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华
【关键词】“两会”报道创新
从中央到地方,每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全国和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全国和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两会”是各媒体的综合竞技场,地方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好每年的“两会”报道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枯燥生硬的会议新闻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受众,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能够既让党和政府满意,又让广大观众接受,这是近年来广大新闻媒介同行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总结淮北电视台近两年“两会”的报道经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创新“两会”报道,功夫在“会”外。
时政新闻是指发生在当地有影响的、涉及全局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新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两会报道从内容上分类属于时政新闻。“两会”是新闻富矿,信息最大,新闻点多,如何将观众最感兴趣的新闻挖出来。如何从表面雷同的信息中寻找出真正的新闻点,对编辑记者们的政治素质、新闻敏感和对新闻深度挖掘的能力是个考验。
“两会”报道中程序报道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这类报道必须做到细心、谨慎,不出差错。这是两会报道的起码要求,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两会”报道要想出新出彩,就要从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中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将这一事件与群众的关系联系起来,尽量避免出现报道的空话套话。如何利用有限的篇幅,将领导的工作部署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结合,是两会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
去年以来,淮北电视台不断探索“两会”报道新途径,把会场之外的新闻作为报道重点。到会场外寻找与会议相关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了解会议召开的背景,把功夫用到“会外”。
淮北电视台在两会期间的晚间黄金时段打破常规编排,分别推出长达半小时的新闻版块——大型新闻行动《放眼淮北新跨越》和《两会话发展》,成为本地媒体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节目播出期间,该栏目平均收视率较平时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美誉度大幅提升。实践证明,做深做活做强时政报道是城市电视台发挥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城市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突出创新
两会是当地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题材选择非常丰富,但往往在表现上缺乏个性。表现形式陈旧,与观众的心理期待相差较大,造成传播效果不理想。喻国明教授认为,新一轮竞争开始向“硬新闻”回归。他的一项调查显示,“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帮助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推动社会改革”等“硬新闻”在人们的认知中,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比例分别占40.9%、40.6%、33.1%。因此,突破原有两会报道架构、创新报道形式来处理和传播会议信息,成为能否正确引导舆论、获得较好传播效果的关键。
大型新闻行动《放眼淮北新跨越》和《两会话发展》用“访谈+解读”的形式,选题重大,视野宽阔,把两会上事关淮北发展、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内容作突出处理。作为话题,在展开时又作了适当拆分,便于观众理解会议精神;突出了目标任务、机遇挑战、具体措施等关键词,既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又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思想。
报道形式创新还体现策划包装上。过去,两会报道表现形式单一,画面单调,会议消息空泛,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传播效果。大型新闻行动《放眼淮北新跨越》和《两会话发展》策划时注重新意和细节,认真制定了新闻行动的实施方案,包括新闻行动的节目内容、节目形态、节目时长、录制时间及地点和播出安排等,同时在栏目包装上,大量现代视觉、听觉手段得到普遍运用,技术人员通过采用新型光效、分类整齐、风格统一等方法,制作了大量宣传片、片花和视频短片,既发挥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又体现了两会的庄严性、权威性,增强了两会报道的可视性和传播效果。
二、把握规律
“议程设置”是指传播媒介对某些问题给予重视并集中报道。使社会公众注意并思考这些问题,并按照媒介对于这些问题触及力度的轻重,分配注意力,从而达到影响舆论的目的。
大型新闻行动《放眼淮北新跨越》和《两会话发展》是对这一传播学理论的有效尝试。一方面就是通过优先排列和设置这种方式,开辟专门时段,精心安排访谈话题,把“两会”内容从群众关注的诸多话题中突出出来。形成关注的热点。大型新闻行动是消息源,更是影响源。它不仅是普通大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大众对“两会”这样的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另一方面通过大型新闻行动话题的设置把受众的注意力从一般的程序化报道转移到重点议题上来。受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地方媒体对于“两会”的报道还仅仅满足于程序性报道,而“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关注什么?与大家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又是哪些?这些受众关心的内容往往被忽略。大型新闻行动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理解新闻的空间,影响到对这些重大议题的态度。
新闻行动能否在报道进程中保持主动性和权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者对传播流程的控制。从两次新闻行动的成功之处来看,一是话题切入时机精确。“两会”的严肃性决定了依托于“两会”而组织的新闻行动话题切人时机,不能过早,过早有损“两会”的严肃性;若切入过晚。则受众关注的热情已经减退,舆论高潮难以掀起,舆论引导效果便大大减弱。因此,对于传播起点,必须审时度势,捕捉良机。《放眼淮北新跨越》和《两会话发展》尽管前期酝酿和准备时间较长。但都是在两会中录制播出,既突出了重点,又保证了报道的延续性,更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
三、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传媒的基本品格。现代电视传播理念已经从传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者为中心。“让人文精神映照电视新闻策划”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人文精神决定新闻策划的传播效果,也提升新闻策划的竞争力。
淮北电视台大型新闻行动在选题上始终把“关注发展、关注民生”作为一条主线,用8期节目关注淮北市的八大民生工程。将关注的触角伸向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层面;用14期节目关注准北市的发展。把发展作为民生的基础,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经济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福利水平、幸福感以及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了详细的解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树立了电视栏目的品牌形象。
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观念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新闻行动立足于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采取了户外开放式录制方式,设置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就话题对嘉宾进行提问、评点甚至质询,不仅是尊重作为个体的人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满足观众个性的需要,更是媒体对公众话语权的重视,因而赢得了观众。
人文关怀还体现在节目编排和版块合理设置上,新闻版块的设置编排采取“当日重大时政新闻——大型新闻行动播出预告——社会新闻——大型新闻行动”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宣传报道为主体、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功能定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尊重了观众的收视习惯,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要。
(作者:淮北市广电局副局长、淮北电视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