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灵丹 孙烷榕
【摘要】弱势群体进入媒体报道视野,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将“弱势群体”的不幸作为争相报道的卖点;或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有意进行媚俗化传播;或缺乏理解精神和人文关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思考:一是弱势群体“话语权”失衡,二是话语权失衡的原因,三是重视新闻改革,落实“三贴近”原则。
【关键词】弱势群体人文关怀话语权
“弱势群体”原是社会学术语,指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例如残疾人、孤寡老人,未成年人等等。由于在社会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占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心理上极易造成疏离或孤立感,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又没有适当的表达或申诉的渠道,很容易造成与社会的对立以致暴力、自杀等失范行为,这将给社会稳定、和谐带来威胁。
自媒体将弱势群体纳入报道视野,通过新闻报道向公众敞开被忽视、被遮蔽的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弱势群体以及社会在援助过程中真善美的讴歌,“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重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价值坐标。
一、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现状
(一)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少
在目前社会条件下,大众传媒的话语权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传媒以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利益表达。社会应该让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话语权。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公共舆论机构,则应该为平等话语权的实现提供渠道和空间。
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正面报道和宣传性报道,领导人活动报道过多,而对弱势群体的报道过少。以对农民工的报道为例,媒体往往采取政府的立场看待农民工议题,新闻报道中不乏是政府部门“邀功型”的报道,政策落实情况成为重点。农民工一般作为“政府作为”的客体出现,即作为被关怀者、被慰问者、被帮助者存在,于是,民工在公共领域中常常成为被拯救者。
在对政府作为的报道中,缺乏真正对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有价值的“利益诉求型”报道。一个发展的社会除了大展宏图的精英。更多是依靠基层亿万普普通通的民众。媒体更应该主动关注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各行各业的弱势群体。
(二)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
在当代信息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更乐意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群提供信息服务,常常忽略甚至排斥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从而造成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多数网民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干元以上,可见,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可接触和利用的信息也越多,而后又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到经济活动和文化教育上,从而形成了文化一经济的良性循环。而经济上的弱势群体,信息拥有量的匮乏使得他们更加成为精神和文化上的弱势群体。这种贫困使他们没有欲望和要求改变自己的现状,也丧失了对理想的生活状态的追求,由此便陷入了文化一经济的恶性循环。
媒体处身于城市社会之中,市民报等将市民群体视为目标读者,因为他们既是发行量的支撑者,也是媒体广告(商品)的潜在消费者。这一主体对媒体内容生产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媒体中反映的市民立场;二是媒体按照市民趣味处理社会新闻时表现出来的“小报化”倾向。调查发现,与其他新闻题材相比。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处于低关注状态。队《南京晨报》为例,调查涉及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共有115篇,仅占社会新闻总量的2.8%,并且在时间跨度上呈现不均衡的现象,12月、1月的弱势群体新闻报道明显比其他月份高出许多,且集中于少数民族节日生活、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春运高峰等几类问题。
从新闻采访的行为模式看,记者更偏爱从“强势群体”或“精英群体”中获得信息。因为这些人群的接触成本较低,对媒体有较多的应对经验,由于信息权威或知识掌握较多、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引导就可以给记者“适于报道”的新闻素材。由于话语权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掌握在社会管理和精英阶层的手中,使农民工利益报道中出现“主体错位”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了报道视角和受众对农民工形象的认知。
二、话语权失衡的原因
(一)一些媒体的利益追逐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利润最大化原则促使媒体必须关注销售额、收听率、收视率等。传媒通过吸引广告来赚钱,但广告投放不是盲目的:不具备消赞能力和消费冲动的读者不会受广告的影响,也就成了报纸的无效受众。因此,赋闲在家的下岗工人、消费能力低的农民,也就成了媒体忽视的人群。广告商关心的是广告是否达到了视听和阅读效果,他们并不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由此可见,媒体的新闻报道间接地被广告商所控制,远离了弱势群体。
以消费至上甚至偏见的态度进行报道,不惜将弱势群体的境况予以夸大,背后隐藏的目的是吸引人们同情与关注的目光,使弱势群体这一新闻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在负面报道甚至是有些正面报道中。农民工的形象一直是负面效果远大于正面效果。农民工即使是一个人。却要以农民工代之,结果成了农民工的整体形象。这样将个别事件普遍化,损毁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形象。
(二)“守门人”的主观偏向
媒介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各种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首先作用于媒体从业者,然后体现在新闻报道上。“人文关怀”精神影响媒介“守门人”的新闻选择。从《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南方周末》“让无力者有力,让悲愤者前行”,再到《冰点》告别精英回归平民视角,都体现了传媒的新闻选择标准。
守门人的价值观影响新闻选择。一些不良倾向表现在:某些媒体对财大气粗的企业、腰缠万贯的大款“关爱有加”,而对困难企业则连个“豆腐块”也舍不得。近年来,在不少打击阴暗面的“新闻策划”里,往往不由分说地奔向弱势阶层,因为这一阶层“本能”地具备脏、乱、差、黄、赌、毒等落后现象。媒介尝到甜头,于是各报一哄而上。做出“黑纸巾”、“毒火腿”等报道。每次报道一登出来,记者就会同有关部门对“黑工厂”进行打击。当然,这样做是维护了社会的正义。但也简单粗暴地对待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不只是草根企业家单方面的问题。而同样是企业。大企业、大老板或白领以上阶层,受到的批评报道就要少得多。
(三)灾难新闻报道缺少人文关怀
亲临灾难现场,实地采访,精神值得提倡,可一次又一次揭开伤者的伤疤,无疑是对遇难者家属的“二次伤害”。灾难新闻的不当采访和报道。伤害遇难者的尊严,刺激家属的情绪,造成长期的隐性伤害。因此,媒体在报道灾难的同时,还应肩负着扶危济困的责任。不能站在纯粹“客观”、“中立”的角度来报道灾难,更不能把玩和利用灾难。以灾
难吸引受众。
三、落实新闻改革,从“三贴近”入手
媒体关心弱势群体,需坚持“三贴近”原则。为弱势群体的权利大声疾呼。
(一)“三贴近”的主要任务
“三贴近”的主要任务是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意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善于从群众期望、群众利益、群众关心的问题人手,寻找与群众生活最贴近的结合点。在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各级领导的关注点和群众利益的诉求点的聚汇处,进行深入采访,精心策划,热情引导,做到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既让党委、政府满意,又让群众满意。
(二)“三贴近”的具体表现
“三贴近”的表现是改进报道方式,提高报道质量,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把更多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鼓励记者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延伸采访触角,扩大报道领域,多采写来自第一线的报道,让出更多的版面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同时在报道形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
1、大量报道百姓中的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
再大的社会也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多关注普通老百姓。广大群众中存在着大量看似平凡、实质伟大的闪光点。
2、关注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和所盼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为百姓多办好事、实事。《北京日报》曾开办过“每天帮您办好事”专栏,每天刊登读者来信,反映人们生活中的难事和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的回音。
3、情系群众,开办“热线”
许多媒体通过开设“热线”,比如“再就业热线”、“送温暖热线”等等,保持了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为群众排忧解难,效果颇佳。
4、采写分析性、解释性新闻报道
新闻宣传贴近实际,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实际情况、研究实际问题、采写报道、组织宣传;在改革开放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记者要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实际情况,采写问题报道、深度报道。从现实来讲,当前在我国占大多数的受众还是中下层群体,受高等教育比重较低,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都更加需要媒体的帮助、支持和慰籍。因此,媒体应着力于给各社会阶层尤其是中下层提供可供提升受众整体素质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媒体自身优势,利用各种途径将信息尽可传播到各个角落,对整个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消除负面心理的消极作用和可能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属于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亦为该校新闻与传媒学院大学生暑期创作成果,指导老师为徐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