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创新例谈

2009-04-26 07:59何灵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7期
关键词:孔乙己创造性阅读教学

何灵杰

阅读作为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4大能力之首。因此,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功夫,培养思考问题的创造性

新近的阅读理论研究表明,在整体阅读中融合,于辨识比较中理解,可以激活思维,把思维引向深处,在整体性思考的基础上,闪烁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某种新的见解,从而用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研究者,启发他们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用创造性的目光去分析,不要追求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火花,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表扬,以便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笔者在要求学生理解《孔乙己》的主题时,大多数学生都以为其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鞭挞了丁举人之类地主豪绅的冷酷与暴虐。这种说法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有学生认为其揭示了孔乙己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生存才是今天学习这篇小说后应得到的启示。还有学生认为孔乙己被周围的人嘲笑,这种现象不正常,应从中吸取教训,对弱者要有同情心,让世界充满爱。所有这些观点,笔者都给予了鼓励与肯定。事实上,这些理解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表现。它不仅让学生透彻理解了小说的主题,而且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创造性。

指导学生在表达上努力,锻炼表述问题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维表达是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将阅读成果转化为有声语言,用语言文字去描述事物、表达思想,所进行的讲、说、写等活动即是“表现”。学生阅读理解文章后,让他们自己口头解决问题,也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创造变现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地在这些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的创造性。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首先设疑:本文是怎样把研究“大自然的语言”的科学——物候学,这门复杂的学科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介绍清楚的?学生必然会整体把握,注重课文的融会贯通,准确说出文中的说明方法。然后再问学生:你还能用其他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一种事物?试述一例。学生就会转移思维,积极探求。这种由“无声到有声”的过程转化,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因此,“表述”其实也是一种快速创造。

激励学生主动思想,培养写作思维的创造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课文,理解分析文章,都是为了从多方面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文中的人物神态、教学情节、场面气氛、未尽之情都可成为学生想象创造的例子。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后,可以要求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的表情将如何?据此写一篇作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生动细腻地刻画了父亲去买橘子时又笨又胖的身子爬铁路、上月台的情景。阅读这一情节后,可利用这个“诱因”诱导学生去联想,勾起沉淀的记忆,写作一个关于“我父亲的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极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性。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灵活、广阔无垠的创新天地。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大胆鼓励,正确引导,让他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使带有个性的创新意识写作闪亮登场。“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让跳起来的学生都摘到果实”。

(作者单位:河南省叶县昆阳中学)

猜你喜欢
孔乙己创造性阅读教学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