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培养

2009-04-29 13:40
新闻世界 2009年9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文化产业基层

方 梅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文化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培养和造就大批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基层文化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培养方式的新变化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对社会现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文化单位文化人才的素质及培养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由重视学历向重视能力转变。知识经济下需要大量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能力型”文化人才。基层文化部门的用人也要“既注重学历、更注重能力”。吸纳人才要更加慎重,要通过多方考察,科学测评,笔试和面试并举,对人才的素质、能力、专长和潜能等作出科学的、量化的考核和评价,在“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下挑选人才。人才培养正从注重学历教育向注重人才的自身能力开发、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转变。

二是由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才的特征,就是素质复合化。复合型文化人才既可以是艺术家同时又是管理专家,既懂得业务知识,又懂得战略策划和财务管理,既懂国内的法律、政镱又懂得国外的法律、法规,既具有独立的科研创新能力,又具有将知识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因此,我们基层文化部门对人才开发的重点也将要从单一型技术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开发转变。

三是由重视人的显能开发向重视人的潜能开发转变。人的能力分为显能和潜能,显能指人为生存而具备的种种基本技能,是多年开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潜能相对于显能而言蕴含于基本技能之中,能因开发而产生物质或精神的财富。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基层文化部门要在注重开发人才显能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挖掘人才的潜能。

四是由被动培养向主动开发转变。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既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基层文化事业发展也是一样,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每个文化人才都将在竞争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不思进取,被动地等待,将在今后的竞争中失去优势,最终被社会淘汰。这就迫使文化人才要增强学习主动性。主动更新知识、不断“充电”,人才开发也随之由被动开发转变为主动开发、自我开发。

五是由仅在黄金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知识经济下人才资源开发始终处在一种不断“充电”不断“放电”的动态开发过程中,从“零岁方案”到老年人才的“第二次开发”,说明了文化人才终身开发的时代早已开始。

六是由课堂培训向远程教育转变。随着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使用和逐渐普及,文化人才开发培养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单一的班级集中教学向分散化、多样化、灵活性教学方式转变。由面对面地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来获得知识的近距离教学向更多地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来获取知识信息的远距离教育转变。

基层文化单位人才现状与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才要求的新差距

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及时代的局限,某些原来培养的文化人才多是专才,品格优秀,业务精湛,但是却缺乏复合型人才的丰富知识和多种技能,当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往往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第一,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匮乏,跟不上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有关专家根据调查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涵盖了文化演出、出版发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与网络游戏研发制作、文化会展以及古玩艺术交易等方面,成为众所瞩目的文化产业新的热点,但与这种热点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文化创意人才的严重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和谐文化建设。

第二,基层文化队伍知识老化,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之外,更离不开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区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然而很多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状况却令人担忧。目前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不少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事文化工作的。其中一部分人年龄和专业知识趋于老化、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缺乏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难以开拓创新、有所作为。新增的文化系统从业人员也有些专业不对口、能力欠缺,难以胜任新时期的文化馆工作。

第三,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紧缺,严重制约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现在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存在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缺少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缺少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文化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经营领导人才,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策划和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短缺。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着一些地区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制约着文化竞争力的培育、孵化和释放。

适应知识经济形势,大力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

在我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千百万复合型文化人才,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今后我们应该适应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培养高端人才。

第一,发挥高等院校的摇篮作用,改革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大力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首先要继续办好传统文化艺术院校,调整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营造有利于复合型文化人才的成长环境。同时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增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2004年1月,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青岛海洋大学等院校首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就很受欢迎。

通过上述课程的系统学习,尤其是原理教学和大量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又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报业出版、网络游戏、文化旅游、演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广告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此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也可在国际文化交流公司、中外文化交流和演艺公司、海外文化产业集团(中国部)等单位从事项目策划、运作、中介工作及中外文化产品交易业务,在银行、金融、证券的文化投资业务方面、在海关的文化产品监理方面从事管理工作等。

第二,要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引进复合型文化人才。要认识到引进具备复合型、创造型、协作型素质的人才将是我们文化单位发展所需的关键文化人才,为文化队伍的肌体增添新鲜血液。

第三,要加强现有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帮助其提高素质,使其赶上时代发展步伐。现有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虽然专业单一,但有良好的基础和许多有利的条件,要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习惯,使自己尽快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第四,要不断加大培养创造型文化人才,尤其是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人事制度上要改变过去那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做法,应多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创造型人才。要造就创造型人才,还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以促使人才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单位:长丰县文化馆)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文化产业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走基层
视界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