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德
〇 翻译研究
编者按:作为语言间性视域中的翻译学,当今既须要继续实证考察,又迫切须要在研究维度、方法论以及思想性上实现突破。本期发表的5篇文章从不同维度切入,解决翻译的核心问题。
提 要: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任何翻译从整体而论都难免发生损失,尤其以典籍翻译为甚。本文对典籍翻译的损失与补偿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探讨了典籍翻译中损失发生的原因、涉及的层面以及对典籍翻译损失进行补偿的三大宗旨:意义、功能和语用。另外,本文以时间、空间和类型为基点提出一个8点补偿框架,涉及语言、审美等领域。该框架突破了语言内部格局的限制,跨越了不同审美范畴与文化障碍,为最大限度减少翻译损失,不断提高翻译质量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
关键词: 典籍翻译; 损失; 补偿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2-0096-5
A Necessary Approach to Perfect Translation:
On the Compensation for Classics Translation
Xia Ting-d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 in term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way of thinking may lead to inevitable loss of translation in general, and classics translation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argues the loss of and compensation for classics translation. It treats the causes, the dimensions involved and the three tenets for compensation of classics translation: meaning, function and pragmatics. In addition, based on time, space and types, the author proposes an eight-point compensation framework,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includes linguistic and esthetic factors. This framework crosses the intralinguistic limits, breaks though different esthetic and cultural barriers and provides an operable platform for minimizing and improving translation quality.
Key words:classics translation;loss;compensation
1 典籍翻译损失的原因
翻译损失源于语言、文化与思维差异。从语言上考察,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在句法、词汇、语音等方面常存在很大差异。不同语言的表层结构难以实现精确、完全转换,西方哲学家也提出语言具有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文化上,不同语言间某些文化概念的空缺导致目的语缺乏准确表达的手段。其次,相同的逻辑命题以不同的文化形式呈现,造成所指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此外,虽然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对有关语言与思维的关联性及其导致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所夸大,但不能否认语言形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观察、描述与解释世界的方式,进而影响某些语对、体裁与文本类型的翻译。
近观当今世界,虽然国际交往十分频繁,人们仍然感到译文中时而发生言不尽意、貌合神离的憾事。回眸古代社会,由于旷隔千载,历经百代;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毗邻区域不同方言的交际都难免发生误解。若源语与目的语分属不同语系,且跨越年代如此久远,空间如此广袤,岂能避免典籍翻译不会发生缺损与错漏?文言与白话差异悬殊,多数译者智慧难及圣贤,又缺乏古人经历,仅凭先贤训诂、著述和译者主观想象来填补知识匮乏与经历空缺难以完全填平原文与译文之间因时空差距而造成的语言、文化的沟壑。
东汉号称“天下博知”的佛经翻译家支谦早在约1900年前就道出“名实不同、传实不易”,“译所不解、则阙不传”的无奈;而东晋前秦的高僧,译经组织者道安在150多年后仍发出“五失本”、“三不易”的感叹。
2 典籍翻译损失的表现
2.1 审美层面的损失
晋代的佛经译者就已经注意到译经中所出现的审美层面的损失了。译经高僧鸠摩罗什在研读佛经译本时发现了文体修辞和音韵方面的损失,指出,“天竺国俗,甚重文藻,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并批评说,“改梵为秦,失其藻蔚,随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陈福康2000:17-18)。
现代翻译家傅雷先生对审美层面的损失也倍加关注,指出,“光是硬生生地照字面搬过来,不但原文完全丧失了美感,连意义都晦涩难解,叫读者莫名其妙”(傅雷1984:89)。当代翻译学者孙迎春在此方面识别出4种损失:(1)音乐性的损失;(2)形象性的损失;(3)修辞手法的损失和(4)语言特色的损失(孙迎春1996:9)。
2.2 语义层面的损失
苏联翻译学者巴尔胡达罗夫在等值概念基础上提出,等值成分空缺可造成语义损失(Barhudarov1975:218-219)。我国翻译学者柯平、王恩冕也探讨了翻译中出现的语义损失。柯平认为,由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源语符号和目的语符号几乎不可能在指称、语用和言内三个意义层面上一一对应,有时甚至在指称意义层面上都难以对应(柯平 1991:23),语义损失难以避免。王恩冕指出,由于语言各自有独特的语义系统,语符除所指意义,在语境中还会产生各种关联意义、语法意义和位置意义等,语言转换时很难做到语义等值,改变语言形式势必会造成语义损失(王恩冕1988:11)。
2.3 语用层面的损失
赫维(Sandor.G.J.Hervey)和希金斯(Ian Higgins)则把触角伸向语用层面的损失。赫维在一项言语行为和意向功能(illocutionary function)的研究中发现,虽然语言一般都可以通过使用小品词、语调和语序等手段传达意向功能,但不同语言在传达意向功能时,明显偏重其中某一种手段,而削弱了其他手段(Hervey 2000:16-18)。如果源语与目的语传达意向功能手段不同,翻译中势必会造成损失。希金斯将法语诗剧原文与英译本对比后发现,法、英语言分别采用不同手段实现强调、改变信息焦点、施加特别示意语力、增强表现力等语用功能(Higgins 2001:203-208)。此外,也有译文因采用与原文不同的结构而造成语用损失的现象(Higgins 2001:208-210)。
2.4 综合观点
英国翻译学者纽马克(Peter Newmark)对翻译损失的认识包罗了上述若干种观点。他认为由可译性限制造成的翻译损失可以波及语义、声音效果、修辞或语用等各个层面(Newmark2001a:31; 2001b:42, 90)。
美国翻译学者奈达(Eugene Nida)在探讨翻译损失时提出的"同构缺失"概念更加具有概括性(Nida 2001:91-92)。奈达认为同构现象不过是符号学象似性(iconicity)概念的扩展(Nida 1993:119,2001:88),其范围是从逼真具体的造型到高度象征性的语言符号的一个连续体,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语言形态差异下求得功能基本对等;据此提出“功能同构”(functional isomorph)概念。因此,他说的"同构缺失"实际就是功能同构损失,可涉及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各个层面。
尽管翻译损失波及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在于意义、功能和语用三大方面。从可操作性考虑,可分为语言与审美两大类。语言类主要表现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语篇层面;审美类主要表现在音韵、修辞、风格等层面。典籍翻译的损失也应从以上诸方面考虑。
3 翻译损失的补偿
3.1 奈达的补偿观
奈达针对“同构缺失”概念提出了以同构为基础的功能性补偿策略,认为“可以把对同构缺失的补偿作为准确再现原文意义的手段。例如,如果在比喻词语中缺少贴切的对等成分,那么就有必要用目的语的非比喻短语来翻译一些比喻词语。然而,如果有过多的比喻词语变成非比喻词语,那么一段文字的力度就会有很大损失。对诗歌而言,这种情况尤为严重。为了补偿这类损失,在目的语中通过使用比喻手段来翻译一些非比喻词语是很重要的。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与原文的某种平衡”(Nida 1993:124)。奈达有关补偿的要旨可以归纳为:(1)通过对同构缺失的补偿求得功能对等;(2)为此可采用同样手段在不同位置实施补偿;(3)通过局部补偿达到整体等效。
可见,奈达的补偿策略是宏观性的,尚有很大潜力。通过对其同构缺失框架内各层面进一步探讨,可望发现更多的损失因素,并可有的放矢地找出补偿对策。
3.2 纽马克的补偿观
纽马克的补偿思想是以文本功能为基础,按文本类型及其主要功能分别采取不同的补偿手段。纽马克参照了德国语言学家比勒(K. Bühler)提出的语言功能三元分类法:表情(Ausdruck)、表述(Darstellung)、呼吁(Appell)三大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其修改成表情(expressive)、信息(informative)和呼吁(vocative)三大功能。
其补偿思想概括如下:(1)表情类型文本要以作者为中心,翻译时尽量尊重原文表层形式,即便有所损失,也不要轻易补偿;(2)呼吁类型文本要以读者为中心,注重对读者产生的语效,补偿的运用相对自由;(3)源语与目的语很少有完全对等的词语。追求充分翻译可丧失简洁;追求简洁又可造成欠额翻译。故应权衡利弊,在补偿与简洁之间保持适当张力。
纽马克将补偿基于文本类型与功能之上,可使补偿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超额补偿。他提出的补偿与简洁的矛盾涉及译文的风格和可读性,的确值得考虑。但他对表情类型文本补偿的过分约束似乎欠妥。这类文本包括严肃文学和所谓权威性文本,甚至包括私人信函。笔者认为,补偿与否取决于原文是否损失;作者是否有意掩饰某些内容,以及其表达形式是否具有值得保留的文学价值或有助于语言创新。若仅凭严肃文学和作者的权威地位来定夺,其结果是听凭译文意义模糊不清,难免造成读者的理解障碍。
3.3 威尔斯的补偿观
德国翻译学者威尔斯(Wolfram Wilss)把源语的词位、语境、语义视为三位一体,将其一并融入翻译过程,并通过补偿,在目的语中基本维系源语中由三者组成的统一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与地位。其补偿观点可归纳为:(1)补偿应兼顾源语和目的语文本,达到文本的交际性同步;(2)补偿范围应包括言内、言外的结构差异,在微观和宏观语境中实施补偿;(3)补偿策略无普遍适应性,而是随着语对不同而发生变化;(4)补偿是在句子和篇章层面对语境确定的语义成分实施的重构过程。
威尔斯的补偿思想注重文本的交际性,把补偿范围界定在语言内外,并把补偿基点置于句子和超句的篇章结构,为解决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差异造成的不可译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3.4 赫维与希金斯的补偿观
赫维和希金斯针对语用损失提出了相应对策。赫维认为,当源语和目的语以不同手段传达示意功能时,不必拘泥于源语的形式,可以把转类补偿作为常规翻译策略,在目的语中以不同于源语的手段重建源语所传达的示意功能(Hervey2001:16-18)。
希金斯通过语对翻译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目的语(英语)中无法通过同样手段再现原文(法语)的语用功能,可采用不同于原文的手段或英语特有的手段对潜在的语用功能损失进行补偿。例如,通过用英语音步、节奏、重音和头韵等手段来补偿法语用内韵、半韵、尾韵等手段取得的语用效果。译者还可通过词汇和语音手段来补偿译文因使用与原文不同结构而造成的语用损失(Hervey 2001:208-210)。
赫维和希金斯为使补偿更具操作性,针对不同损失提出4大类补偿手段:转类补偿(compensation in kind)、转位补偿(compensation in place)、兼并补偿(compensation by merging)和拆分补偿(compensation by splitting)(Hervey & Higgins 1992:34-40)。
笔者认为,上述补偿类型主要涉及补偿的手段和语符位置,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补偿的实际需求。很多补偿问题依靠上述分类无法概括。同时,有些类型属于类似情况,仅是程度不同,可以合并。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分类体系加以扩充和调整。
3.5 扩充的补偿观
补偿类型应反映补偿内容在目的语中的透明度,即明显补偿内容,尊重源语文化;反映译者美学取向,如接受美学等;反映译者典籍语言观,即采用共时、历时,还是折中的语言策略。经过合并和扩展,笔者把翻译补偿分成以下8大类:
(1)整合补偿:就是把译文补偿内容和原文内容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加任何补偿标记,其特点是不暴露补偿的痕迹。用韦努蒂的话说就是译者好像隐身一样。例如:
[末] 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 Chen Zuiliang: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Rites, it is proper for a young mistress to get up at the first cockcrow, wash her hands, rinse her mouth, brush and comb her hair, and then pay respects to her parents.(汪榕培译)
这句台词出自《礼记·内则》篇,是旧时代子女的生活守则之一。剧中私塾先生陈最良并未提到这句话的出处,官宦出身的小姐杜丽娘对此类经书早已烂熟于心,能看懂话本的旧时书生就更不在话下,故没有必要提起。译者下笔时显然考虑到西方读者的需求,才增补了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Rites. 西方普通读者不大可能熟知《礼记》内容,这里补偿的内容与原文内容浑然一体,是典型的整合补偿。
(2)分立补偿:就是把补偿内容加上标记,或与原文内容分别放置,以便向目的语读者明示补偿内容。其特点恰好与整合补偿相反,原文作者和译者的身份泾渭分明。例如: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Master Tseng said, the man to whom one could with equal confidence entrust an orphan not yet fully grouwn1 or the sovereignty of a whole State,2 ...
1. Literally, an orphan of six feet (i.e. four of our feet).
2. literally, the command of a hundred leagues. (Waley译)
Waley 在正文中将“六尺之孤”、“百里之命”译成符合习惯用法的an orphan not yet fully grouwn”和“the sovereignty of a whole State.可以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但同时以脚注形式补偿正文未译出的字面意思,以满足特殊读者对汉语言文化更深层的需求。
(3)同类补偿:指用与原文相同的手段,在与原文非对应成分上进行补偿,或用与原文同样的修辞手段,但不同的内容加以补偿,以期再造原文的效果。例如: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W. J. B. Fletcher译)
(4)异类补偿:指使用与原文不同的手段,对原文中对应的,或非对应的成分进行补偿。由于源语与目的语所用手段相异,一般只能取得与原文近似的效果或功能。例如:
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翩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It was the voice of a girl. Before its last echoes had died away, a beautiful woman appeared in the quarter from which the voice had come, approaching him with a floating, fluttering motion. She was quite unlike any earthly lady…(Hawkes 译)
原文中“翩跹”二字尾韵母都是ian,因此是个叠韵连绵词。“袅娜”二字声母都是n,因此是双声词。作者用这种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段描写婀娜多姿的警幻仙姑,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取得很好的审美效果。英语中没有双声叠韵这种修辞手段,译者便用头韵来弥补双声叠韵效果,使译文陡然生辉。由于floating(浮动的)和fluttering(漂动的)两词均以fl-起首,不仅构成头韵,而且是个联觉音位(phonaestheme),能够产生形义连觉(synaesthesia),使人感受到飘逸的动感。
(5)原位补偿:这属于对位补偿,就是在目的语中,保持补偿内容的位置和原文对应成分的相对位置不变。例如:
贾母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Little monsters!” she said. “Dontjust stand there laughing. Help her up!”(Hawkes 译)
译者用 Little monsters这个比喻代替了原文中“小蹄子们”的形象。这是带有补偿性质的替代。若直译成“Little hooves”只能保留动物解剖形象,而会失去“调皮鬼”的内涵。
(6)异位补偿:即不对位补偿,指在目的语中,补偿内容偏离原文中对应成分。所补内容或毗邻原文内容,或远离原文原来的位置。例如:
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了!”/Just then Xiang-yun burst in on them and reproved them smilingly for abandoning her:
“Couthin Bao, Couthin Lin; you can thee each other every day. Itth not often I get a chanthe to come here; yet now I have come, you both ignore me!”
Dai-yu burst out laughing:
“Lisping doesnt seem to make you any less talkative! Listen to you: ‘Couthin! ‘Couthin! Presently, when youre playing Racing Go, youll be all‘thicktheth and ‘theventh ! ”(Hawkes译)
原文描写了史湘云的咬舌语病。尽管讲每一种语言的人中都有咬舌者,但不大可能发生在相同的字(词)上,为补偿因无法直接转换造成的损失,译者在另外一些词上再造出咬舌效果,使湘云的咬舌特征在译文中获得新生。
(7)同步补偿:指补偿内容和原文对应内容在时间等量度上基本同步。译文与原文之间实际上总间隔一段时间跨度。绝对同步几乎不存在。现代人翻译典籍时,语对间隔时间跨度更大,求同步极其困难。因为那意味着译者要具备古文写作能力。即便译者具备这种能力,读者也未必都能阅读和欣赏古文。若将唐代典籍译成同时代的英语,恐怕只有研究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的专家才看得懂。反之,若将一千年前的古英语译成同时代的文言文,能阅读与欣赏的人数就相当可观,绝不会仅限于古汉语专家。可见译文同步补偿在同一语对但不同方向的典籍翻译中,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大相径庭,并无对称性质。
虽然罕见,但这种尝试在西方翻译史中的确发生过。19世纪法国学者利特雷(俶ile Littré)用奥依语(一种古法语方言)翻译但丁的《神曲·地狱篇》,就属于同步补偿。如:
Peu sont li jor que li destines vous file / Li jor quavez encor de remanent / Ne les niez à suivre sans doutance / Le haut soleil dans le monde sans gent / Gardez queus vostre geste et semance / Fait vous ne fustes por vivre com la beste / Mais bien por suivre vertu et conoissance.
译者用的是13-14世纪古法语方言,与但丁的古意大利语,在时间上几乎同步。该诗的英语直译如下:Few are the days which the fates spin for you / The remaining days which ye still have / Deny not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follow without doubt / The high sun in the uninhabited world / Consider your exploits and seed / Ye were not made to live like beasts / But to pursue virtue and knowledge.(笔者译)
(8)差异补偿:指在目的语中,使补偿内容和原文对应的内容,在时间、数量、程度、广度等方面有意识地拉开一段距离。这样既可保证可读性,又可达到功能和效果大体一致。
参考文献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傅 雷.翻译经验点滴 [A].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柯 平.加注和增益:谈变通和补偿手段 [J]. 中国翻译, 1991(1).
孙迎春.损失、补偿与“雅”字[J]. 中国翻译, 1996(3).
王恩冕.翻译补偿法初探 [J]. 中国翻译, 1988(2).
Barhudarov, L.S. Jazyk i perevod.Voprosy Obshchej I Chastnoj Teorij Perevoda[M]. Moscow: 1975.
Hatim, B. and Mason, I.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90.
Hatim, B. and Mason, I.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Hervey, Sándor G. J. Speech Acts and Illocutionary Function in Translation Methodology [A]. In Hickey, Leo(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Hervey, Sándor and Higgins, Ian. Thinking Translation. A Course in Translation Method: French-English [M]. London: Routledge, 1992.
Higgins, Ian. Translating the Pragmatics of Verse in “Andromaque”[A]. In Hickey, Leo (ed.).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a.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b.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收稿日期:2007-03-12
【责任编辑 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