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聚集的历史研究

2009-04-29 16:52徐康宁

刘 军 徐康宁

[摘要]以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中国工业聚集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可以发现:政治稳定性、区位优势、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制度和政策是影响中国工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发展应当注意,维护政治稳定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交通条件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工业聚集从而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业聚集;政治稳定性;制度和政策

[中图分类号]F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09)05-0054-05

一、引言

厂商选址和工业的区域分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率含义,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的研究。Marshall认为知识溢出效应(knowledgespill-over)、劳动力市场发育(labor pooling)和投入共享(input sharing)是导致聚集的主要原因。Weber则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的重要性。Krugman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产业聚集现象。Ellison、Glaese和Kim考察并发现了自然禀赋优势的重要作用。Holmes发现了投入共享和行业聚集的正相关关系。Rosenthal和Strange运用EG系数测算了美国制造业在邮政编码、县和州三个区域层次的聚集程度,考察了制造业聚集的微观经济基础,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发育在各个区域层次显著影响制造业聚集,知识溢出只在邮政编码区域层次上显著,运输成本和自然禀赋优势对制造业聚集的影响随地理单元的大小而不同,对以州为地理单元的制造业聚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较小的地理单元没有多少影响。Wood和Parr考察了交易成本和聚集经济的关系,他们认为,交易成本也是影响聚集经济的重要因素。

关于中国工业分布与聚集的研究话题,国内经济学学者们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文玫用第二、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考查了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集中程度,并以区域在工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和区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了我国工业集中程度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工业聚集于市场大的地区;低交易成本和运输费用有助于工业聚集于该地区。金煜、陈钊和陆铭以地区工业产值占全国总的工业GDP的比重来度量工业地区聚集程度,并利用1987-200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聚集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聚集,而经济开放又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有关;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于工业聚集;沿海地区具有工业聚集的地理优势。路江涌和陶志刚运用EG系数作为衡量行业聚集的指标,研究了行业聚集的微观基础。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工业的区域聚集;溢出效应、运输成本是影响行业聚集的重要因素。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工业聚集,得出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他们研究的时间跨度都较短,采用的面板数据一般在10年左右或是运用截面数据。经细致观察可发现,工业聚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累积的过程,许多工业发达的地区不是十几年能够发展起来的,而是有着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业基础。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工业聚集不仅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可能也会受某些历史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聚集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以便更好地探究工业聚集的内在发展轨迹。

二、近现代中国工业聚集的地缘基础

中国近代工业发端于鸦片战争之后。鸦片战争之前没有出现近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当时的经济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代表。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非常明显,地区之间近代工业产生的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作简要回顾。

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主要缘于该地区具备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经济重心南移的倾向始于唐朝中期,至北宋时期日益明显。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和平的社会环境获得了迅猛发展,而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依然存在。金兵南下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北方地区的战乱打破了南北经济均衡的格局。随着宋朝的南迁,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300余年南移的历史进程,由黄河中下游地区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即现在的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明朝的建立并建都南京促进了南方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明朝行政区的特点是,北方的行政区明显少于南方,经济的发展空间与南方相比已相差甚远。另外,明代宗(1428-1457年)以后我国进入第4个寒冷期,不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大部分地区经济明显衰退,拉大了与南方的差距。清朝时期,北方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边远地区经济获得了发展。但是,清朝也处于寒冷期,整体而言,北方大部分地区生产能力低下,经济处于下降趋势,只有个别地区有所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以下三个方面密切相关:(1)环境气候原因。如前所述,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经济重心,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从春秋战国时期至唐朝以及明、清两个朝代,黄河中游地区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资源消耗严重,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宋代以来的黄河变迁,给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一定程度上导致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丧失。这可以理解为经济活动的过度聚集,导致聚集产生的负效应超过了正效应的结果。另外,明清两个朝代的严寒也限制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与此相反,自唐代以来,南方经济发展迅速,这主要源于南方温暖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和生产技术的提高。(2)战争原因。北方地区是历次改朝换代的主战场,每次战争都对多年累积的物质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中断了经济发展进程。北方地区屡经波动,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差。(3)人口流动原因。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因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导致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迁移的浪潮,人口的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由于气候原因和战争等历史原因,在鸦片战争前夕,我国经济地域分布的特点是,以上海、杭州和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是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地,另外,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已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经济中心。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也高于其他地区,并且人口密度较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近代中国工业聚集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近代是从1840年至

1949年这一段时间。这一阶段中国工业聚集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1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1840-1894年),这一时期是东南地区少数工业中心开始形成的时期。当时西方国家的外资经营范围局限在少数通商口岸,还不具备在中国境内大量办厂的各种条件。外国资本经营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而清政府的官办工业和民族资本工业,还都处在萌芽状态。这一时期的工业集中在中国的东南地区,特别是上海、广州和武汉三市。

2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895-1913年)。这一时期,东南地区工业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北方地区工业开始形成。《马关条约》赋予了外资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权利。英国、德国资本分别以上海和青岛为中心,并逐步侵入内地。俄国和日本资本则大量侵入东北地区。由于受到排挤,部分民族资本经营的工业只能分散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市,这在空间上表现为工业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的扩散。整体而言,东南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高于其他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及武汉的工厂数约占全国总数的57%。

3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14-1936年)。这一时期,日本逐渐取代了欧美等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并扩充了在上海的经济实力,民族资本则在日资排挤下,又一次向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地扩散。同时,为了把东北地区变成独占中国的军事基地,日本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建立了钢铁、化学、机械等直接为军事服务的工业,使得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尤为突出。随后,日本又加强了对华北的掠夺,吞并民族资本的工厂,重点地区是青岛和天津。这一阶段中国地区间的工业聚集程度发生了变化,即东南地区的工业聚集度有所降低,北方地区工业聚集现象逐渐显现,表现为以青岛、天津为中心的工业区开始形成,以及东北重工业的抬头,而东南地区的广东、福建发展相对滞后。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这一时期,日本占领了中国各个主要工业区,成为对华投资的垄断者。其投资重点仍在东北,其次在华北,东南地区的工业则急剧衰落。除上海外,武汉、广州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多数工业,有的毁于战火,有的在执行国民党巩固“大后方”的政策时,搬迁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总之,这一时期中国地区间工业聚集的演变轨迹是:东北重工业聚集程度空前提高,华北重工业有所发展,东南地区工业进一步衰落,聚集程度有所降低,少量工业向西部地区移动。

通过考察近代中国工业聚集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工业聚集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政治稳定性或战争是影响地区工业聚集的重要因素。近代工业首先产生于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这种分布状况与西方列强的侵入密切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侵华势力逐渐取代了欧美等国的势力,与之相应,东北地区工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东部沿海地区逐渐降低。随着日本侵略行为的不断加剧,东北和华北地区工业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东南沿海地区工业聚集度则不断降低。由此可见,政治稳定性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战争是影响工业聚集的重要因素。第二,良好的区位优势是影响工业聚集的重要条件。在近代中国,上海、广州、武汉、青岛和天津等城市的工业发展在时间上虽然存在先后差异,但是,这些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无疑要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除外)。这些城市具备的共同特征是,全部为沿海或沿江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第三,铁路和水路交通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工业聚集的重要条件。前面提及的工业聚集程度较高的几个沿海或沿江城市都具备便利的水运交通条件,并且这些城市和东北地区还具有良好的铁路运输条件。至建国前夕,中国修建了2.6万公里铁路,这些铁路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在1931年以前,东北地区铁路里程占全部里程的44%,而广大的西北、西南地区仅占6%。1931年以后,西南、西北和华东南虽有铁路建设,但没有根本改变这种局面。1878-1948年中国铁路分布图(见图1)(以新中国成立后的版图为准)清晰地反映了近代中国铁路分布的不均衡状况,也反映了工业聚集对铁路交通运输能力的依赖性。

由此可见,工业聚集程度与铁路交通运输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当然,铁路交通条件与工业聚集度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也就是说,由于政治或其他原因导致工业聚集,引致了铁路的铺设,而铁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反过来又强化了工业聚集。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聚集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聚集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今。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建国初期,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重工业主要聚集在东北地区,轻纺工业则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两个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近代工业很少,大部分西部边远地区则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各种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原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的分布与工业资源的分布极不匹配。为了使工业的地区分布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同时,也出于国防和民族团结的考虑,国家开始调整工业布局。这一阶段,建设的重点转向内地,沿海地区新建企业适当减少,投资比重下降,增长速度缓慢。相反,内地新建企业增多,投资比重上升,增长速度较快。“一五”至“四五”期间,内地的投资比重均超过东部沿海地区,“三五”期间,内地与沿海投资之比更是高达1:0.46。主要工业部门投资的地区接近工业原料和燃料产地,并且选址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工业布局的调整使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迅速,工业高度聚集于沿海地区的状况有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但也影响了东部沿海地区一些老企业的改造和发展。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这一阶段,中国政治上具有稳定的国内外环境,经济上施行渐进的改革方式,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并确立了对外开放制度。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使农业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对外开放也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1980年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第二步是1984年开放沿海14个城市和设立海南行政区并逐步开放;第三步是1985年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内地相比,拥有较大的经济自主权。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了区域发展战略,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后进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加快了改革开

放的步伐,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沿海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工业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获得了各种聚集效应。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政策开始向西部地区倾斜,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西部地区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区工业聚集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建国初期,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和政策优势,工业聚集程度显著提高。从近现代工业聚集的演变过程可知,我国工业分布不均衡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为了解决工业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下面我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测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聚集的程度和变化趋势,并检验国家政策措施的效果。

衡量产业聚集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基尼系数法、区位商和EG系数等方法。由于数据可得性原因,我们以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衡量工业聚集,份额越高,说明地区工业生产的总规模越大,即工业聚集程度越高。我们计算了中国各地区主要年份的工业总产值份额(聚集指数)。见下表。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产业聚集程度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为了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和变化,我们绘制了地区工业分布演化图(1952-2006)见图2。结合图2和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从总量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份额在各年份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1978年的份额最低,为49.55%,2006年的份额最高,为67.41%,说明东部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自1952年以来一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第二,从聚集程度变化来看,1952-1978年,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明显下降,中西部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明显增高,说明国家调整工业布局,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政策发挥了显著的效果。1978-1995年,东部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显著提高,说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中部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仍保持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则明显下降,且东北地区的下降速度快于西部地区。1995-2000年,东部地区的工业聚集程度仍显著提高,工业总产值份额增长速度达到10.2%,东北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份额有了小幅上升,增长速度为4.5%,中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份额下降速度达到26.4%,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份额下降速度为10.7%,说明改革开放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加强。2000—2006年,东部地区工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其他地区的工业聚集度均有所降低。需要指出的是,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份额虽然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有所减慢,2。。O一2006年的下降速度为2,9%(前两个五年的下降速度均超过10%),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东部地区仍保持着较快的速度发展,因此,区域差距仍在加大。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工业聚集的历史和演化过程发现:政治稳定性或战争是影响工业聚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程度是影响工业聚集的重要条件;制度和政策对工业聚集也产生重要影响。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维护政治稳定性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历史大跨度的长时期,与政治稳定性相比,市场规模、溢出效应、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等经济因素显得不再重要,政治稳定性是决定工业聚集和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无论是对鸦片战争前的手工业,还是对近现代工业,战争和动乱都是毁灭性的,它们直接影响工业的区域分布及聚集程度。目前,总的来说,国家具有较为稳定的国内外政治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台湾和西藏问题。以史为鉴,维护和平与稳定对于当前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因为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2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吸引中西部地区工业聚集的有效途径。如前所述,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程度是影响工业聚集的重要条件,每个地区的区位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可以改变。因此,国家和中西部地区政府应采取直接投资,转移支付或其他各种途径,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东部地区和国外的企业聚集于中西部地区创造有利条件。

3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工业聚集从而缩小区域差距的又一途径。国家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东部地区工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极化效应”明显,“涓滴效应”微弱,目前尚未表现出新古典主义的趋同现象,市场因素难以自动调节区域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产业聚集的组织结构具有自我强化的功能,即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因为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而增长迅速,逐渐拉大了与边缘地区的差距。为此,需要外部力量予以调节,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应采取政策引导的“软干预”方法,而不应采取强制命令的“硬干预”方法。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工业聚集,国家和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特别是要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吸引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落户于中西部地区,逐步带动其他企业的聚集,产生聚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