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洪
蒙住牛的执拗,牵着牛的方向,绕去回来踩揉出软泥的黏韧。
桶盘上悬转的勤劳,抿子抹光,棉线勒裁。汗滴计数瓦坯。手掌沿槽沟力量适中地拍,瓦在响声中成型,
把技艺按照俗定的规则,一圈一圈地堆码在瓦窑里,熊熊火焰烧透了披上老茧的辛苦,凉水顺着挂念的气孔渗入片片冷却。红灼化作由内而外的青黑。
抱出一匹匹信任,收入一张张喜悦。
墨线弹在房梁上,光阴的脊背高高隆起;墨线弹在檐口上,岁月的屋檐下雄鸡报晓:墨线弹在桌脚上,男人们的能耐摆在了村民面前。
弓下顶梁柱般的腰,拉锯,锛砍,推刨。斗榫,家具登堂入室。
纹理天然的答谢,拂动木匠憨厚的胡须。
铁匠的心是软化的铁。
把使用人的想法插入碳火,通红地钳到铁砧上锻打,各种各样的农具在火与水之间诞生。
耕种乡情友情,薅除杂草及是非,收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和谐。
强度再高的铁,遇到铁匠都听话。
握着铁錾,手劲就硬过石头。
数不胜数的物件丁丁当当地跳出来。习惯的凿痕彰显各自的姓氏和级别。
坐在门墩上,感受到家的厚实和稳当;搬进猪槽,装下日后的臁肥体壮;安好石磨,细细地推拉食物的营养;站在石头水缸前,生活的波动尽收眼底。
一辈子亲近石头。铿锵不息,谈吐硬朗。
篾条舞蹈在手上,日子被编得像模像样。
背篼,撮箕,簸箕,筲箕,筛子,烘罩,晒垫,围笆。这类器具活在篾匠的踏实里。
好的材料。好的做工,好的名声铺开活路。
取层,划丝,滚条,削鞘。刀和手是一对默契的搭档。
篾匠的构思是冒出农谚的竹笋。
将营生刷得多彩多色,农历跟炊烟一同到达年关。
朱红的门是庄户人避邪的脸,枣红的窗棂有村姑掩饰不住的羞涩。大红的婚床承载新人的甜蜜。
抹去过往的晦暗。换上来年的祥瑞。
一把刷子在时间里变魔术。把自己和器物漆得同样光亮。
乡亲们的遗憾等待手术来解决。
模糊牲畜的性别,不模糊一家一户的期望。
劁刀破一道口,一点马虎也不保留。预言以痛叫的形式告诉了众人。
猪牛羊跟着好胃口长肉压秤。富裕的体态丰满年景。
磨损的脚力在小摊上修整。给路程贴上轮胎胶,给鞋跟钉上目标。
补鞋的工序不分高档和低级,针带着线,再名贵的表情照常扎眼。不管高官百姓。还是明星粉丝。只要拿来修补。保证一律对待。
与鞋打久了交道。看行走的姿势,就知道人正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