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以往瓦伦达表演只顾走钢索,不想其他,而在这次表演前他总是不断地念叨:“这回演出太重要了,我可千万别失手。”结果偏偏是这次失事了!
如果一个人做事过于患得患失,就会影响到做事过程,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做坏,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瓦伦达效应”。
新课改强调课堂互动,因此,老师们现在是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课堂提问成为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淡出课堂。但是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瓦伦达”。论教学实力,他们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然而,最终让他们“失手”的是,他们刻意追求师生互动的那种效果!一些教师常常会煞费苦心设计大量提问,他们未必考虑到自己提问的质量如何、学生对提问的反应会怎样、学生有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等问题。《文汇报》上有篇短文,写作者在一次随堂听课中,细心地做了一个统计,任课教师在40分钟里竟然向学生提了110个问题!
课堂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过多或低质,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反之,教师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互动,你方说罢我登场,真正是“生命的涌动”。
比如,有一位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课文《小石潭记》的标题时,先后提了三个问题,怎么理解“小”?怎么理解“石”?怎么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在讨论中,教师引领学生不仅细读文本,品读语言,而且知人论世,涉及到作家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们由议论到讨论甚至争论,他们的观点交流交锋交汇,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应该说,这是个比较成功的课堂互动。它足以引发我们正视课堂互动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提问,或者为什么要进行互动。互动的本质是帮助一个人形成思想或概念。说得通俗一点,我们对学生的提问,主要不在于检测学生是否知道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迫使他们通过思考发现自己的思维的破绽,最终形成比较合理的解释。互动的目的,就是生成一个理解问题的过程。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提出与课文紧密关联的、难易适度的问题,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进行文本探究。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很容易完成对文字的品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对文本的审美。换言之,在课堂互动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当始终具有吸引学生解读文本的牵引力,其间不仅充分能显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而且可以展现一个师生共同研读与赏析的过程。
其次,课堂提问应该问什么呢?笔者想说的是:课堂教学,精当的问题设计非常重要。问题就是互动的中心,就是引发互动的由头。问题应该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可以激发学生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互动,这种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有了个人自由的思考探究。问题的设计应当有利于展示学生独特的思维个性,意味着他们个体解读的非预期性和创造性。
人类的思维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为了提高课堂互动的思维价值,教师的提问还应当具有适当的难度,足以让学生进行一番苦苦的思索,这种思维带有学生自己的情感色彩;它也应当有一定的成果再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解决问题的喜悦。同时,问题又必须是重要的,应该是“牵一问动全文”的,即问题可以整合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这种品读包括理解、感悟与欣赏。
再次,现在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的互动更热烈,课堂气氛更活跃,喜欢设计花俏、热闹的课堂互动活动形式,形式之多样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甚至哪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那个学生就有小礼物。这样做,常造成活动形式对活动内容的负作用,学生或被形式所吸引而忘了活动本身的目的所在,或在热烈的氛围中产生浮躁心理而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和体验,成为无“思”的活动。
所以笔者认为,互动活动形式要简约质朴,一堂课互动活动频率也要简约适当。什么是语文课?有人诠释为“语言文学”,有人理解为“语言文字”,也有人说是“语言文化”,但是无论怎么解读语文课,笔者以为语文课必须在四个字上下功夫:咬文嚼字。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互动,就是需要师生读出文字的味道,讲出文字的味道,互动出文字的味道。互动只是一种形式,品评文字的味道那才是语文课的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反对教师的“满堂灌”并不是要代之以“满堂动”。活动过多,导致学生只能走马观花,活动时间不足,活动过程展开不充分。当然,课堂上相连的几个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宜简约有序,力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给人以探究的韵味。
总之,合适的问题可以引发有效的课堂互动,因此,教师常常会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但是,课堂讨论不容易组织得很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无需学生思考,学生随口就能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就显得过于苍白、没有多少价值。如果问题过于艰深,那么讨论不起来。况且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惊人,常出乎教师预设之外。教师果真要提出金声玉振的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互动,那么确实需要多读书,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教书毕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切记:学习新课改理念,千万不可邯郸学步,误读“教学互动”,结果让瓦伦达效应在课堂上大行其道!
俞胜利,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