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
摘要:语文教学中,分析一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解题,通过比较、质疑的方法,使学生能带着解题的目的,夯实语文基础,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关键词:解题;比较;质疑;目的性
语文教师分析课文,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解题。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有着复杂联系的题目,学生理解程度的深浅不一,又可以看做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信息反馈。因此,解题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试图就语文教学中的解题思路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解题应以课文分析为先导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一般先确立文章的主题和题材,考虑好文章的布局谋篇,在此基础上,再琢磨文章的题目。要深入领会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把握其特点,首先弄清作者的构思立意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而不能限于文字词句上的“直解”。题目的主要作用是对文章的内容加以概括,但有些文章(特别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的题目,除了从某一方面概括文章的内容外,还与文章的立意和写法有关,“题”与“文”之间既有实的衔接,又有虚的照应和交织,显得若即若离,难以把握。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比较注重实的方面,而容易忽视虚的方面,或对虚的方面似懂非懂,捉摸不定。在语文教学中,遇到含义深刻,与文章有着复杂联系的题目,教师应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立意和写作技巧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再阐述其意义。这样,解题才能持之有据、言之有理,而避免对题目作肤浅的或牵强附会的理解。
二、解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
有些题目的作用和特点,在教师联系课文分析之后,学生虽然有所认识和理解,但印象并不深刻。通过题目方面的相互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入地领会其作用,准确地把握其特点。教师在讲到《百合花》的题目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与《红棉袄》的标题进行比较。这两篇文章都是小说,而且所学的题材和反映的主题都比较接近。但其题目的作用和特点却颇不相同:《红棉袄》着眼于实,“题”与“文”的联系是单一的、明显的;《百合花》着眼于虚,“题”与“文”的联系是复杂的、隐晦的。《红棉袄》直接提示“红棉袄”这件连接物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重要作用;“百合花”不仅从形象意义上对作品的内容加以高度的概括,而且起到了暗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朴素雅洁的百合花,既是通讯员和新媳妇优美品格的一种映衬,又是军民之间血肉相连、团结战斗的纯洁崇高感情的一种象征。比较是一种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方法,联系学生熟悉的课文题目来对照分析“隐”而“虚”的题目,可以鲜明地揭示后者的含义、作用和特点,使学生驾轻就熟,由浅入深地解题。
三、解题可采用质疑的方法
有些题目既有概括性和准确性,又有启发性,教师对此类题目的讲解切忌“满堂灌”,而应尽可能做到举而不扬、引而不发,耐心地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在串讲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对题目的启发性特点加以提示或强调,以析解导文;或交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学习重点,使学生提纲挈领、抓住中心;或设下悬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串讲课文之后,再把归结课文和解题联系起来,为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桥,启发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解剖。
如:契柯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题目在中心词“人”的前面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修饰语,因此,教师在解题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装在套子里”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作品对人物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来理解“题”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把握题目丰富的内涵。像这样采用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解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渴望,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解题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由于题与文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真正的解题只能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实现,而解题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立意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为此,教师不能局限于为解题而解题,还要以解题为手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又要交给学生解题的方法,以开启学生的思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
解题的过程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在命题作文中,学生审题易流于肤浅。教师要通过解题,使学生扎实地理解一些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和重要作用,认识标题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点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解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题”与“文”的具体情况作灵活的处理,不要把解题当作固定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