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碧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与西药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汤剂与醋酸泼泥松口服治疗,中医治疗前期以利水消肿、健脾益气为主,后期以健脾补肾为主。结果:本组22例,治愈16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36%。结论:运用中药辨证治疗联合西药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药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59-01
肾病综合征属于内科重症疾病,笔者于疾病早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988年1月-2008年9月我院内科住院病例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3岁;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5d。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初期以利水消肿、健脾益气为主,基本方:茯苓皮10g,冬瓜皮15g,大腹皮15g,车前子10g,猪苓10g,泽泻10g,通草3g,生地黄10g,白茅根15g,小蓟10g,生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0g,山药10g,薏苡仁15g,生甘草3g。加减:饮食停滞加炒麦芽15g,炒谷芽15g,神曲10g;恶心、呕吐加法半夏10g,旋复花10g,代赭石10g;湿热下注加栀子10g,黄柏10g,淡竹叶10g。治疗后期以健脾补肾为主,基本方:茯苓10g,白术10g,生黄芪20g,党参15g,山药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枸杞10g,杜仲10g,黄精10g,菟丝子10g,金樱子10g,芡实10g,灵芝10g,生甘草3g。
1.2.2 西医治疗
糖皮质激素醋酸泼泥松口服,1mg/kg•d,治疗4~8周,无蛋白尿后,每2周减原剂量的10%,减至20mg/d时,维持治疗2个月,再减至10mg/d为维持量,总共服用1年;再每2周减2.5mg/d,直至停药。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无腰痛、浮肿,查小便常规、血浆白蛋白、血脂均正常。好转:无腰痛,有轻度浮肿,查小便常规蛋白质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血脂下降或正常。无效:仍有腰痛、浮肿等,查小便常规蛋白质、血脂不变或升高,血浆白蛋白下降。
2.2 治疗结果
本组22例,治愈16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36%。
3 典型病例
赵某,男,13岁,腰痛、全身浮肿、少尿,20d入院。症见:腰痛,全身浮肿,少尿,恶心,干呕,纳差,乏力,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滑。查体:全身浮肿,按之凹陷,双肾区叩击痛。辅查:小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白细胞++/hp,白细胞管型1个/cp,颗粒管型2~4个/cp,24h尿蛋白定量7.6g/L;血浆总蛋白49.6g/L,白蛋白29.4g/L;甘油三脂7.2mmol/L,胆固醇15.2mmol/L。中医诊断:水肿,风水泛滥型;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以利水消肿、健脾益气为主,处方:茯苓皮6g,冬瓜皮6g,大腹皮6g,车前子6g,猪苓6g,泽泻6g,生地黄6g,白茅根8g,小蓟6g,生黄芪15g,党参10g,旋复花6g,代赭石6g,炒麦芽7g,炒谷芽7g,生甘草2g。治疗15d,浮肿减轻,无恶心、呕吐,上方去猪苓、泽泻、旋复花、代赭石,加山茱萸6g,枸杞6g,金樱子6g,芡实6g。治疗1个月后,以健脾补肾为主,处方:茯苓8g,白术8g,生黄芪15g,党参10g,山药10g,熟地黄6g,山茱萸6g,枸杞6g,杜仲6g,黄精6g,菟丝子6g,金樱子6g,芡实6g,灵芝6g,生甘草2g。西医治疗:醋酸泼泥松40mg/d,清晨顿服。治疗8周,查小便常规正常,每2周减5mg/d,减至20mg/d时,查血浆白蛋白、血脂正常,维持治疗2个月,再减至10mg/d为维持量,共服满1年,再每2周减2.5mg,病愈。
4 讨论
肾病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范畴,张景岳《景岳金书•水肿》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风邪袭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湿溢于肌肤;脾虚不能健运水谷,水湿内生;肾主水,肾气虚衰,阳不化气,开阖不利,水湿内停,溢于肌肤,甚至停于胸胁,发为痰饮;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病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水湿潴留,皆可发为水肿。治疗初期以利水消肿、健脾益气为主,后期以健脾补肾为主。方中茯苓皮、茯苓、冬瓜皮、大腹皮、车前子、猪苓、泽泻、通草利尿渗湿消肿;生地黄、白茅根、小蓟凉血止血;生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薏苡仁、灵芝健脾益气,现代研究表明,生黄芪、党参能减少蛋白尿;熟地黄、山茱萸、枸杞、杜仲、黄精、菟丝子补肾益精;金樱子、芡实固肾涩精;炒麦芽、炒谷芽、神曲健脾消食;法半夏、旋复花、代赭石降逆止呕;栀子、黄柏、淡竹叶清热利湿。
(责任编辑:曾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