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波 佟秉权
(双鸭山市中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关键词】替硝唑;干槽症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32-01
干槽症是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是拨牙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绝大多数发生于下颌第三磨牙拨除术后,其发病率国内报告为10%左右。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与厌氧菌感染有关。因此,自2005年7月以来,笔者试用替硝唑片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拨除术后干槽症的预防,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2005年7月~2007年12月门诊拨除下颌阻生齿患者138例,手术在冠周及根周急性炎症受到控制下进行,排除有严重全身感染。系统性疾病、中途停止治疗或改用其它抗生紊以及1周内服用其它抗生紊的患者,其符合标准的病例125例,男53例、女72例;左下8牙61例、右下8牙64例,年龄在21~53岁之间。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A、B、C、3组,3组患者其麻醉与手术方法按阻生法手术常规进行。
1.2试验用药和用药方法
1.2.1试验药物A组:交沙霉京片剂(200mg/片);B组:替硝唑片剂(500rag/片);C组:给予去痛片6片。
1.2.2用药方法交沙霉素口服4次/d,每次200mg;替硝唑片,首日顿服2.0g,第2、3日各顿服1.0g;去痛片,口服2次/d。每次1片;以上药物嘱饭后半小时服用。试验采用单盲法,嘱患者坚持术后用药3天,勿用其它药物及治疗措施。
1.3复诊术后除常规拨牙医嘱外,嘱患者若2日后仍有疼痛请来院就诊,否则5日后复诊。记录用药后的副反应。
2结果
2.1干槽症诊断标准拨牙2~3天后拨牙创面仍有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并常向耳颞部,下领区或头顶放射,服用一般止痛剂无效;检查拨牙创面牙龈组织暗红肿胀,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暴露,表面常有灰白色假膜覆盖,且有腐臭味。
2.2结果125例随访患者中,A组42例,B组41例,C组42例。可以看出,A、B、C3组之间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A组和C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反映交沙霉紊片对预防干槽症不明显;而B组和C组之间有显著意义,反映了替硝唑片对预防于槽症有明显效果。
3讨论
干槽症是拨牙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来研究发现与革兰氏阴性梭形杆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埃肯菌有关,其产黑色素类杆菌产生多种毒性物质和溶解性酶类,致纤维蛋白溶解,而发生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此学说为目前较为确切且为人们所接受的病因。传统的干槽症预防方法着重于减少术中创伤、保护血凝块、预防感染。有报道于牙槽窝内放置药物,或填塞明胶海绵等来预防干槽症,但任何填塞物对创口愈合均不符合生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易造成延迟愈合;还有人主张术前、术后用漱口药含漱,或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但效果不理想。本组应用交沙霉毒片,效果不显著,从而得到证实。替硝唑片为硝基眯眯类衍生物,是继发现甲硝唑能有效地控制口腔厌氧菌感染以后的更新换代产晶。近年来。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广泛用于各科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其作用机理为药物透过微生物细胞后。破坏DNA链或抑制其合成,与同类药相比具有血药浓度高,疗效好,疗程短等特点。笔者根据替硝唑片强力抗厌氧菌的作用,以及其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体内利用浓度高,有效浓度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将替硝唑用于拨牙后预防干槽症,经临床观察确实起到预防作用,大大减少了干槽症的发生率(仅为2.44%)。在用药的病员中,除少数有恶心、厌食外,未见特殊副作用,且停药后均自行消失。因此,笔者认为替硝唑片在拨牙术后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方面,不失为一种用药方法简便,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临床疗效显著的首选药物。
(收稿日期:200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