹》这部文化名著中的名篇。
二
《交缠的圣地》写于1999年10月29日。在这一年中,他将自己比作“昆仑的云”、“黄河的浪”,比作中华文明的代言人,随着“凤凰卫视”的车队,考察了埃及法老的陵墓,抚摸了巴比伦的古城墙,静看希腊海滨之夜的潮起潮落,感受到了耶路撒冷秋风的阵阵凉意。他为那些文明的废墟而落泪,他为那些昔日的文明辉煌不再而感伤。
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曾是人类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文明,现在这些文明都先后衰败了,这是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为何绵延至今,仍能焕发出青春并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1999年——新旧世纪之交的这一特定历史时刻,世界文明的走向将会如何?中华文明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界并影响世界?这些问题正是余秋雨先生要为我们回答的问题。
这些都是严肃的话题,因此余秋雨在踏访每一座城市、叩开每一座城门时,他的心都是虔诚的。
耶路撒冷是一座特殊的城市,犹太教徒、基督徒、穆斯林都将它视为圣地。因此,余秋雨在进入耶路撒冷前。告诫自己“进城时至少也要把胸襟收拾干净”。
为何一座千年古城,会成为一座“恐怖之城”?余秋雨先生在《交缠的圣地》中给了我们答案。
这里有哭墙——犹太教的最高圣地:这里有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升天的圣迹——“一块灰白色的巨石”;这里有基督教的耶稣“被鞭打、被戴上荆冠的地方”,有耶稣的圣墓。
哭墙,成了犹太人耻辱的象征!在这里。今日的“犹太士兵抵达这堵墙时仍然是号啕一片”;在这里,“犹太人以头抵着墙石,左手握经书,右手扪胸口,诵经祈祷”。将写好的小纸条塞进墙洞,当作“寄给上帝的密信”:在这里,犹太人给刚满十三岁的男孩子做“成人礼”。让子孙开始背负起历史与血缘及宗教的记忆重担。
这里有金顶岩石清真寺与银顶清真寺,耶路撒冷成了“除麦加与麦地那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圣地”,成了穆斯林“每天礼拜的方向”。
这里的“圣墓教堂”前,两位年老的女性基督徒“跪在那里饮泣”。耶稣的“苦路”,在余秋雨先生的眼中是“那么真切又那么具体,几乎成了《圣经》的易读文本”。
三
三大文明就这样奇妙地交缠在一起,这里有着沉重而深厚的历史背景。余秋雨先生不由得感慨——
“三个宗教都以各自感人至深的方式,把一层层悲情叠加给这座城市。任何像样的宗教在创始之时总有一种清澈的悲剧意识,而在发展过程中又固民族问题紧紧相连而历尽艰辛,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委屈。”
我们不仅要问,这一层层悲情是怎样叠加在这座城市上的?这三大宗教因了怎样的“民族问题紧紧相连”?这三大文明又为什么“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委屈”?
耶路撒冷这个城市之名是“和平之城”的意思,但是这个城市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五千多年前,耶路撒冷即有迦南人居住。四千年前这里即建有城堡。三千二百多年前犹太人征服迦南。耶路撒冷成了犹太人的都城。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占领耶路撒冷,将全城夷为平地,犹太先王所罗门的圣殿也被捣毁。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入侵之后,犹太人更是不得不飘泊世界各地,他们没有了国家,没有了都城。直到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仍成为法西斯残杀的对象,几百万犹太人惨死在法西斯的屠刀之下。历经两千多年的劫难,二战后的1948年5月,犹太人才终于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
1917~1947年,耶路撒冷被英国委托管治三十年。1947年以耶路撒冷城为中心的方圆158平方千米的土地又交由联合国管理。几
次中东战争。是犹太人口占百分之八十的以色列与整个阿拉伯国家作战的战争,但每次都是以色列取得胜利。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通过议案将耶路撒冷定为“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更是引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愤怒。1980年8月,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此举违背国际法,但无济于事。1988年11月,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也宣布耶路撒冷为自己的首都。尽管耶路撒冷实际上被以色列占领,但由此可以看出犹太人世界与阿拉伯世界矛盾的不可调和。
因为有了这多重仇恨的纠缠,我们就会明白為什么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法特1974年站在联合国的讲台上会这样向世界宣告:“我左手握着自由战士的枪,右手拿着橄榄枝,请千万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因为有了这多重仇恨的纠缠,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以色列总理拉宾1993年9月与阿拉法特签订以巴和平协定之后,同年的11月4日就会被以色列人视为叛徒而惨遭暗杀。
因为有了这多重仇恨的纠缠,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布什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是一场新的十字军东征之后,立即就会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四
宗教信仰因为有了历史的浸染与渗透,有了民族的集体痛苦记忆的传递与烙刻,必然会使各自的信徒对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我们不仅要问,难道宗教信仰间的冲突永远不能化解吗?
我们从余秋雨《交缠的圣地》篇尾的文字中,也读到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从哭墙攀登到清真寺的坡路上,我看到一群阿拉伯女学生,聚集在高处的一个豁口上,俯看着哭墙前的犹太人。她们的眼神中没有任何仇恨和鄙视,只是一派清纯,在想着什么。她们发觉背后有人,惊恐地回头,怕受到长辈的指责,或受到犹太人的阻止,但看到的是一群中国人,她们放心地笑了。”
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女学生,对犹太人的眼神“没有任何仇恨和鄙视,只是一派清纯”,这是余秋雨先生借她们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希冀。年轻一代的人少了一些祖辈们无法化解的仇怨,因此。只能把逐渐解开几千年的宗教冲突形成的死结的使命,交给年轻一代。
同时。我们也读到了余秋雨先生的担忧,那些清纯的穆斯林少女是那样畏惧长辈的指责,那样怕受到犹太人的阻止。从这样的文字中,我们又似乎读到了余秋雨对这个死结永难化解的担忧。
不过,《交缠的圣地》的尾声还是欢悦的,因为阿拉伯少女看到来人是一群中国人之后,“她们放心地笑了”!
这是伊斯兰信仰对中华文明使者的放心,这是一份没有任何敌意的放心,这是一份对中华文明的敬意与信任。
于是让人想起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会安排几千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悦乐乎”,我们会将硕大的“和”字展现在来自世界各国的宾朋面前。余秋雨先生曾于随后写作的散文集《行者无疆》的序言中提出,“殊不知中华文明虽然弊病多多。却因为本性上不是航海文明和游牧文明”,因而不具有对外扩张的欲望。
写到这儿,我不禁这样联想,余秋雨先生写至《交缠的圣地》的结尾时,或许情不自禁地推开了旅馆的窗户,耶路撒冷的秋风迎面扑来,但他并没有觉得全是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