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华
摘 要:如何走出一条适应县情的民生新闻之路,关键是从县(区)实际出发,定好位,寻求好突破口和抓手。
关键词:民生新闻 地域性
一、找准原动力,把握好栏目定位
这种原动力,主要指收视主体、价值取向、取材视角、解决好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如果说时政经济新闻主要是以县乡各级官员和城区“白领”为主的话,那么民生新闻的原动力就“草根”,就是农民和普通市民。栏目定位,关系栏目的特色和生存。只有错位竞争,才能特色发展。我们以观众诉求为新闻点,社会琐事就是节目大事,始终抓住民生这根主线。栏目定位为“报最新时讯、道百姓情怀、看人间万象”,力求民生板、说事儿。这种原动力,还应该包括记者的责任感和兴奋点两个方面,它是内生力,是第一推动力。在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记者应该俯下身来,贴近、贴近、再贴近,转变思想、观念和作风,记者必须多进社区、村组、家庭、市井。只有两者结合好了,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办好民生新闻。
二、围绕新闻服务生活,策划选题开拓题材
民生新闻说到底,是关注百姓生计的新闻,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学、住房、看病是全国性的三大民生难题。但就县级而言,很多问题根子不在县级,也无法深入下去。因此,只能结合实际,侧重做好服务,特别是对“三农”的服务。农事上,农民关注什么,祈盼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予及时和充分的报道;平时,还从文明新风、科学小常识等生活实用资讯入手,每天一条;两天推出一条“致富经”,给农民致富的典型,看得见、摸得着;配合中心宣传,报道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凡人新事,并做好相关的政策解读。实践证明,这类新闻很有看点,有市场。
三、 新闻因人而生动,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每一个人都爱听、看故事。贴近生活的故事,永远是受欢迎的。无论是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留下的经典之作,还是当代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都重视人物报道,尤其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性美,体现大众情怀。说身边人道身边事。我们把这作为核心竞争力,牢牢抓在手中。每天一条小人物的故事。不求高大全,但人物要有个性,凸显真善美,注重起伏变化和人性美,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四、 改进舆论监督,提升战斗力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责任和战斗力所在。在加强舆论监督类报道的同时,着力改进报道思路和方法,特别注重平衡性。一是面上平衡,二是采访双方当事人,即使另一方当事人不在,我们也要力争上门或电话采访。同时,对于多次报道、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耐心说服,不再报道。把着力点放在促进问题的解决上,使新闻栏目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公器”。
五、 从播新闻到说新闻,增强可看性
以说新闻为着力点,改变传播形态,提升节目的亲和力,避开数字加做法的手法,不简单地给结论,重在过程和参与,力争从导语到解说、从主持到配音,不用“联播体”,改用“讲叙式”,努力通过说新闻,打造不一样的新闻。以社会新闻为卖点,运用好娱乐化的元素,提升节目的可看性,努力把社会新闻做得轻松一点、活泼一点,给工作、生活劳累一天的人们带来一点愉悦,这也是媒体的功能之一,但决不追求感官刺激。
六、 开展新闻行动,扩大公益影响
过去,有的领导对民生新闻还有一些担心,甚至非议。为了提升民生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和电视台的美誉度,应配合频道和电视台,组织开展、参与协调主题新闻行动。
现在,学界有人认为民生新闻正运用其受众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发挥它对社会生活的主动性介入和引导作用,成为大众的信息库、演说的舆论场和提供决策的参考地,并称之为民生新闻的主流化努力,这一看法是切实的。◆
参考文献:
1.市级电视台如何搞好民生新闻 作者:李佳音, 期刊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6年 第04期
2.试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差异化表现 作者:吕萌,李芸, 期刊-核心期刊 现代传播MODERN COMMUNICATION 2006年 第06期
3.县级电视民生新闻突破思路 作者:陈庆国,期刊 青年记者YOUTH JOURNALIST 2007年第11期
4.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要有新作为 作者:韩世波, 期刊 黑龙江科技信息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年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