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媛媛
摘要: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优势的角度解释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优质教育资源丰裕度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这三种理论,并在结合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教育服务贸易概述
在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的签署进一步加快了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服务贸易的发展势头也更为强劲。特别是教育服务被列入服务贸易之后,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各国为了赢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加倍重视教育服务贸易,积极对外开放教育服务市场。
根据世贸组织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的规定,教育服务贸易(education services)是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除了由各国政府全部资助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军事、警察教育等)以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服务贸易范畴,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均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竞争。 它覆盖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领域。
教育服务贸易有四种方式:(1)跨境交付,指一个成员方在其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如通过网络、函授教育等形式提供教育服务;(2)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方境内向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如出国留学和培训;(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如在其他成员方境内设立办学机构或合作办学;(4)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方的境内提供服务,如一成员方教师赴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教育机构任教。
23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解释教育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2.1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斯密认为,一国应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这就是所谓的“绝对成本说”。下面举例说明,假定A国和B国同时生产粮食和布匹,由于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不同,两国生产同量粮食和布匹的是生产成本不同(见表1)。
很显然,生产同量的粮食A国的生产成本比B国低,出于绝对优势;而生产同量的布匹B国的生产成本比A国低,出于绝对优势。按照绝对优势理论,A国应专门生产粮食,B国应专门生产布匹来参与国际贸易。
总之,亚当·斯密认为,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
2.2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从而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这一理论认为国家应生产自己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下面举例说明,同样假定A国和B国同时生产粮食和布匹,由于生产条件的差异,两国生产同量粮食和布匹的是生产成本不同(见表2)。
李嘉图认为,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两国仍然能够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并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他指出,各国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贸易分工,也就是说只要存在比较成本差异,就可以进行两国间的贸易分工。
根据上面的例子,A国与B国的生产成本相比较,从A国方面看,粮食为100/90=1.1,布匹为120/80=1.5 ,两相比较,A国生产粮食的成本要相对低一些,因此A国生产粮食具有比较优势;从B国方面看,粮食为90/100,即90%,布匹为80/120,即67%,两相比较布匹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布匹的生产在B国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即“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按该理论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而且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还可以提高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
2.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了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即H-O理论。
该理论模型的前提是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即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
H-O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
2.4 三种理论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
绝对优势理论从绝对优势的角度解释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的原因,比如学习中医的学生会选择去中国而不会选择去东京购买这种教育服务,同样中国人会选择到美国哈佛商学院攻读MBA学位而不是别的国家,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中医发源地,在中医学研究与教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而哈佛大学商学院则拥有世界最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和世界一流MBA课程,在MBA教育上拥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解释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的原因,如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科学技术学科上与我国相比都具有绝对优势,为什么还有很多欧美国家学生到中国来学习这些学科呢?这是比较优势特别是学费成本的比较优势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尽管我国在这些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上与美国存在差距,但近年发展很快,差距正在缩小,而且中国对留学生的收费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就使我国获得了比较优势。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有助于分析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丰裕度和经济资本丰裕度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低价格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比如英国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它就能够以更适当的价格向世界各国人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德国的经济资本相对充裕,在教育资源丰裕度相似的情况下则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吸引世界各国的求学者。
3入世后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教育服务进口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教育服务的出口方面我们这些年虽然有了一定提高,但是比起“WTO协议承诺开始兑现”后将会增长得更快的教育服务进口额,贸易出口上的进展就会变得杯水车薪、不足一提了。因此从总体来看,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问题形势依然严峻,而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3.1政府的投入与我国教育市场的实际规模不相称。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我国城镇居民每年用于教育消费的支出总额以及年人均教育消费支出额,并按照我国政府对有关企业职工培训的规定(即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职工培训经费),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教育经费支出。然后将二者加总得出一年中我国国民大致的总体教育消费额,从而得到我国国内教育产业市场的实际基本规模。
经计算可得出结论,我国国内的教育产业市场规模庞大,空间广阔,而且还有着继续扩大的趋势。然而,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却严重不足,特别是我国的基础教育,问题很是严重。据专家分析,中国目前是在用只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世界19.81%的数量的中小学生。
3.2我国教育市场被西方国家纷纷抢占。
西方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这之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出现了过剩现象。而中国在此时才刚刚步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发展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与严重的教育经费不足,使得中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师资短缺,政策不力,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很严重的“瓶颈”问题,同时这也为西方国家能够抢占到我国的教育产业市场创造了条件。
以美国为例,2005年伊始,美国在政策上就再一次为它的教育产业开了绿灯:美国国务院与安全部一再表示,美国的签证政策不会趋严,美国欢迎外国学生,而美国的大学校长和科研机构则在呼吁,美国不要因为签证过严而失去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2006年,在胡锦涛主席访问耶鲁大学时,该大学正式宣布,它们将对未来所有的中国留学研究生实行学费全免,并提供高额奖学金的优惠政策,其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抢占中国教育市场,抢夺中国的优秀生生源,以实现其教育服务贸易中的高级人才流入收益。
3.3境外消费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
尽管近年来国际间合作办学发展较快,但总的说来,留学和培训等形式的境外消费方式仍是我国最主要的教育服务贸易方式(见表3)。
据统计,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突破20万人。
我国以境外消费的方式进口教育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服务进口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5580人,单位公派7542人,自费留学12.1万人。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7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已超过15万人。
从教育服务的出口看,2007年,来我国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共计195503名,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有544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接受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达到10151名。与2006年相比,2007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增加了32808名,同比增长达20.17%。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增加了1667名,同比增长达19.6%;自费生增加了31141名,达到185352名,同比增长达20.2%。
按洲别统计,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仍然占首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其次为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见图1)。
按国别统计,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为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泰国,人数分别为64481名、18640名、14758名、9702名和7306名(见图2)。
3.4跨境交付有所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是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结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由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的教育方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来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正在快速发展,并日益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也愈发显得重要。比如我国的一些高校建立并开通了汉语远程教学网。
3.5商业存在发展迅速。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在商业存在的模式上有很大突破,国外教育机构来华合作办学发展迅猛。国外著名企业如微软、IBM等与我国的教育机构联合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培训如软件设计培训等。再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例,截至2007年9月,我国现有的承接本科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有21家,分布在北京、上海等11省市;我国现有的承接硕士及以上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有4家,分布在北京、天津、广东、辽宁4省市。同时,我国还有大量的合作办学项目。按合作对象国别和地区分布统计,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科技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
目前,我国教育机构到国外的办学活动才刚刚启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汉语培训市场为例,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国在5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16所孔子学院。
3.6国际上教育人才流动日益频繁。
近年来,教育领域人员的国际流动数量大幅度增加,中国与国外人才培养机构的交流增多。据统计, 中国每年引进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达20万人次,港澳台专家达15万人次。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和深入,我国将更多地从国外聘请专家学者来华讲学。人员国际流动的增加,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教育机构获得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对我国教育领域已有的从业人员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4.1加大政府投入,迅速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绝对优势。
目前,我国的教育服务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我们要积极追赶,努力创新,不断缩小技术和能力上的差距。然而,教育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积极制定有利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教育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2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教育服务出口。
价格优势在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中最为明显,这一点对发达国家学生的吸引力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一般都不具有强大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成本和价格是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利用价格优势促进教育服务的发展,我们就应该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上。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正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和向往。虽然我国的专业学科水平整体上比较弱.但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我们比部分较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得要快。我们可以利用技术上和专业上的优势,向这些国家输出具有相对优势的专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服务。
4.3对外直接投资,直接利用发达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在国外投资办学的方法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教育服务出口,从而缩小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改善其贸易条件。
可以在海外设立语言学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和国际贸易的开展,国际上学习汉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主要消费群体有:与我国有经常性贸易往来国家的学生、我国传统文明的崇拜者和海外华侨的子女。其次中医也是我国的特有优势,在我国历年的教育出口中成绩显著,也应充分加以利用。待海外教育机构逐步发展成熟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以后,再慢慢扩大教学的范围,并且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外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可高薪聘用有才能的外籍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所提供教育的质量。
4.4重点发展我国教育资源丰裕的学科,以此带动薄弱学科的发展。
我国教育资源丰裕度在学科上表现为梯级结构,即汉语、中医等学科丰裕度最高,它们拥有雄厚的科研与教学实力;经济、工科、管理、法学等学科近年发展较快,已经积聚一定的资源优势;历史、教育、理科、农科、哲学等学科教育资源薄弱,国际竞争能力有待增强。
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取首先重点发展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部分学科,并以此为“诱饵”,吸引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从而带动相对薄弱的一些学科获得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希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汪尧田.李力.国际服务贸易总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3]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申朴.服务贸易中的动态比较优势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欣,康曼红.我国高等教育月良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8).
[6]陈瑛.浅析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4).
[7]张向丽.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3(6).
[8]王瑾.关于发展服务贸易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8(1).
[9]刘西岳,刘增锐.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9(中旬刊).
[10]石邦宏.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及其解释力[J].教育研究,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