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09-04-29 00:44宋贵军方玉川
吉林蔬菜 2009年3期
关键词:榆林市晚疫病种薯

宋贵军 苏 斌 雷 斌 方玉川

陕西省榆林市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和优生区,2008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万公顷,占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的60%,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0%.年产鲜薯300万吨,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无论面积、产量还是经济收入均居全市各作物之首。2007年靖边县海则滩乡高海则村4公顷布尔班克马铃薯平均单产5 136千克/667平方米,创出该品种全国单产最高纪录;2008年定边县白泥井镇4公顷紫花白马铃薯平均单产6 716千克/667平方米,创出陕西省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但随着马铃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晚疫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加工型马铃薯的发病更为普遍,晚疫病已成为制约当地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1症状特点

榆林市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柄、茎和块茎上。在叶片上,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到整个叶片,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暗褐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片背面尤为明显。发病严重时,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呈褐色,叶片背面不产生霉轮,病叶脆易破裂,病害扩展缓慢。茎部受害后形成长短不等的褐色条斑,在潮湿条件下,茎部条斑上还可长出白色霉层,茎上病斑很脆弱,茎秆经常从病斑处折断。薯块受到侵染时,形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的小斑点,下面的薯肉变褐坏死,最后病薯腐烂在地里。块茎在田间受到病害侵染,人窖贮藏后会发生烂窖。

2发生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所致,属卵菌门疫霉属。在榆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年马铃薯减产率20%以上。榆林冬季气候寒冷,土壤中和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第二年病薯播种后产生病苗,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周同蔓延,形成发病中心,所以带病种薯是晚疫病唯一的初侵染来源。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关系密切。该病发生的温度为10C,流行的最适温度为16-24℃;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是田间有较大露水或降雨时,最易受侵染发病。在榆林市,7-9月份的温度均适合于该病发生,所以病害的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湿度,降雨量与晚疫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

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因品种不同而异。相同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发病轻、病害流行慢、受害也较轻。而且,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对晚疫病的抗性也不同,生长前期抗病性强,生长后期尤其是开花末期易感病,榆林此时恰逢雨季,病害易流行。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耕作、栽培措施有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栽培较起垄栽培的地块发病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田间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施肥也与发病有关,偏施氮肥会引起植株徒长,土壤瘠薄、缺氮或粘土等使植株生长势弱,有利于病害发生,适当增施钾肥可减轻发病。

3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危害严重,防治时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多种防治措施综合运用。

3.1农业防治

3.1.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栽培后得出,在榆林市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中,紫花白、陇薯3号、冀张薯8号、青薯168等品种抗性强、产量高。

3.1.2选用脱毒种薯。脱毒种薯由于经过严格的茎尖脱毒、组织快繁、网室繁种等技术环节,能有效的防止种薯带菌,切断初侵染源,极大地降低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

3.1.3建立无病留种田。由于带病种薯是唯一的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田,可以极大的降低初侵染源,从而有效防止晚疫病的发生。此外,种薯出入窖时,应进行仔细挑选,严格剔除病薯,最大限度地减少初侵染源。

3.1.4适时早播。适当提早播种,可避开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适期。榆林市马铃薯晚疫病多发生在8、9月份,因此选用一些早熟品种或者进行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可以提早收获,躲过晚疫病的发生期,从而减少损失。

3.1.5起垄培土。进行垄作栽培,避免田间地块内积水,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可以给马铃薯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其生育期内,要进行2-3次中耕培土,这样既能保水保墒,提高地温,增加结薯层,提高产量;也可以防止马铃薯块茎露出地面,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

3.1.6实行配方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配合,增强马铃薯生长势,提高抗病性。若出现植株徒长,在初花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可有效地防止徒长。在流行年份,收获前7-10天提早割蔓,让地暴晒3-5天,选择晴天进行收获,可以减少病菌与薯块接触,从而降低薯块带菌率。

3.2化学防治:在病害发f芮前,可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5%薯瘟消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病害发生后,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进行第一次喷药,以后视情况每隔7-10霜喷药一次,连续防治3--5次。用药可选择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3%金雷多米尔锰锌600~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 500~1 800倍液,或50%福帅得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等喷雾。为了减少农药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猜你喜欢
榆林市晚疫病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叶锐仙作品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