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忠 孙炳海 李伟健
摘要:为了探讨自然灾害事件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桑美”台风重灾区的6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学生的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2)特质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果支持了应对的关联模式,应对具有情境化特点。
关键词:自然灾害;创伤;特质应对方式;自杀态度
分类号:B849;R395
1引言
灾难可导致个体的生理、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严重时可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自杀(王一牛,罗跃嘉,2003)。在灾后的受创群体中,青少年由于生理、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未成熟,容易成为心理创伤的易感人群。也正是发展上的不成熟,青少年的应对策略与成人不同,面对危机时往往采取回避策略,而不是问题解决策略。
Kessler,Galea,Jones和Parker(2006)对遭受Katrina飓风袭击的美国新奥尔良市居民进行的调查表明,遭受Katrina飓风后的被试心理疾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遭受Katrina飓风前的被试,两组被试在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上皆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有心理疾病的被试中,遭受Katrina飓风后的被试在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上的得分皆显著低于遭受Katrina飓风前的被试。Kessler等人认为,创伤后个体的自我成长,尤其是自我复原的信念和内在能量的发现对自杀的降低起着重要作用。上述研究表明,在创伤事件与自杀之间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对两者的关系产生影响。
应对作为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变量,与创伤事件及自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应对与创伤事件的关系中,许多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减少创伤事件引起的消极反应。杨晓云、杨宏爱、刘启贵和杨丽珠(2007)采用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大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积极应对得分高者,PCL-C得分低。在创伤程度高的大学生中,PTSD症状较轻的个体常采用人际关系应对,如征求他人的意见、向他人倾诉等。在急性应激反应(ASR)深化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机制中,应对自我效能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缺乏坚持性,不愿意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削弱了其实际的应对行为。
自杀是创伤性事件引发的最严重的消极后果。诸多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降低个体自杀。杨雪龙(2005)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大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减少个体的自杀风险,消极应对方式则会增加个体的自杀风险。应对方式越积极,对自杀持越否定的态度。另一些研究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会增强个体自杀。自杀与回避型应对有着紧密的联系,韩沙滨、刘永国、赵小丽和宋王洁(2001)的研究表明,自杀未遂者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得分越高的个体,自杀意念越强烈。消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共同危险因素和重要影响指标(孙莹,陶芳标,高茗,2006;Votta&Manion,2004)。上述研究表明,应对分别与创伤、自杀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应对在这三者中所起的作用问题还未得到应有的探讨(梁宝勇,2002)。
2006年8月10日,“桑美”台风登陆浙江苍南,该台风是建国以来浙江省遭遇的最强台风,也是50年以来登陆中国内地最强的台风,从灾害源的相对历史来看,堪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汶川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台风造成近500个乡镇的400万人受灾,8万多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元,因灾死亡人数近400人”。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奔赴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救灾;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建设;大量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努力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遭遇超强台风“桑美”重创地区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创伤、特质应对和自杀态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试图揭示自然灾害事件下学生的应对模式。
2方法
2.1被试
以“桑美”登陆地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与霞关镇以及周边地区20所中小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高中4所、初中10所、小学6所,学生的抽取采用方便抽样原则。发放问卷752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650份,有效率为86.44%。其中4~6年级小学生202名,初中生320名,高中生128名;男生302名,女生348名。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三个问卷,分别为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
刨伤后症状反应问卷修订自台湾“9·21”震灾研究小组编制的灾变经验心理状态检核表(林清文,李佳容,翁士恒,萧富聪,萧文,2000)。该问卷共有42个条目组成,分生理症状、认知症状、情绪症状、行为症状四个维度,5级计分。分数越低,表示症状越严重。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2、0.75、0.85、0.82。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由姜乾金等人编制,特质应对方式直接与个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问卷共有20个条目组成,分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两个维度,5级计分(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本研究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59、0.67。
自杀态度问卷由肖水源等人编制,用于了解个体对自杀有关的看法。该问卷共有29个条目组成,分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四个维度,5级计分。分数越低,表示对自杀持越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59。
2.3程序
本研究小组于8月20日深入重灾区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在开展危机干预工作的同时,我们对学生实施了上述问卷调研。对于被试难以理解的条目,由受训过的主试予以标准化的解释。
3结果
3.1创伤后症状反应、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三者之间的相关
对创伤后症状反应、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三者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1),特质应对方式与创伤后症状反应呈显著负相关:创伤后症状反应分别与自杀认识和安乐死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创伤后症状反应部分维度分别与自杀者态度、家属态度呈显著负相关;特质应对方式分别与自杀认识、安乐死态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杀者态度、家属态度呈显著正相关。
3.2特质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创伤后症状反应、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之间关系进行调节效应检验。根据温忠麟、侯杰泰和张雷(2005)提出的调
节效应分析方法,首先对创伤后症状反应、特质应对方式、自杀态度的得分进行中心化处理。做自杀态度对特质应对方式和创伤后症状反应的回归,再做自杀态度对特质应对方式、创伤后症状反应、特质应对方式和创伤后症状反应乘积的回归,若后者的测定系数显著高于前者,则特质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显著。
表2结果表明,各变量的方差膨胀指数(VIF)皆接近1,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第二步的测定系数(R2=0.019)与第一步的测定系数(R2=0.013)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积极应对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表3结果表明,各变量的方差膨胀指数(VIF)皆小于2,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第二步的测定系数(R2=0.009)与第一步的测定系数(R2=0.009)无显著差异表明,消极应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4讨论
4.1自然灾害下学生特质应对的特点
本研究以特质应对方式为调节变量,考察了创伤后症状反应、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杀态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自然灾害下受创学生群体而言,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不受特质应对方式调节效应的影响。
在应对过程的研究中存在两种观点,自我心理学模式认为应对是个体稳定的防御风格,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应对的关联模式将应对视作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大量研究和临床观察支持了应对的关联模式,个体的应对方式会随着情境(所遇问题的性质、环境条件等)而变。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压力下女大学生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压力类型和应对策略作用于负性情绪的过程模型存在差异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情境下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预防学生的自杀倾向不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为什么在自然灾害情境下学生的特质应对不起作用?史占彪和张建新(2003)认为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在灾难情境下,由于其具有的突发性、后果不可预期性等特点,个体已有的应对模式会陷于瘫痪,无法调节和平衡急剧的心理失衡状态,导致个体或群体在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功能失调。由于学生缺乏应对自然灾害情境的训练,在突遇自然灾害时,情境应对能力无法发挥作用,而特质应对又是通过情境应对产生作用,故有可能导致学生的特质应对失效。
应对的影响作用与具体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情境的可控性和严重性程度不同,应对的影响作用也不一样。如失业作为不可控的严重压力事件,会导致个体的应对机制失效。对抑郁症父母的孩子进行的研究表明,当面对可控的同伴压力时,被试倾向于使用初级性应对(问题解决、情感表达、情绪调节),改变应激源或反应方式;当面对不可控的父母压力时,被试倾向于使用次级性应对(认知重建、积极思维、接受、娱乐),适应与父母的关系才会缓解被试的焦虑和抑郁。随着压力事件的不可控性和严重性增强。个体原有的特质应对逐渐让位于情境应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高不可控性和高严重性根可能导致个体原有
质应对机制失效。
既然依靠自身资源无法有效应对灾难情境,外部资源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社会支持系统。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能促进自杀未遂者心理的康复以及防止自杀行为的再次出现(刘连忠,肖水源,2002)。心理危机干预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危机后个体心理创伤的复原起着重要作用。
4.2自然灾害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临床启示
Roy(2003,2004)、Roy和Janal(2005)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创伤经历会增强成年后个体的自杀。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创伤程度与个体当时的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态度可以预测行为,如不及时进行干预,自杀态度逐渐转化为自杀行为,个体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实施自杀。本研究结果表明,创伤后症状反应的诸多维度与学生的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个体的悲伤、失望、空虚感、抑郁、对未来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宗教或政治信仰、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和对社会支持体系的认识等影响个体的自杀态度和行为。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个体自身应对模式失效的情况下,外部社会支持系统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心理学工作者是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无论汶川大地震还是“桑美”台风,我们都看到了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身影。另外,政府部门通过给受创者及时、平等、持续地提供社会支持,使受创者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予的情感温暖,有助于受创者树立政治信仰,并进而以此信仰为支撑,帮助受创者走出心理阴影。大众传媒在影响受创者对灾害的心理反应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可借此平台发布正面、积极的政策消息,鼓励和支持受创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