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军虹 应芳卿
目前生产上危害较严重的潜叶蝇主要有花蝇科的菠菜潜叶蝇,以及潜蝇科的番茄斑潜蝇、美洲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豌豆潜叶蝇等。其发生和防治方法如下:
1,菠菜潜叶蝇
主要危害菠菜,也危害萝卜和甜菜。幼虫蛆状,潜伏在菠菜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下上下表皮。幼虫个头大,长达4-6mm。取食隧道呈块-状,有别于其它潜叶蝇。一般受害叶端部内有1-2头蛆及虫粪,使菠菜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全田被毁。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该虫取食量大,留下的受害斑块大,叶片干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病害而延误最佳防治时期。
该虫在华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夏季的高温干旱不利于发生。当菠菜潜叶蝇找不到合适的寄主时,可在粪肥或腐殖质上完成生长发育。因此生产上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粪肥,防止将虫源带入田间。
2、番茄斑潜蝇
主要危害番茄、瓜类、莴苣和豆类叶片。是高杂食性害虫,是危险的六小害虫之一。幼虫蛆状,长约3mm,潜食叶肉,呈曲折蜿蜒的食痕,虫道终端不明显变宽。苗期2-7叶受害多,严重的潜痕密布,导致叶片发黄脱落,影响蔬菜生长。老熟幼虫咬破叶部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春季雨水少,适宜其发生。田间分布呈扩散性,没有发病中心。生产上应加强检疫,严防从疫区调运菜苗引起的疫情扩散,在虫害较重的地区,把番茄潜叶蝇喜食的瓜类、茄果类和豆类等与其不喜食的十字花科类、葱蒜类蔬菜等进行套种或轮作,减少害虫聚集对主茬作物的影响;间作或套种番茄潜叶蝇更喜食的蔬菜品种,诱集害虫并及时清除出田间。
3、美洲斑潜蝇
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危害作物广泛多达170多种,尤其嗜食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如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菜豆、芥菜、番茄、辣椒、茄子,土豆等。主要危害叶片。
成虫为小型蝇类,体长1.3-2.3mm,浅灰黑色,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黄色。在其两翅基部中间,有一较为显著的黄色点,这是该虫的重要特征。卵圆形,米色,略透明,产在叶片内。大小为0.2-0.3mm×0.1-0.15mm。幼虫:幼虫蛆型,低龄时体呈白色,高龄时变为橙黄色,长约3 mm。伪蛹椭圆形,黄色,长1.72.3mm,腹面稍扁平。
发生和危害规律表现为,幼虫潜入叶片或叶柄取食危害,产生不规则的线状白色虫道。虫道终端常明显变宽,有别于番茄潜叶蝇。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在低纬度地区或温室,美洲斑潜蝇全年都能繁殖,一年可发生10多代。成虫大部分在上午羽化,上午8时至下午2时是成虫羽化高峰期。雌虫产卵于叶片表皮下,或于裂缝内,有时也产于叶柄中,产卵孔比取食孔略小,且更圆。幼虫分3龄。第3龄幼虫的食物消耗量最大,取食时可见黑色口针。幼虫发育历期一般为4-7天,在25℃时幼虫历期为3-8天。幼虫老熟后,在化蛹前常常爬出潜叶隧道或咬一小孔爬出。多数在叶背面化蛹,叶正面较少,也可由叶面落人地面化蛹。老熟幼虫爬出叶片后一般几小时内完成化蛹。蛹期为7-14天,在28℃下,蛹历期为8-10天。美洲斑潜蝇每世代在15-26℃下为16-20天,在25-35℃为12-14天。
影响美洲斑潜蝇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食料。成虫的飞翔能力不强,一般只能飞行数十米,在初夏季节,美洲斑潜蝇在田中呈梯度分布,靠大棚越近发生越严重,靠大棚越远发生越轻。美洲斑潜蝇喜欢高温环境,因此5月份以前在温室大棚中为害较轻,5月以后逐渐进入为害盛期。在大田中,6月后才开始严重为害,7、8月间是造成危害的主要时期。除了越冬虫源数量的多少外,从大棚中迁出后,空气湿度对其发生和繁衍是非常重要的,湿度大有利于成虫的生活和产卵,这样的年份发生就重,相反,如果此时天气干旱,发生就轻。美洲斑潜蝇的抗药性发展迅速,抗性水平高,防治困难。生产上应严格检疫,以防为主,科学防治,重点抓好苗期的防治,喷药时间最好在上午9-11点。
4、其他潜叶蝇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4,1三叶草斑潜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要的蔬菜和饲料作物害虫。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和叶梗引起危害。其潜道通常为白色,间杂潮湿的黑斑和干燥的褐色区域,整体呈蛇形,紧密盘绕,随幼虫的成熟变宽。该虫的危害可造成受害植株的叶片脱落,花和果实形成疮疤,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枯死。
4,2豌豆潜叶蝇主要在春季危害豌豆、阳畦菜苗、留种十字花科蔬菜、油菜、莴苣、茼蒿等。夏季气温高时很少见到为害,到秋天又有活动,但数量不大。当气温超出35℃,则无法成活。卵产于嫩叶背边缘的叶肉里,尤以近叶尖处为多。幼虫孵化后即蛀食叶肉,隧道随虫龄增大而加宽。老熟后幼虫将前气门伸到叶片的表皮外,在叶肉内化蛹。
5、防治方法
5,1农业防治
5,1,1生长期发现有虫叶及时摘除,勤中耕,增加灌水次数,消灭虫蛹,移苗时摘除有虫叶;及时清洁田园,把受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清出田间,深埋、沤肥或烧毁;危害严重地块要进行调茬。
5,1,2台理密植,增加田间的通透性,减少虫害发生。
5,2物理防治: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始期用灭蝇纸诱杀,每亩设15个诱杀点,4天更换1次,利用潜叶蝇强烈的趋黄性,进行黄板诱杀(黄板上可用涂上机油+黄油或糖醋);还可利用成虫吸食花蜜的习性,用30%糖水加0.05%敌百虫诱杀成虫。
5,3生物防治。幼虫危害期,在田间释放姬小蜂、反颚茧蜂或潜蝇茧蜂等寄生蜂,寄生率高。
5,4药剂防治。选择残效期短、易水解和光解的药剂,抓住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的关键时刻进行防治+降低危害程度。以生物农药为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5,4,1生物农药防治。可根据潜叶蝇的发生情况提前使用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还可以喷洒昆虫生长调节剂,如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卡斯克乳油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造成成虫不育,降低产卵率和孵化率,影响幼虫脱皮等。
5,4,2化学农药防治。20%阿维·杀单(斑潜净)微乳油15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48%乐斯本乳油1000倍、5%氯虫苯甲酰胺(普尊)1000倍、10%灭蝇胺悬浮剂800倍液、20%灭蝇-杀单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73%潜克(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1%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52.2%农地乐乳油1000倍、灭杀毙8000倍、2.5%溴氰菊酯(菊酯类农药)3000倍液等喷洒防治。发生高峰期5-7天喷洒1次,连防2-3次;预防时一般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如能统一集中连片防治效果将更好。不同种类的药剂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