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涛
引言
《十月革命》是一节很难上好的课。反思以前的教学,笔者是按照教材把教学重点放在“十月革命”的意义上讲,即把“十月革命”放在“人类历史新纪元”等一些重大历史结论上去“拔高”它。而现在史学界对“十月革命”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随着课改的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逐步深入,教师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另外,从历史为现实服务这一教学功能上说,不能再习惯以“政治正确”的角度自居,而应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当前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应该让“十月革命”回归理性,上好它是回应现实思考的需要。
背景介绍
教材中关于十月革命的论述基本上还是来源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属于“政治宣传”课。笔者对这节课教学内容进行这样的处理:避开“十月革命”的难点(意义),把教学重点放在“二月革命前的俄国”,在教学方法上对教材中的“宏大叙事”进行细节上的补充,即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尽可能让历史回到原来面目;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过程引导。
教学情景展现
情景一如图1所示。教师把《排队购买面包》的图片制成幻灯片投射到大屏幕上,指导学生观看图片获得一些表面的信息:人们站立的姿势,穿着打扮,建筑物看上去有什么特征等。当学生对图片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教师则站在“历史现场”的位置上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
“这是发生在1917年3月8日(三八妇女节)彼得格勒街头的一幕,街上排队的人们在干嘛?”(买面包)“买面包为什么要排这么长的队呢?”(面包脱销)“造成面包脱销的可能性原因有几种?”“面包脱销,谁会最紧张?会引发什么事件?(联系当天是‘三八)”“连妇女们都群情激昂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工人罢工)“工人罢工,接下来形势会如何发展?”(政府派兵镇压)“政府派兵去镇压,结果呢?”……
随着问题的展开,引导学生去合理地推导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及时补充历史信息,使学生移情入景到这场使貌似强大的沙皇政权完全“出人意料”地突然崩溃的革命中。然后引出问题:“你能看出二月革命是谁领导的吗?”(它是一次自发的革命)“那它为什么会发生呢?”……
这样就很自然地激发学生从引发革命的一个偶然性历史事件中去思考革命发生背后的必然原因。在思维冲突中学生的思维发生由表及里、由个别到整体的变化,这一变化即是历史意识形成的重大表征。学生由此理解了“任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重要历史结论。
情景二在前面对学生激疑教学的引导下,教师出示下面的材料。
1905年以后,沙皇丢掉“抑强扶弱”的口号,放下为“民”做主的旗帜,改而实行“保住地主,扶植富农,牺牲贫弱,分化农村”的改革(即斯托雷平改革),以明显反道德的“原始积累”方式“勇敢地走上了”俄国的资本主义道路,对传统农村公社实行掠夺性的“专制私有化”而积累了巨大的民怨。斯托雷平不公正的经济改革导致农民从沙皇的基石变为最大的反对力量,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97次。——金雁《1905年革命、改革与战争》
教师激疑:“看似偶然的二月革命的爆发,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引发这样一场最终使沙皇政府垮台的群众大革命呢?”(是巨大的民怨)“那么这巨大的民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是由于革命前的俄国的这场‘斯托雷平改革。这场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了什么?”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材料中关键的信息点:1)“勇敢地走上了”俄国的资本主义道路;2)对传统农村公社实行掠夺性的“专制私有化”而积累了巨大的民怨。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2点影响,即给俄国带来经济的发展,但因为不公正的经济政策使下层人民(主要是农民)积累了巨大的民怨。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进行思维的点拨:“这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俄国的这场改革只追求效率而牺牲了公平,结果导致革命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认识和解决贫富差距过大,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没有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是强调‘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为回应现实思考的需要)
这样,革命将不再是过往,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学生自然而然地由对关注现实的需要而把目光转向历史课堂。
案例分析
“回归理性,回应现实”是对革命史的教学的一种尝试。对此,笔者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启发和思考。
回归理性,是历史教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上好“革命史”这类课型的基点实事求是是历史的生命,一切都要按照原来的面貌直书实录。当然,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还原历史,对教材中的“宏大叙事”进行细节上的补充,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关注历史事件本身发展的轨迹和内在的规律。即培养学生关注史实,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史的求实意识。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目的鉴别、整理和归纳史料中有用信息的能力,并能运用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有关的历史或现实问题。回归理性,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才能引导学生透射过去、现在、将来,为明天开拓道路,指引方向。
回应现实,需要有“革命者”的勇气和智慧历史是过去了的观实,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人们既不能离开历史的基础进行生活和创造,历史也不能不在现实中留下痕迹和影响。况且,很多历史问题本身就是现实问题,如爱国主义问题、民族关系问题、边疆领土问题等。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也需要了解现实。历史学的发展实践证明,不知今也不能知古,只有深刻地了解现实,从现实的需要出发,才能对历史问题作出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如果不了解今天社会的现状、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无法准确把握历史教育的核心意义,即为了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有了回应现实的勇气和智慧,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不再是一句空话。笔者期待历史教学在回应现实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从历史课程意识上对“回归理性”的教学策略进行的一些反思
1)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非常关注的一点就是历史课程的资源意识。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绝不是惟一的资源,教材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评价则不做具体要求,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意识。新课程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教学舞台,使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准备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但也应该看到:比如,要回归理性,就要对教材的“宏大叙事”进行细节的补充,但很容易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了细节却没了史学整体性,就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比如,上完这节课很,学生可能对“十月革命”产生这样的印象——“十月革命”就是一个由“面包”引发的事件,而没有了对“十月革命”的宏观整体的把握。怎样处理细节与整体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另外,回归理性更大程度上要求引入一些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新观点的引入,应该是对教材观点的补充,是给学生提供新的视角。而不应该是“颠覆”教材的观点,更不能“非此即彼”,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就不是“回归理性”,而是走向另一个认知误区。
2)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笔者认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与“回归理性”这一教学指向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学生都有其学习的思维和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他的思维方法,而不是把某种思维方法硬塞给他。这体现在教师对材料的选取上,很容易会有一种对学生进行某种“主观”引导或“灌输”的“嫌疑”。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探究。这种探究应该是围绕历史思维为核心展开的。
3)新课程要求在学习中正确发挥学生的非理性的因素,注重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情感体验的非理性因素,与回归理性的过程方法有机结合,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被历史打动是因为被细节感动。在回归理性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应成为历史教学的血肉和灵魂。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