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晟
这个学期,段老师“伯乐相马”,发现我是个“人才”。我不知该惊还是喜。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有哪方面的才能。论学习,我不及江涛,江涛功课门门优秀;论能力,我不及汪洋,汪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我呢,自学了一年的书法,脚还没有站稳,就已经“飞”起来了——写起字来“龙飞凤舞”“笔走龙蛇”。作业错别字多,老师批阅时,常常摇头叹息:“这是何字?唯‘错别字大王刘晟可识也!”
我得到这个名号,是在公元2009年某月某日。那天,段老师像往常一样“例行公事”——听写。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同学们写字的沙沙声。
听写很快结束了。老师一个一个地检查,一个字一个字地批阅,绝不会出现一条漏网之鱼。我坐在座位上心像打鼓一样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担心“厄运”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厄运还是来了。老师拿着听写本,向我招了招手,示意我过去。我提心吊胆地走到老师身边。她一把把我拽到跟前,用手轻轻地敲了敲桌子说:“你看看,你看看,你的错别字有多少?”我侧着身子,瞅了瞅,作业本上尽是红叉叉。更糟糕的是,我连“枇杷”和“琵琶”两个词的意思都分不清。老师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她提起笔,在我的作业本上写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从此,我这个“错别字大王”的名号就传开了。
批改完了,老师神情非常严肃,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啊,你们千万不要以为写个错别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们是否想过,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写了错别字,而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的损失。”接着,她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乌鲁木齐一家挂面厂,花了18万元人民币在日本印了一批包装袋,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把“乌”写成了“鸟”,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这一点之差,竟使18万元的产品成了一堆废品。
啊,没想到,一个错别字,竟然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看来,我这个“大王”再也不能当了。
从那一刻起,我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写好每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