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画的联姻

2009-04-29 08:54李元洛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方平阑干虫声

李元洛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而初春或早春,则是繁花似锦的春天的先声。如果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有如春天,那么,初春或早春则是人生的少年了。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抒写初春或早春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诗人们大都是从花草梅柳等方面着笔,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如贺知章《咏柳》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总之,就像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所说的那样:“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然而。诗人刘方平却力避其同而力求其异,他的务求新创的意识,现代心理学称之为“逆向思维”或“求异性思维”,正是由于求异创新,他的《月夜》才让读者获得了耳目一新的惊艳般的喜悦。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生活于盛唐时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刘方平的高祖政会,是曾封“邢国公”的唐朝开国元勋,祖父与父亲均官居要职。刘方平身为高干子弟,又工词赋而善书画,却于天宝九载应进士不第,于是绝意仕途,隐居颍阳大谷,即今河南颍水以北之许昌一带。《全唐诗》中他存诗仅26首,并非如今日流行语所说的“著名诗人”,但鲜桃一口,胜过烂杏一筐,他有一些作品令人口颊生香,曾得到时人的赞许,如名诗人李颀就说他“二十工词赋,惟君著美名”(《送刘方平》)。今日的许多唐诗选本,也不敢把他遗忘。如“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采莲曲》),如“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怨》),而《月夜》尤堪为其代表作。这首绝句,可以说是“想”得妙,“写”得也妙。想得妙,主要是在于它的构思新颖脱俗,能冲破陈旧的咏春模式的藩篱,开创出别有天地的具有新鲜感的艺术世界。因为诗歌的本质是创造性的。一篇创造性的佳构,远胜过三千篇雷同的平庸的作品。如同一颗晶莹照眼的珍珠,远胜过沙滩上那成千上万的贝壳。《月夜》不愿重复前人,而是从“虫声新透”这一他人未曾着眼的意象落笔。显示了诗人独立创造的诗的智慧,给读者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美的享受。至于写得妙,则主要在于它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与画,有如一对孪生的姐妹,有同样的血缘。丹青与吟咏,妙处两相资。唐诗人王维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苏东坡也早就赞许过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的词人张舜民,他的《画墁集》更是从个别到一般地概括出一个艺术原则:“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心中外相通,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诗会缘画”。德国18世纪的美学家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也认为诗是画的“绝不争风吃醋的姐妹”。刘方平的《月夜》正是如此。他本来就是诗人兼画家,画家讲究线条、色彩、明暗与构图。“更深月色半人家”。是一幅月色朦胧的夜景。庭院人家一半藏在暗影之中,一半露在月光之下,明暗对比强烈,但相对于下一句所描绘的,这则是低景、近景。“北斗阑干南斗斜”转为高景、远景,由地上人家而天上星斗。曹植《善哉行》说:“月没参横,北斗阑干。”“阑干”为横斜之形,将落之貌。“南斗”为二十八宿中的斗星,相对位置在北斗星以下,故称南斗。对北斗与南斗状态的描绘,是全诗的空间布景,也在时间上与上句的“更深”相呼应。“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第二句的高景、远景而且是大景的勾勒之后,第三句之“今夜”再一次点明时间,也点醒绝句《月夜》之中的“夜”。同时,诗又由天上而人间,由浩浩的星空转向首句小小的“人家”,画面也由高远的大景而低平的小景。焦点则是“绿窗纱”这一局部的细景。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诉之于视觉。有视觉之美,那么,后两句就是诉之于听觉,有听觉之妙。“新透”即“初透”之意,是谁“偏知”春气暖呢?当然首先是对自然界的气温变化有敏锐感受的鸣虫,这是写实,也是拟人。同时,也包括深宵不寐的诗人自己。有谁不期待大地春回呢?有谁不喜爱春光明媚呢?如在目前的鲜明画面之中,蕴涵了许多令人品味寻索的言外的诗意。

苏轼的名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一)》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题画诗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咏春到人间的名句,名头大过刘方平之作,这,大约是苏轼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刘方平之故吧。其实,刘诗不仅与苏诗异曲同工,而且创作时间早于后者,苏轼说不定还受到过刘方平的启发呢。两相比较,我更喜欢刘方平此诗。我在城外有一间远离尘嚣的斗室,近在咫尺的青山慷慨地绿在我的窗前,黎明时听鸟鸣嘤嘤。入夜后闻虫声唧唧,特别是早春的月夜,刘方平的《月夜》便远越千年而来,重到也重照我的心头。

猜你喜欢
方平阑干虫声
天净沙·春
春雪
清平乐·阿美歌舞
思远
松影阑干
不眠
虫声
春雪
女友有求于我
女友有求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