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芳
摘要:开放式教学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讨如何切实提高数学的开放性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放观念。认识高中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作用;探究方法,提高高中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开放度;审度现状,控制高中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度。
关键词:素质教育开放式数学教学开放探究审度
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讨如何切实提高高中数学的开放性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放观念,认识内涵
内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
目标: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需求、能力、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能力较低者能完成基本任务,能力较强者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
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探索,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面向所有的学生的。
二、探究方法,提高开放度
(一)主体参与
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观念。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
1、改革空间形式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马蹄型、圆型、T型、环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小组一般由4人、6人组成,也有5人或7人小组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
2、布置学习任务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协同活动为中介进行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流,而且要引导组间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培养合作意识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二)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增加教学的视野宽度,是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重要途径。其具体操作手段是: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1、开放题设计的要求
设计数学开放题要选择有用、有趣、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的发展。
2、开放题操作的方式
首先,精心发现开放题型。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开放题型,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求方法,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其次,合理设计开放题型。
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这是开放题型常用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这种方式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编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可以将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化、重组:也可以改编成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宽,使其演变为—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题变为开放题的有效方法。开放型课题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真正体验到了理智探险的快乐。
三、审度现状,控制开放度
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又受课时的制约,因此,必须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教师作一些铺垫。
为使数学开放题逐步进入高中课堂,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大力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