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华
学生放学后,大多数时间纠缠在作业中。不是抄生字、抄片段,就是背课文给家长听,要不然就是组词、造句,天天如此。学生厌烦,家长心疼。布置这种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的作业的现状必须改变。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学生的作业不仅用于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还要体现社会化、生活化。故而,只有从题海中突围,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去掉过时、过多的抄写题,将作业转化为实践活动,才有可能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又提高教学效果。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在于:语文教学不局限于课堂这一狭小空间,而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各个领域开拓、延伸,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所以,一次专题访问、一个调查报告、一项研究任务、一件物品制作及说明、一套摄影作品、一次公益活动等都是语文作业,这种作业可拓宽学习语文知识的途径,不仅有助于巩固知识、深化知识,而且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创造才能。其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生搜集语言材料的作业,诸如收集成语、谚语、俗语,抄录名言警句,剪报收集时文等,可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有效地扩大阅读量,拓展语文视野。这样的作业不但形式丰富,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兴趣浓厚,易做能做,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对形成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大有裨益。又如,让学生经常性地从收听的广播节目或收看的电视节目中遴选印象深刻的趣闻轶事,利用开课前的几分钟进行评述交流,有利于培养选材、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这种表述可以是就某事发表议论,也可以是一句话新闻;可以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也可以是学生的独白。再如,让学生为课文收集图片,配以解释;给课文插图写解说词;编演课本剧;办手抄报、壁报、黑板报等,将语文作业渗透其中,则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促进绘画、联想、想象、表演、创新能力的有效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北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