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课堂活泼生动,闪烁着师生智慧的火花。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某些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笑声不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有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不是作秀,注重教学的实质才是我们的追求,语文课应该返璞归真。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过分强调个性而疏远引导
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的确,新课改提倡赏识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只能褒扬,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当发现一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强调个性,并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全面,思考更加合理,体会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地发展”。
三、讨论积极而思维肤浅,深度不够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齐刷刷地举起手。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这一表现。但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又有几位同学是在注意倾听的呢?本来,课堂上的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互动,是心理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可缺少了倾听,还称得上是“交流”吗?还有一种现象是:学生拥有大量的教学参考书,上课时学生的完美回答甚至连老师都有点望尘莫及。这种机械的回答代替自身的领悟理解,造成课堂上缺乏应有的人文个性。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对话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获得真知。因而,我们要养成善于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新课改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走进新课程,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张凤卿,语文教师,现居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