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敏
摘要:学风是治学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当前许多独立学院都在纷纷探讨学风建设的新模式,本文拟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剖析独立学院存在的学风问题,提出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关键词:湖湘文化;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08—02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治学之本,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大学校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大力开展湖湘文化教育,可以作为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有益尝试,本文拟立足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就这一问题作初浅论述。
一、科技学院学风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 文化基础课逃课率高
独立学院的学生录取有其固有特性,即降分录取。相较于母体高校学生,文化基础稍显薄弱,历年来,持续偏低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即是这一问题的佐证。这一现象在艺术类学生中表现更为明显。目前,高校对于艺术类学生的录取,是以其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课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来录取的,其中专业成绩占的比重较大。这种独特的录取方式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以前就对文化课不太在意,学习重心完全放在专业学习上。这种学习习惯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未改观,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这些都导致艺术类学生对于思政、英语等公共课程态度消极,旷课率高。这种现象在其他专业和班级中也具普遍性。
(二) 学习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态比较复杂,总体而言是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形成这种心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独立学院降分录取,收费较于母体高校偏高,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花钱买大学”,因则,滋生出严重的自卑心理。其次,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学生认为独立学院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去甚远,终日牢骚满腹,得过且过。第三,较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毕业后不愁工作。我们曾经在科技学院的学生干部中做过一次调查:约30%的学生毕业后将继承家业,来科技学院读书只是“混个文凭”;约40%的学生毕业后靠家长的亲戚、朋友找工作。这与母体高校70%以上的学生要靠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练就本领为毕业后在社会上打拼打下基础截然相反。
(三)个体意识过强,组织纪律性差,不良行为突出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80后”末和“90后”,他们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接触新生事物较早,过早的面临了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加上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导致他们的主体个人意识过强,过多注重个人自身感觉,鲜少虑及他人。以包装设计班为例,很多学生认为搞艺术就应该天性自由、散漫,不应受过多约束,抑制个性创作,因此,他们不愿受纪律约束,学习纪律性差,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屡禁不止。
二、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原因分析
(一) 湖湘文化教育能够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构建学生对独立学院的内在认同,端正学习态度
近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杨度、陈天华、黄兴、宋教仁、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等,随着这些知名人物的不断涌现,赫赫事功的不断建立,湖南人的自信心逐渐树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从“湘运之兴”时的“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1] 87至杨度在《少年湖南歌》中高唱“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2]123从谭嗣同的“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3] 106至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以说都是这种自信心的最佳证明。科技学院的学生大部分为湘籍,受到过湖湘文化的浸染熏陶,科技学院地处湖南重镇株洲,在大力挖掘湖湘文化底蕴的同时,可利用其交通重镇的地理优势,充分吸收毗邻城市的文化精华。
(二) 湖湘文化教育中所蕴涵的经世致用学风对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大有裨益
经世致用为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近代湖湘文化的开山鼻祖王夫之就提出过“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的实学思想,而自清中叶以来,自魏源始,一大批湖湘精英人士纷纷承继船山之学,秉承经世致用之风,在近代以来的政治文化领域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业绩。在当下社会转型之期,湖湘士人“经世致用,力行践履”的传统,仍在发扬光大。经世致用学说,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查,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补充,不断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实践—检验—学习—实践”的良性循环的过程,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克服自身在多元文化相互撞击中形成的浮夸、牢骚、平庸等反常心理,树立勤奋好学、求精务实、不图虚名、脚踏实地的学风。科技学院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积极鼓励学生勤工助学、举办左岸文学社征文比赛、十大歌手三大舞王竞赛等等,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多姿舞台。
(三) 湖湘文化中的坚韧拼搏特质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以苦为乐、锐意进取
古代的湖南境内居住环境恶劣,培养了湘人倔强、“霸蛮”的性格;再湖南自古为南北兵家首征之地,历史上湖南曾有过大规模的政府移民活动,千百年来,先人们在湖南大地上筚路蓝缕,艰苦开拓,形成了湖湘文化中坚忍而笃实的地域特征。左宗棠有言:“吾湘之人,厌声华而耐坚苦,数千年古风未改,惟其厌声华,故朴,惟其耐艰苦,故强”,[4] 42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便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当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之风盛行,部分年轻人极力标榜个性,妄想不劳而获,具体至高校,表现为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致力于走“捷径”,寄望于通过考前划重点、考中搞舞弊以获得高分,而不是认真复习,少数学生擅自校外租房,等等。
三、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科技学院学风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一) 以湖湘文化为研究对象,组建读书会
科技学院选取了以曾国藩为研究对象,募集一批对其有学习兴趣的学生,通过文学阅读,使其深入认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从中受到审美的熏陶,引起思想与道德的震撼。大学时代是文化吸纳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与生俱来的文学与艺术欣赏的需求,会不断激发他们对文学书籍的嗜好。不过,现在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更多的表现为个人休闲,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这类书籍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相反,有的还起了一定的毒害作用。通过组建读书会,指引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使其把陶冶情操与休闲放松相结合,藉此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丰厚其人文底蕴。
(二) 开设湖湘文化相关选修课,并辅之以“五步教学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是郭汉民教授经过八年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顾名思义即研究、讨论式教学,是将研究和讨论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教学方法,也是根本不同于注入式讲授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5] 73具体至湖湘文化教育,则明确如下:第一,指导选题。教师先简要论述湖湘文化全课程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然后将湖湘文化分为若干个人物专题,并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和研究方法,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一,要求其制定相关专题的研究大纲,撰写讲稿。第二,独立探索。学生按照教师传授方法,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并撰写3000字左右的讲稿。第三,小组交流。学生在研讨小组内将自己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以讲课的方式上讲台报告,报告时要求脱稿,然后以评课的方式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第四,大班讲评。由各小组推选的学生在全班登台讲述,师生共评,教师做阶段性点评和小结。第五,总结提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评学议教的文章,要求真实、具体。[6] 122应该说,这种“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有三点理念:一是以人为本,和谐教育;二是教、研结合,教、学互动;三是授人以渔,重视创新。[7]19-23它一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了教师“知识权威”地位,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将其引入湖湘文化教学实践中,不失为一种促进科技学院学风建设的有益探索,既可以在全院范围内积极倡导湖湘文化中所蕴含的自信、奋斗、经世致用之风,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 充分利用株洲交通重镇的地理优势,挖掘其境内及毗邻城市人文景观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高于现实的理想人格培养
湖湘文化教育在大力进行书本知识教育之外,还应开发现有的湖湘文化固有资源,如组织学生到岳麓书院、船山学社、第一师范、曾国藩故居、韶山、花明楼等地参观,领略文化遗址的人文情怀,缅怀先贤英烈,结合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务实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魄,进而达到教育之实效。 积极引导学生们充分挖掘其家乡所在地的文化内涵,如举办“家乡美”征文比赛活动,激发学生作为湖湘后人共有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构建学生对科技学院的情感归属。
(四) 持之以恒,积极探索湖湘文化教育新方法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远,对其内涵精要的学习领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假以时日细嚼慢咽。而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科技学院学风建设的方法探索,绝非可以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摸索、实践。我们学生工作者要不断加强湖湘文化的内涵学习,感悟其精髓;要以其为标准不断反省自我,提升修养;要在立足于科技学院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寻找湖湘文化教育与学风建设的最佳契合方式。我们必须深入学生实际,切实了解学生日常学习思想状况,把湖湘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之中,塑造学生的自信品质,力倡经世致用,鼓励学生拼搏进取,在学习上行“霸蛮”之风。
参考文献:
[1]户华为.湖湘文化及其特征与历史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2005,(3):84-88.
[2]周兴旺.湖南人凭什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李伟.论学习力与近现代湖湘人才群成长的关系[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6):104-108.
[4]钱基博.湖南近百年学风[M].长沙:岳麓书社,1985.
[5]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1999,(4):73-77.
[6]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121-125.
[7]贺鉴,刘红梅.论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3):19-23.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