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荒谬”事件实现社会关怀

2009-04-29 17:46
新闻世界 2009年5期

张 芸

[关键词]《走近科学》科技节目社会关怀

2006年,湖南一个偏远多镇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朱玉梅的78岁的老太太,根据自己的一些体征变化判断自己怀孕了。虽然后来经过镇卫生院的检查,明确告知她没有怀孕,但这位有着多次生育经验的老太太却依然固执地认定自己怀孕无疑,并不顾村里人的嘲笑。在老伴的照料下,自己在家保起了胎……

没有人认为这是一条能够上得了“台面”的新闻,报道这件事的一些网络和地方纸媒也把它归类到奇闻轶事的范围当中去,其全部价值似乎只是供人们在茶余饭后就着朱老太的无知冥顽说笑消遣。接照传统的报道观念,这样的事情是被主流媒体排斥在外的。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朱老太“怀孕”这件事却被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所关注,并派出记者深入湖南重新进行调查走访,最终还要以2个30分钟的节目时长进行播出。

这不能不让人对《走近科学》的选题标准进行思考。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专栏,《走近科学》担负着全民“科普”的重任,很多颇具意义和影响的重大科学事件在一年300多期的稀缺播出条件的制约下,左右权衡之后被放弃掉,而现在78岁老太太“怀孕”这样的荒唐事件居然能让《走近科学》拿出两期的节目时间来报道,《走近科学》想要干什么?它的品位在哪里?它到底想要向观众传递什么信息?当这个选题批下来的时候,不要说外界对此议论纷纷,就是《走近科学》内部的编辑记者也大跌眼镜,难道节目真的要片面追求收视,向低俗化方向迈进?

或许在这里再现一下《走近科学》确定这个选题的过程,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选题的确立首先是源于记者的前期了解。在选题还未申报前,该节目记者就利用多种渠道和朱老太、村民以及卫生院等进行了沟通,发现朱老太之所以坚信自己怀孕,在她所处的那个环境之中,的确有她能说得过去的地方:第一,她的一些生理变化的确是和正常怀孕的妇女极为接近,而且越到后期越相似;第二,虽然镇卫生院给朱老太做了常规的检查,从指标上看,朱老太没怀孕,但是对于朱老太后期几乎与孕妇一模一样生理和体态的反应,他们却无力做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解释或说明,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怀疑自己稿错了,因为在初级医疗卫生机构,限于设施和水准,失误发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更进一步地明确检查,此后既没有人提出来,朱老太自己也极端反感,甚至在村民邻居的众多嬉笑当中,老两口对所有前来探问此事的人都产生了些许敌意。此外,记者在查阅相关的文献时,也发现的确有一些文献报道过高龄产妇怀孕生子的事,不仅如此,还发现有些老年妇科肿瘤的特征也与孕期反应相似……

由此,朱老太“怀孕”这件事在《走近科学》记者的眼中,就不再是农村老妇冥顽愚昧的闹剧,而是一个充满了科学疑问和探究、可以进行充分科普的事件载体:

其一,老太太是否真的怀孕了,如果是,那么人类的生育极限是多少,又是什么因素(遗传、饮食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促使了她在高龄怀孕成为可能,胎儿会是健康的吗?高龄超高龄产妇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

其二,如果不是。那么老太太的这些生理变化会是怎么回事,究竟和什么有关,是肿瘤的反映吗?如果是肿瘤,那怎么应对?这些在调查中妊须要涉及到的问题和环节,实际上也是一次具体而细致的关爱行动,从而使得科学节目具有了社会关怀的人文色彩。基于以上这些分析。栏目认为这会是一期又好看又有意义的节目。在这样一个大格局的框定下。派哪个记者去采访其实都会与栏目的预期结果相差不大。当然,经验丰富的记者可以把这个调查演绎得更好、更出彩,但即使是经验稍逊一些的记者也不会脱离开这个框架的基本要求。

节目播出的结果果然应验了栏目的预期,就收视率来讲,该节目创下了当年CCTV-10的最高收视,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多重疑问不仅让普通观众觉得饶有兴味,就连很多专业人士也觉得这个节目做得很有价值有意义。而更让采编人员看重的是,该节目为大家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朱老太,她善良、认真、渴望亲情,并非如一些媒体为求噱头把她描述成了无知偏执的愚昧老太。于是,朱老太周围的人停止了对她的嘲笑,她也打消了对周围人的敌意,因为记者。专家们的真心帮助,朱老太彻底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了了解,而节目也因为这些行为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在当前,科学早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很多隐含的科学问题也会以各种面貌出现,比如像这则看似“荒谬”的社会新闻,其实是给从事科技传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同时也要求人们改变既有的传播思路,变以往呆板单一、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型的“科学普及”为生动活泼、紧贴现实需求的科学解读,在这个过程中用科学思维去影响受众。而所谓“科普”。于今天的传媒来讲也早已经不是一个很合时宜的观念,因为所谓“普及”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种地位上的不平等,显示传者的单向意愿,这种普及在几十年前,人们的基本知识水平普遍欠缺的情况下,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在今天人们文化知识水平广泛提高的情况下,就显得有些过时。而词语的习惯性使用势必也会影响到思想和行为本身,正是基于这种思维,长久以来只要是涉及到科学内容的节目,不管以怎样的面目出现,总是摆脱不了说教的核心诉求,给观众的印象也是枯燥乏味,远不如其他节目那样有吸引力,以至于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而根上的毛病就出在这里。相比之下,“科技传播”的概念则更符合媒体的本质,对于涉及到科学内容的节目来讲,媒体所做的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或过程,将科学中本质的东西传播与还原出来,仅此而已,但已足够。

科技传播是一种姿态,它需要与各种现实问题相触碰,发挥它的作用,并实现它的社会关怀。可以想象,假如按照既有思维,老太太怀孕这个消息被《走近科学》当作一个无聊内容而放过,栏目不愿或不屑于去触碰的话,从小范围说。是盘亘在老夫妻及其众多乡民们心头的疑惑就可能长久地化解不开,各种小道消息、流言甚至迷信的东西就会扑面而来,老太太及其家人也就会受封更大的伤害;往大范围讲,公众也失去了一次生动地了解相关科学内容的机会。其实,往往这类看似荒谬的社会性消息恰恰正是讲述科学内容的很好载体和时机。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却放过,这是科技传播工作者的失职。

当然,此类社会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选择不好、处理不好。主流媒体的节目就很容易被认为是降低了品位和品格,流于地摊小报的庸俗。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大量原始的信息进行甄别、了解,找出背后真正有现实意义并有科学解读价值的信息出来。而在具体采访和制作时,也要在心中拥有一个大的格局,利用此类消息中吸引人们眼球的元素,但绝不沉迷于此,真正用科学的视角和思维去统摄整个事件的调查和制作过程,清晰鲜明地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予解答。当然,人们的认识是阶段性的,很多现象或问题当下的科技的确无法给出一个完满的答案。比如UFO、很多神秘现象等,但这也不是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区,既然出现了,公众就一定会想了解或知道。这个时候,通过节目向公众传播出来正确对待这些现象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并把当下的研究进展告诉大家,也同样有意义。而节目的收视率、观众的忠诚度和期待也就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