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雷
【摘要】2003年至今,首批数字化电视试点地区建立已有6年。数字化电视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广大受众切实感受到了数字化电视带来的高清晰画质和高品质音响效果,但实践中却也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和限制,诸如受众老龄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凸现出来。如何摆脱我国数字化电视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寻求出路,本文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电视 数字化 受众
一、概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脱颖而出,媒体形态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数字电视……竞相登场,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是如火如荼。
在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01年初,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
数字化是相对于模拟化而言的,我们面对的世界其实是非常“模拟化”的,就拿广播、电视等媒介来说,其信号都是连续变化的,换个说法就叫模拟信号。所谓数字化就是将各种模拟信号都变成只有两种不连续固定值(1和0)的数字信号。①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确立的首批数字电视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南京、杭州、济南等10个省会城市,青岛、大连、宁波、深圳4个计划单列市,苏州、无锡等12个地级市,以及福建、江西、陕西3个省。
尽管数字电视开播给广大受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电视信号服务和理论上的无限带宽,但是纵观我国数字化电视的发展,还是遭遇了不小的困难和限制。
二、我国数字化电视面临的窘境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技术障碍和传播障碍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由于年龄和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很多老人在使用数字电视时存在技术障碍,不少老人甚至连“机顶盒”的开关都不知道在哪,使用“机顶盒”的遥控器更是一头雾水,他们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收看到节目。在这样一种连开机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谈数字电视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都是毫无意义的。技术瓶颈造成的收视障碍,使得数字化不能发挥应有效能,因此,传播也就无法完成。在这个层面上,数字电视只有望有线电视“兴叹”。我们进行数字化改造,不能剥夺老年人的收视权,不能在传播的“触达”层面给他们造成传播障碍。
2、数字线路与有线线路的冲突
由于数字化电视传输的是纯数字信号,传统的有线电视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两者之间互不兼容,因此,居民小区进行数字化改造时必须重新布线,淘汰落后的有线线路。但另一方面,并非所有居民都有经济能力或是自愿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化改造完毕后,当地电视台一般会中断有线线路的传输,转而传输数字信号。这样,没有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模拟电视仅能收到央视一套和本省的一两套节目,使得这些居民的公平权和收视权受到损害,他们颇有怨言。
3、现阶段的数字化并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
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比较大,各个地域有各自的特点,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现阶段要求清一色的数字化、全面淘汰有线电视毕竟有些不切实际。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地域的数字化电视发展道路。盲目上马最终损伤的还是受众对数字电视的积极性,对数字化电视的长期发展不利。
4、收视费居高不下,名目繁多,受众有怨言
围绕广播电视的一个主要的、还没有回答的问题是观众是否愿意为曾经是免费的节目付钱。即使观众愿意,他们有限的空余时间与付费电视增加的费用成比例吗?②数字化电视的基本收视费用明显高于传统有线电视,如果想要开通点播、邮件收发等业务,还需另交费用换取“点数”,技术层面还是显得纷繁复杂,这无疑对教育程度不高和老年人造成了诸多不便。尽管不少城市免费赠送“机顶盒”,但总体收视费用还是尾大不掉,收费名目繁多,这变相增加了普通受众的收视负担。
5、技术层面的双向互动、快捷方便的目标远未达到
一方面,从理论上说,数字电视提供了方方面面、细微周到的服务,包括数字点播、家庭影院、收发邮件、缴纳费用等方便快捷的双向互动服务;另一方面,这些服务往往华而不实、徒有虚名,没有付费,这些吸引人的服务都是没法享受的。对广大普通受众来说,现阶段数字电视所能达到的不过是拓展了频道带宽,使得画质变得清晰生动,这离最初双向互动、快捷方便的目标还有不小的现实差距。
三、我国数字化电视的破冰之路
1、进行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此相应,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资源的教育,是针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受众而进行的一种媒体识读教育。③
可以按照居民楼、社区、学校等为单位,由专业的技术和媒介人员为广大受众传授数字电视的操作技术和资源的使用方法,对广大受众进行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对数字电视知之甚少的受众“脱盲”,拓展受众面,尤其是老年受众的数量。
2、数字化电视与固定电话、互联网络并线
数字电视是由光线提供纯数字信号进而完成信息的传输,可以与互联网使用的数字信号兼容。尽管固定电话使用的还是电信号,但是通过网络的数字信号连接的网络电话不仅方便,而且廉价,可以在为广大受众提供优质节目的同时带来通讯的便利与实惠。理论上,数字光纤网络可以提供无限带宽,信号传输可以达到光速,并且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保真性能好。如果数字化电视与固定电话、互联网络并线,不仅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而且会把受众的生活真正带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3、数字化电视与有线电视协同发展
《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规定,2005年开展数字卫星直播业务,同时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实验,2008年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播出,并将于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美国、英国、日本停止模拟电视播出的时间分别为2006、2010、2011年。④
尽管电视的数字化是主流、大趋势,但我们在发展数字电视也要点面结合,照顾周全,协同发展,对暂时不适宜发展地面数字化电视的地区或城市,可暂时发展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或直接发展卫星数字电视,将其他地区替换出来的模拟设备用于这些地区的发展。
4、调整收费,使之合理化
数字电视频道内容大大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大量传播内容的收费,使得本已不菲的收视费水涨船高,大量受众难以承受,尤其是老年受众和贫困家庭。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到数字电视的普及,而且会对数字电视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障碍。这需要物价部门和数字电视网络提供商在充分征求广大受众意见的同时,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适当增加附加服务,使广大受众切实感受到物有所值。
5、克服技术瓶颈,完善数字化服务
尽管数字电视给广大受众提供了便捷的各项服务,但受众必须首先熟练使用数字电视技术,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服务的快捷与实惠。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网络的发展,数字电视网络也必将遭受诸如网络黑客、垃圾邮件、网络病毒、通讯保密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克服技术瓶颈,为广大受众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服务。
四、小结
在这个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竞争如火如荼的媒体狂欢时代,尽管我国数字化电视发展势头正旺,但在实践中也遭遇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难题,诸如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受众老龄化问题、收视费问题、数字化电视技术保障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实施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数字电视与固定电话和互联网并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网络技术等方面。但本文的研究也有不少局限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孙宝传,《数字革命:新闻媒体技术发展趋势》,载《中国记者》199年第4期,第7页。
②[美]詹姆斯·沃克(James R.Wa-lker)、道格拉斯·弗格森(Douglas A.Ferguson)著,陆地、赵丽颖译,《美国广播电视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202页。
③樊亚平,《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第62页。
④唐润华,《影响中国数字传媒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记者》2004年12月,第65页。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