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鸣
【关键词】 深圳特区报 文化娱乐 言论
这是一个文化扩张的时代,一切都变成文化,或者都在制造与文化的联系,文化丰富到了庞杂的境地。而我们必须要做的是,辨别方位,获得思考的力量,使我们少一份迷失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深圳特区报》“文化星空-娱乐专题”版2007年推出“原创批评”专栏,为了使批评能够得到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阐述。此专版一经推出,即引起广泛影响,读者纷纷参与到话题中来,掀起了一场场颇为激烈的“文化论战”。
去年9月,王朔的新书《致女儿书》静悄悄地上市,一反他往年一出版新作就大肆炒作的做法,王朔往往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为媒体制造了无数话题和资源,成为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而他此次出新书很不像他“无知者无畏”的风格。由此,我们进行了“王朔现象”的回望,从《王朔出新书,咋没了动静》开篇,对新“王朔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种偏左偏右或居中的观点让这个专版显得热热闹闹。有批评说:“如果硬要说王朔有什么变化的话,大概就在于,当他像爸爸一样说话的时候,他也许再也不能像惯坏的孩子那样撤娇甚至是撒野,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长大了的坏孩子,有点懂事,有点想说正经话了。”有批评说:“他也怀疑自己完蛋了,不行了,退步了。他也时常没底气,也不知道文学该怎么走,还经常半途而废。只不过他骨子里还能犯傻,还能二百五,还能不怕死,还能发挥亡命徒精神。他就是那个在文学里敢于刺杀秦王的荆轲。只不过,他把王冠上的明珠给摘了。”有批评说:“在王朔的新作里,我们看到,率真引领他飞翔到一个新高度,那没有翅膀痕迹的澄澈天空,似乎在提示我们该怎样求真和学做有趣的真人。”
紧接着,延续上个话题的语境,我们又做了关于“恶搞现象”回望的专题,阐述了“为什么恶搞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恶搞”当然不是个新说法,它的流行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乃至成为对某些文化娱乐现象的统一命名。
去年底的这几个月里,各大片小片贺岁片轮番亮相,最热的电影莫过《色·戒》,无论是影片的关注度还是真正为影片带来的票房收益,可以说是2007年华语片中势头最猛的电影。而此前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以天才不羁的想象力和趣味盎然的猎奇性刚一上映即引起了热议,两部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影因曾在威尼斯同场竞技,因此有了放在一起比较的因由。虽然前者在威尼斯斩获了最高大奖,后者却剃了光头颗粒无收。我们以《李安赢了吗?姜文输了吗》开篇,告诉读者:电影不是赛跑,不是拳击,没有分秒级别的考量,也不可能有让所有人信服的标尺,谁高谁下见仁见智。著名影评人王樽在主稿中写道:“姜文是烈酒,他的电影里永远飞扬着酒神恣肆、狂放、没有羁绊的精神。”“李安是八宝粥,是包括豆类、谷类以及桂圆、红枣等多种食品的有机组合,厚实温润,爽口怡人。”同为华语电影,《太阳》和《色·戒》实质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太阳》是识得人生大悲凉,却要纵情狂欢,结果是乐观向上的;《色·戒》是深谙爱情的荒谬人性的黑暗,却要刻意添加些微弱的温暖,结果是更加彻骨的冰凉。
同时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是,这一话题除了在编辑部同仁中引发了强烈的争论外,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也确实因为电影《色·戒》的缘故,使更多年轻人认识了张爱玲,重读了张爱玲,产生了更多的“张迷”以及“张学”研究者,再一次掀起了又一轮的“张爱玲热”。
以文学史的名义制造新闻,这已经成为当前议论生产的一个重要机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给作家排名次。所以我们对“张爱玲被高估了吗”等的一系列批评,立即引起了较为热烈的争论。对“如何估算张爱玲”,本专版连续四周刊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作者的评说,掀起了一个颇见规模的批评“旋风”。有观点认为:给作家排座次本无可厚非,低估一下张爱玲也不会有多大的罪过,但总是在于,守着典范的文学史,我们是否还有一颗必要的平常心。如果排座次只是抢夺话语权的表演的话,那本身不过是与文学史没有多少关系的多余的事件。
有观点认为:高或者低,是一种相对状态,是得放到一个竞争的圈子中,或是一个梯队里,才有所谓的高低定位。而张爱玲似乎不曾扎什么堆,也不曾参选什么派别的掌门人,更不曾竞争过什么奖项,她始终是孤零零存在于文坛的一个异类,自具自足,旁若无人,你甚至很难找出一个相似的作家跟她作比较。高低都与她无关,也与她的读者无关。同时,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马信芳专访了《收获》副主编程永新,就“被高估的作家和被低估的作品”等当代文坛热点话题“实话实说”,对我们的专版讨论进行了又一轮的探讨和梳理,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巨大反响。
无独有偶,著名“张学”大师陈子善期间在深圳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两位重要的女作家张爱玲和萧红,她们的文学地位应该是齐名的。”于是,在掀起新一轮的“张热”之时,对“萧红为什么淡出我们的阅读视野?”“张爱玲和萧红有没有可比性”等话题的热议,让在文坛上沉寂多年的萧红再次被提起,也让我们的“原创批评”再次红火起来。《萧红传》的作者、著名学者林贤治在本专版发言,他认为萧红是伟大的平民作家。他说:“作为存在者,萧红有理由无视所谓的‘文学史的存在,而仅仅属于她的文学,也即弱势文学本身。弱势文学的革命性,它的潜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人道主义和自由。这是最高的,因而也是最为稀有的文学品质。对萧红来说,除了孤绝的品质,她一无所有。”
著名评论家葛红兵撰文指出:“《色·戒》只是一个例子,它不能证明张爱玲在小说艺术上的成就上高于谁,就如同张爱玲的热行也并不能说明萧红等在小说艺术成就上不如她一样,它仅仅能说明的是:对人性的综合的超载阶级、民族的挖掘有多深,就有多大的可能性在未来某一天复活——即使在被掩埋了半个世纪之后。”
对萧红的小说为什么会从人们的阅读视野中淡出,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郝雨认为:“最根本的就在于她的小说在题材上与当下人们的品味差距太大。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当然是一种高雅的行为,但是,也不能否认,在人们对艺术的接触当中,也难免掺杂着一定的较为低层次的窥视的成分。尤其是具有强烈虚荣意味的小资心态,大家宁可去看那些在战时靠打牌和议论高档钻石戒指打发时间的阔太太们如何醉生梦死度日,而对萧红小说中的农村妇女的炕头嬉闹不会有多少兴趣。”
还有更多的作者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可以说,每一次讨论都掀起了一场纷战。通过这次“原创批评”的热议,我们对张爱玲、萧红等的多次解读,对于当下良性文学批评生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年度最后两期的专版中,我们刊发了《职场书:“新厚黑”下的套》《春晚能再造几个赵本山吗》,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本周声音”专栏对时下最新鲜的文化娱乐话题的回顾也引起了读者关注。
今年,本专栏在良好开篇的基础上,继续聆听八方声音,就时下热点的文化和娱乐话题进行多角度的讨论,相继推出了《明星开博客,究竟娱乐了谁?》《棒喝网络时代“犯贱文化”》《“赤壁”与“熊猫”隐含的全球化玄机》《韩陈聊天:茶杯里的文学风波》《诗歌:地震中体味人文关怀》《今天我们如何消费历史》《从〈思想门〉看到的“文化行情”》《山寨文化为何如此流行》等专题,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深受好评。
说到底,任何时代都需要批评的声音。只有在批评中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选择才能展露在文化的星空中。著名文论家巴赫金讲过“多音齐鸣”、“众声喧哗”,而他讲到的复调小说就喻指了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让声音互相碰撞,让观点彼此对话,这种多样化的言说,只能使文化关怀变得真实和深刻,而不是相反。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