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困惑中的艰难取舍

2009-04-28 07:48白吉秀
出版参考 2009年6期
关键词:体制作家小说

白吉秀

商情小说作家丁力在多产的同时注重对小说文本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他前期作品以财经背景为典型特征,后期逐步加大了人文关怀的份量,有意识地拓宽了小说的叙述层面。2009年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离婚未遂》就明显淡化了财经背景,加大了都市情感生活的元素。作品通过天涯常客同异性之间的情感纠葛,深入表现了自由作家作为社会人的觉醒、自由需求,探索爱情与灵魂的奥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主人公物质上获得成功,精神上却一片荒芜。

肉体渴望在都市里得到满足,精神却希望逃逸都市物欲的海洋。这个表面上风流的文人,心底里却潜藏着人性的善良和对真爱的向往。他情感的多变和精神的困惑代表了这一群体在体制转化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婚姻危机虽然是一个世俗话题,但却是一个摆脱不了的严肃课题。“爱和婚姻”的题材选择注重了世俗思想的直接表达和审美需求的时效性,体现了消费文学的特点。同时,丁力作为自由作家的身份又使这部作品有很大的实录性质和亲历色彩,让人感觉真实可信。由此出发,该书超越了对具体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对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投入了更多的叩问和探寻。作者视角从外部的批判角度转向自我剖析和审视,从创作的自发状态进入了自为境界。与商品性紧密相关的是小说的娱乐性、故事性。该书关注情感,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性叙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情感需要。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刻画出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的自由作家在灵与肉、物质和精神、新观念与旧思维、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的二难选择中的迷茫、困惑、挣扎和追求,从而使小说表现出比其以往作品更大的张力。

看丁力的《离婚未遂》,不禁使人联想到贾平凹的《废都》。二者都是写文人情感生活的。并且都有大胆性描写。但作品的背景却相差整整一个时代。在《废都》时代,文人是国家行政体制内的专业作家,是不存在生存压力的,所以,《废都》中的文人庄之蝶的情感生活似乎给人是“吃饱了撑的”自己找乐的感觉,而到了《离婚未遂》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体制下所谓的专业作家正在萎缩和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所谓自由作家,即完全依靠稿费维持生存的作家群体,而任何作家都不可能一辈子都保持旺盛的创作力,这就有了生存和后顾之忧问题,于是《离婚未遂》中的天涯常客在选择婚姻的时候,就多了一份顾虑和患得患失,就没有庄之蝶那么潇洒和“纯洁”了。这到底是小说中人物的无奈,还是作者本人作为一名自由作家的无奈?但也正因为有这种无奈和患得患失,才使得《离婚未遂》中的天涯常客更接近普通人,更贴近读者。

时尚化的文学是以市场的商业化信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泛化、世俗化审美情趣为参照系数的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也应当看到,作者对都市现状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直接取代了文本的内部形象而变成大段的自我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艺术的多层次感和多样性。小说视角新颖,但艺术手法简单,人物内心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略显不足,而用“男人”、“女人”、“性”等来满足市场对于女性秘密渴望解读的商业化运作,却又不能不说是当今文学的尴尬与悲哀。这种局面的呈现也与作者作为“自由作家”的身份密不可分。旧的专业作家体制正在消亡,而新的体制并没有完全建立。各省的文学院正在尝试用签约制取代传统的专业制,但关于签约作家的权利与义务,国家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有些省份签约作家甚至比传统的专业作家待遇更好,有些地方就干脆只给荣誉不给补贴,还有些地方给同一文学院的签约作家完全不一样的待遇,从而引发一些列新的社会问题,引出文坛上一些匪夷所思的事端。比如东北有作家干脆上街乞讨以示抗议,湖南有作家公开声明希望被异性“包养”而获得创作的经济保障等等。《离婚未遂》的作者丁力就是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想必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他曾经公开说过:“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因为取消专业作家制度而带来的创作自由,就立刻向市场低头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离婚未遂》的创作中,作家丁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力求适应大众的精神趣味和价值取向,从实际生活中提取话语资源,以“揭秘”的方式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症结所在,并以审美的形式解读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含义,虽然可能出于无奈,却也无疑是《离婚未遂》价值之所在。

《离婚未遂》

作者:丁力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2月

定价:29.00元

猜你喜欢
体制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