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有力地走在读中

2009-04-29 04:37高子阳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听诊器篇文章课文

高子阳

2006年,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阅读教学大赛,我应邀对一个赛场的当天八节课做现场点评。八节阅读课,只有两节课中有“写作指导”,对此我提出了阅读教学不能远离“写作”的看法。由于参赛课全是自己带来的课,参加第二天比赛的一些老师听到了我的这一点评后,改写了自己的教案,因此第二天的比赛课,大多数有了写作,当然都是集中在一些片断习作的训练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外,我还分析了最近一年十多家教育报刊上刊登的课堂教学实录,这些实录多是全国省市优质课教师、特级教师的作品,95%的课堂没有写作的一丝引领。

现在很多阅读课被教得太复杂。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据研究,孩子在三岁以前已经能够理解一生中所用语言的四分之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平时的教学我们对孩子的认识存在着不足,总认为,我们只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反复讲,学生才能理解,才能把东西全部学到。其实不是这样的。母语学习的规律,需要重复,需要大量的阅读来重复,但不是当下单一的阅读教学那样的重复。教师省下一点反复讲读的时间,让写有力地走进来,这才叫以母语学习的规律来引领学生学语文。

阅读教学有着自己的阅读指导任务,在单位时间内阅读教学自身任务的完成时间就很紧迫,而不同的文章在写作的引领上肯定是不同的,如果仅仅局限在片断的书写上,孩子是不会喜欢的,而每篇阅读课文的教学,都要进行所谓的片断训练,从各种角度上说,也是增加学生负担的表现,自然是不妥当的。因此,把握这个度非常重要。而针对每个版本的几百篇文章,如何因文设计出恰当的、写的引领,怎么把握好这个度,是当下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一、爱写一定少不了对话交流、写作习惯及责任感

一篇文章好不好,有一个永恒的标准,那就是文章里有值得玩味的智慧点。而现在中小学生的文章,因为缺少这个点,使得老师们在大量的文章批改中厌倦了。年年的厌倦,平常习作训练的重复,怎么可能会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可以说,中小学生害怕、讨厌写作,其实是从老师的厌倦开始的。一个不喜欢写作的老师,是很难带出喜欢写作的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读不到智慧点的老师,很难引领学生写出有智慧且值得玩味的文章来。而现在的一些阅读课堂,的确少了这种智慧,尤其是少了对“写”的智慧性思考。

苏教版有篇课文叫《天游峰的扫路人》,十多年来,有好多名师上过,我也听过好多次。有的老师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反复阅读后提出问题,然后抓住重点问题,通过一一解决来充分理解课文;有的老师反复引领学生读“我”与老人的对话,理解文章内容;有的老师还制作出非常漂亮的课件,把武夷山也展现在孩子的面前,甚至把老人扫地的声音制作得相当逼真;还有位老师上课之初,问学生将来愿意不愿意做垃圾清扫工,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说“我愿意”。文章学完了,那位老人的生活哲理学生也明白了,但最终还是没有一位学生愿意做一位垃圾清扫工。

回想这些曾经称为精品、被集体性忘却了“写”的课堂,读写一体的“度”当然也就不需要谈了。我在多种场合说,这些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不管课堂多么热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多么深刻,总体来说仍然是从传统的“阅读观”上理解教材。像下面几个问题,因为在备课中没有思考,课堂上也就不会有这样的预设,没有这一预设,自然也不会有学生非常想要的那种“写”的生成。

许多的人去过天游峰,为什么只有章武能够写出这篇文章?这位老人肯定有工作单位,熟悉他的人很多,有孩子、亲戚、朋友等,为什么这位老人身边的人没有去写或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我觉得这两大问题不深入思考,教学必然流于单一。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作者章武与这位老人之间有对话,就是因为章武善于用文字记录人世间的大智慧。对于一些美文,我认为只要与它们对话,只要反复思考对话,只要愿意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智慧点,品读到人生哲理。

现在的中小学生对身边的人与事缺少着对话,学习这一课为什么不把关键放在此处呢?这是其一。其二,有了对话,还必须理解写作是生命的存在,如果没有写的习惯,即使有对话,也仅仅是对话而已。章武如果不喜欢写作,并且缺少那种写作的责任感,即使有了对话也不会写出文章,他不写这篇文章,当然我们就难以读出这样的哲理。所以,这一课对于学生理解对话、拥有写作习惯是非常棒的教材。非常遗憾,这么棒的教材,居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

二、有了惊讶、感叹,写的船桨才会划动

怎么才能写好文章?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有那种“写”的惊讶与感叹,也可以说大脑要有一刹那的“写”的灵感。而每位成人都应该清楚,当人发出惊讶声、感叹声时,往往就是灵感到来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所有版本中的好多课文就有着这类惊讶与感叹,但好多老师在教学此处时,只是让学生多读感叹之内容,始终没有感觉到这个惊讶、感叹就是这篇文章产生的不可缺少的灵感点。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有一篇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有位老师,上完这课后,我给出的评价是这样的:

该老师从尊重每位学生的阅读个性上自动寻找到交集,确定本课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小学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怎么上?目前还没有固定或者说多么科学的做法,即使反复研究课程标准,专家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阅读教学建议。第三学段的课文与其他学段的课文不一样,主要特点是篇幅长了,内容深了。怎么办?该老师没有等待,他有了自己的探讨。从他的课堂上,可以看出该教师非常清楚这一课优美的、内涵丰富的词语非常多。而这么多的词语必然使每位学生产生不同的关注点。假如老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课堂,肯定影响着孩子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该教师非常尊重学生,让孩子自由谈起自己的关注点,谈自己喜欢的词与句,甚至用上较长的语段来述说。在学生不断述说的过程中,焦点自然出现。这就是说,当放手让学生谈时,说的训练达到一定高度时,交集一定会自动出现在学生面前。所以这篇课文不需要老师讲,学生自然会集中到“神奇”一词上,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突破口。深入理解了这个词,整篇课文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这就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但,这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同样是忽略了这篇文章非常独特的“写”。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么美的文章?孩子们知道这篇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写的,陈忠实先生看到那株柳时“哦”了一声。这一声惊叹,其实自动、快速地让作者进入了无限的思考。有了这一声感叹,对于作家来说,对于一个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就预示着一篇文章、一部书的诞生。也可以这么说,任何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的书,产生之前肯定有“感叹”。因为我们大多数教师不太明白这一点,所以在教学中这个非常普通的“哦”字、最能引领学生进入写作思考和整篇文章构建的“哦”字,总是被老师们无情地丢弃。

小学语文课本,如此感叹的文章挺多的,但从那么多的公开课来看,重视者了了无几,这难道不是阅读教学的又一大遗憾吗?

试想想,哪个人没有过惊讶、感叹?到景区游玩,“太美了!”这样的话,说得人太多了!看到一些灾难,“天那!太可怕了!”说这样话的人也不少。可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自然发出无数次惊讶与感叹,但大多数的人却只是惊讶、感叹,没有认识到将感叹后自己的主动思考写下来就是一篇、一部惊叹之作。而作家只所以成为作家,其实就是比我们一般人多了这点思考,并且快速用笔记录下这一次次的惊讶与感叹。引领学生、告诉学生世界名著都是惊讶、惊叹之作,当真实的惊讶、惊叹出现后,一定要写下来,原因非常简单,这就是惊讶、惊叹之作。

这是让每个孩子豁然开朗的“写”的引领,相信也能让所有的语文老师豁然开朗。

三、写作是世界上最棒的感恩方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有篇课文叫《月光启蒙》,是我国著名作家孙友田的作品。这篇文章自入选教材以来,有很多老师用这篇文章上公开课,主要原因是这篇文章太感人了。因为外出听课机会较多,我听过二十多位名师上过此课。有的老师想方设法让孩子重读文章中的儿歌、童谣,一句一句地分析那些儿歌、童谣;有的老师也学着这位母亲激情地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猜着谜语;有的老师带着学生一段一段地读,体会、理解“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对这样的上法,我不否定。但在教学时,我发现这一课的内容非常简单,孩子在理解上没有障碍。但我读到下面这些内容时:“作家孙友田因为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赶回老家去看母亲时,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但却不知孙友田从哪里来,不知来干什么,甚至不知孙友田是谁。母亲也不再谈自己的往事,不再谈孙友田的童年,只是对着他笑,笑得孙友田泪流满面……”我的眼睛湿润了,原来作家是在这种情境下写出了让无数读者包括教材主编跟着感动的《月光启蒙》,这位老母亲从此走进了教材,将有一代代的学生跟着感动。因为我的故乡在徐州,作家孙友田母亲唱的歌谣、童谣,讲的故事,给孩子出的字谜,我不识字的母亲也教过我,但我至今没有以文章的方式记录那早已逝的童年。所以一次次阅读这篇文章,就有着一次次不停地忏悔。2008年,我再教此课时,在忏悔之中,我一下子冒出了一句话:“世界上最棒的感恩方式是写作!”对父母的感恩,给吃的、喝的、穿的、钱财、电话等是需要的,但在这些东西之中如果再加上一篇写父母的文章,没有哪位父母不喜欢的。所以,我用这句话来教,在课堂中反复重复着这句话,用这句话的思维引领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并且与学生共同约定除了用过去传统的方式感恩母亲外,从今年开始加上用文章的方式感恩母亲,一年一篇,能写多长写多长,坚持几十年,长大了再给这些文章润色,相信我们都能写出一部真正的感恩之书。

四、没有真正重视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引进现代月季的代表人物、新加坡爱国华侨吴赉熙博士说:“世界七奇,不对,应该说世界八奇:‘我就是第八奇。”当下的阅读教学,你能从中找到第八大奇迹吗?语文老师在课堂中有真正意义的“我”吗?

我在多年前说过,我国中小学生害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一直没有破解斯芬克斯之谜,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人”的问题,是“我”的问题。而每篇课文的学习,其实也是“人”、“我”的问题。但无数节课听下来,看不到活生生的“人”,看不到“我”的存在。比如《庐山云雾》《九寨沟》《望庐山瀑布》《秦兵马俑》《黄河的主人》《泉城》《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黄果树瀑布》……这类文章,许多老师就文讲文,看不到“我”的存在,一篇篇课文教完了,学生学完了,好像一切都结束了似的,多少人教完之后也说这类文章不好教。其实把“我”这个奇迹放进去,此类课文的教学就好玩了。不妨听听杨振宁先生的一个例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杨先生回国讲学,顺便到庐山一玩。当他来到庐山瀑布处,说了这样一段话:“《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五六岁时就会背了,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明白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首诗真的太棒了,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

五六岁会背的《望庐山瀑布》,为什么说七十多岁才真正地理解?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此类文章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当下许多老师教学此类文章,本来没有到过这些地方,却像真去过一样,这种不把真实告诉学生的教学就是没有“我”的充分反映,我常说这是一种欺骗式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好的。我听过很多这类课,上课只要听上几分钟就知道这位老师去没去过这个地方,答案可以说100%的准确。所以,我认为教师教学此类课文,一定要告诉学生自己是否到过这个地方,如果没有去一定要以没有去过的思维去教,这是非常关键的。告诉学生之后,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给自己、给学生一个人生目标,将来一定去看看,看完之后写一写,此类文章的教学不就有了真正的“我”吗?此类课文的写的目标不就放在未来了吗?有人会说,这是空的教学目标,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中有了这样的引领,未来一定会有人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这类课文一直没有这种重复的目标,未来也会有人写这类文章,但结果与课堂中引领过的“写”,肯定不一样。

五、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一直没有成为指导学生习作的好思想。为什么?一是因为好多老师没有从自己的教育人生中悟出这句话;二是很多老师没有在一些阅读课堂中找到这句话;三是老师根本不清楚这句话能指导好学生写文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有篇课文《第一个听诊器》,许多老师教过,但没有看到哪位老师把“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理解课文的重点来看待,把其作为指导学生怎么写好的重要理念来认识。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诠释。

这篇课文不难,学生把课文读完一遍,不需要老师教,一定会明白四个问题: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的;二是当时的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许多病人痛苦的死去,雷奈克想到并整日思索:“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三是小孩子玩跷跷板游戏帮助雷奈克解决了这个问题;四是学生一下子明白,医生所戴的听诊器原来可以非常清晰地听到呼吸声、心跳声,还有其他内脏的声音(其实,很多人被医生用听诊器听过,但有好多学生在学这篇文章之前对这些认识不完整)。

但这一课,还有以下三个问题是学生反复阅读也较难解决的,如果老师不将这些问题拿出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性思考,这篇课文就只能是上面学生自主获取的、四个简单的世界第一个听诊器的知识了。

一是两个男孩玩的跷跷板游戏,很多人都玩过、看过,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没有想到要发明听诊器,而雷奈克却能想到并且发明了听诊器?(因为雷奈克通过可怕的肺结核病让许多病人痛苦死去的事,整日思索:“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当时,除雷奈克之外,没有人思索这样的问题。这一问题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第一自然段。)

二是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个听诊器,第一个是“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人的耳朵”的笔记本;第二个是两端没有喇叭口的空心木管;第三个是两端做成喇叭的空心木管。为什么不把卷成筒儿的笔记本、两端没有喇叭口的空心木管作为世界第一个听诊器呢?(课文中所写的这一切并不是单独介绍三个听诊器,而是写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过程,其实这一完整的过程应该是:一是许多病人因肺结核痛苦地死去,引起主人公的思考;二是看到两个男孩玩跷跷板,雷奈克也听到了声音的传递;三是卷成筒儿的笔记本听到病人呼吸声、心跳声;四是用没有喇叭口的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比卷成筒儿的笔记本好;五是用两端做成喇叭的空心木管听得更清楚,笔记本、空心木管到处都有,但“两端做成喇叭的空心木管”这样的听诊器,世界上没有,是雷奈克发明的,所以两端做成喇叭的空心木管才是真正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一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深刻理解发明的过程。)

三是很多人玩过跷跷板,像“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这样玩法的,不多见!怎么这么的巧,这种玩法居然被缓步走在花园的雷奈克看见了,并且由此发明了第一个听诊器?(20世纪有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不过他写了一篇论文;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开始做提纯实验(可以说没有这篇论文,下面的发明过程可能就不会这么发生。)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1898~1968)的手中。结果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一天,弗洛里下班后走进水果店,挑了几个西瓜,交了钱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个被挤破了的西瓜,瓜皮已经溃烂,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对老板说:“我要这一个。”(这个烂西瓜是不是就是给弗洛里准备的?这个西瓜本身卖不掉,老板如果扔掉了,下面的发明谁知道又是怎样的?)弗洛里捧着烂西瓜回到实验室,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1943年10月,青霉素正式生产,在二战期间使大量的伤员转危为安。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旧书堆的那篇论文、那个烂西瓜,与《第一个听诊器》里的两个小男孩玩跷跷板,还有无数发明中的这类事,其实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有句名言说的好,“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这篇文章的作者通过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这个问题是隐藏着的,是大多数老师在解读教材中发现不了的。这句话能让三年级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也能帮助学生写好文章。你要准备写什么文章,只要像雷奈克等人那样思考、观察、反复去做事,就一定能写好,因为世界早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一切,都在某些地方等着你去取,要相信“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绝不是空话。)

自从把阅读与写作分开进行教学以来,阅读与写作就有了独立的教学任务,但听、说、读、写本身是一个整体,机械的分开式教学,全部的独立式的教学,肯定是不当的教学行为,肯定不利于母语的学习。关于让写始终走在读中,读写一体化“度”的把握研究,与具体的阅读内容、文章的形式是相关的,绝不是上面所列的那几条观念上的引领。还有很多好玩的事值得我们开发,比如:老师们都知道,好多学生写文章不会开头,不会结尾,如果一学期阅读教学结束,把所有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抽出来放在一起,好玩极了,相信全体学生看到这些文字一下子就能明白怎么开头、结尾;有利于选材与详细得当的课文,每册都有好多篇;怎样写好对话,80%以上的课文可以引领发现写对话的规律;怎么观察,如何快速写好文章,如何与人进行真诚的交流,如何写诗,如何写景,如何先总写后分写,还有修辞的价值,惟妙惟肖地表达,怎么让自己的文章有意思……都有相应的课文与其一一对应。因为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教材编写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来这些内容应该在习作课堂中讲述,但因为真正能培养学生习作素养的、好玩的训练系列,至今没有呈现在老师面前,习作教学也就缺少了很多智慧。让写始终走在读中,以具体的课文来寻写,以写深入地理解课文,目的是想找到这种平衡点,以培养全体学生真正的读写素养。■

猜你喜欢
听诊器篇文章课文
杀死细菌与病毒—UV紫外线听诊器设计
听诊器设计
端午节的来历
听诊器
背课文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
第一个使用听诊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