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成龙
○语言的结构维度
编者按:语言的结构维度是本刊多维度研究语言存在方式和运作机制的一个基本方面。选择这一维度作为《外语学刊》语言学栏目常设子栏目的依据至少有二:结构或形式是语言这一本体得以存在的重要因素,因此是语言研究不可忽略的;从结构切入研究语言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迄今仍然是众多语言理论中的翘楚,或者单纯考察结构,或者从结构出发研究语义和语用,都是必要而且值得的。
提 要:语法是语言的要素,文化对语言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方式对语法特征的形成有不同的作用。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体现在语法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以及不同语言的语法异同、文化特征与类型的内在联系等方面。文化内涵不同,语法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也有所差异。
关键词:文化; 语法; 思维;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2-0055-4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upon Grammar
Cao Cheng-lo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Grammar is the main factor of language, culture has certain effects tolanguage. Each nation has its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way of thinkingforms the different grammar characteristics.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grammar embodies in each stage of grammar development and as well as in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languages, the internal contact betwee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 Because of the dissimilarit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grammar characteristicsdiffer.
Key words:culture;grammar;thinking;comparativestudy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等的总模式。它反映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决定着我们对各种现象的感受,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由于文化的民族性即文化的个性,不同文化之间会出现不同的文化状态,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即为语言的差异。语言的民族差异便成为民族及其文化差异的重要标志。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定的文化,又受到文化的影响。语法是语言的要素,语法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即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如何对应的。
我们认为,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对语言语法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诸多方面,并且通过不同语言所表现出的语法差异表现出来。
1 思维特点与语法特点的内在联系
在语言对比研究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经常被人们提及。从根本上说,思维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与客观实在相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表达,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语言又对思维产生作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应是在相互关联中保持着相对的独立。而从思维的角度来考察语言,关注的是承载语言的思维模式以及这种思维模式对语言的影响。
人类思维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其语言性。思维方式涉及民族心理、观念、哲学思想等因素,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当然也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由于民族的历史背景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及人群的心理素质不同, 形成了使用语言的人群不同的思维习惯, 并因此影响到了语言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语法方面。语法是组词造句的结构规则,是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结构规则,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全体成员要共同遵守的语言规则。因此,语法的抽象过程,往往带上民族思维方式的印记。
不同民族语言语法上的差异,往往也可以反映出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英语是形合(morph tactic)的语言,造句时要求词的形态变化符合规则。这与西方民族从古希腊开始就注重形式逻辑,形成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擅长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界中概括出某种纯粹形式的简单观点不无关系。表现在语法上,就出现了力求用内涵比较丰富的语法范畴来概括一定的语法意义,通过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固定结合形成一定的语法手段。这种语法意义是通过直接外露的、丰富的形态变化来表现的,而不是依靠词语的顺序或上下文的情境来表现。
而汉语是意合(semo tactic)的语言,造句时要求词的语意搭配符合情理。汉语不注重语言结构的组合形式,注重这个意类跟那个意类在语意搭配合理性基础上的组合规律。汉语是一种富有人的思维主体意识的语言。从本质上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语言都是一个民族反映世界的一种形式,都具有人文性这一本质属性。但汉语不同于印欧形态语言,它是思维主体化的产物。汉语重意念形态,在语法上则表现为非形态面貌,即意合的特征。这种意合是以语义组合为基础的。汉语的实词在语法功能上有不同程度的共通性,而语义关系在语言组合中又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使汉语语词的线性组合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和一定的弹性。词序是可选择的,并靠意念来贯通。这一特点可以从句子的谓语上体现出来。英语等印欧语言的限定动词是谓语的焦点,没有限定动词,谓语就失掉了中心,也就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汉语则不然,汉语句子的谓语可以不用动词,而由名词、形容词充当。此外,汉语词类功能、词语的句法位置和词语搭配方面也都可以体现出这种灵活性来。
2 文化:汉英语法对比维度
戴昭铭先生认为,一种语言的发生、扩布、流传总是与相应的文化的发生、扩布和流传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一致,一种语言的示威与消亡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示威与消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民族语言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模式体现,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天然“图腾”(戴昭铭1996:25)。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充满了民族文化特征,体现整个民族的世界观。因此,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因素定会渗透到民族语言中,我们也就可以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分析来认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法的形成受到文化的影响。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语法的变化相对较缓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文化对语法特点的具体影响,是一种特征性影响和类型性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不同语言的语法异同和文化特征与类型的内在联系方面。”(萧国政2005:75)
英国人习惯了保守、安稳;美国人但求激进、活泼,这造成了同出一脉的英语语言有了一些变体。美国英语来源于英国英语,是近四百年来英语使用于北美这个地理环境以及受到美国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变体。尽管美国英语里有大量的来自美洲印弟安人的语法和词汇和许多移民国家的语法和词汇,但它主要是自17世纪以来美国英语在美洲大陆的进一步发展,它继承了美国英语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这也就是美国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比英国英语保留了更多的早期现代英语的传统的重要原因。例如,英语常用get的变形,在英国英语中get的过去分词只有got一个形式,而美国英语中却有got和gotten两种。这两种形式在古代英语中都是存在的,但17世纪中后期,gotten的使用在英国已经逐渐消失,但在美国却一直沿用至今。
语言的展开是线性的,语言的产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语言展开的这种线性序列并不等同于语言的生成过程,某些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研究认为,说话者在生成句子的时候,头脑中首先有了要表达的思想的核心要素:目的和命题。目的和命题在本质上是非语言的。另外在句子产生的过程中,语义、句法、语音等层面之间无明显的先后次序(马壮寰2002:36)。由于汉民族重意合的整体思维特征,使得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成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不同,造成的语义不同,产生的后果也不尽相同。语序在汉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汉语最小的语法单位缺乏足够的形式区别特征造成的。它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语义的运行规律。语义规则则更明显地受到人的思维规则与道德观念的制约。与英语相比,汉语句子体现出重时间先后安排等逻辑思维特点,而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更侧重反映西方民族重空间立体关系的思维特点。
汉英语法在句式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异。严谨、逻辑的英语思维造就了英语句式的完整。一个句子, 主、谓、宾、定、状罗列有序, 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干, 以各种非限定动词以及其他短语嵌套, 语句很长, 从句层层搭架, 向外扩展成一种空间图式,须耗用大量的连接虚词来连接句子;即使可以省略, 也至少需要主谓结构。而汉语则常通过多个动词或动词词组的连用, 按时间的先后和事理的推移来一件一件地描述。句子多为并列句结构, 句与句的关系由语义衔接,根据说话者的意图、语气、口吻来定;重主题, 讲究“不言而喻”。西方语言因其形态特征,句子成分、结构关系比较清晰,对句子的理解策略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而汉语缺少形态,必然会带来汉语理解策略的意会性。汉语句子在结构关系和语义表达上更加灵活。汉语语法注重联想,以达意为止,不尚形式完整,重视意向组合,汉语中很多句子的含义须要通过意合去领悟。因此,汉语不必像西方语言那样有严格的性、数、格的形态变化,而注意意合,力求简约,所以汉语多省略句、跳跃式结构、不完整句,词类不太稳定,多活用兼类。有些汉语句子在理性意义上不合情理,但却能够在语言实践中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情况不是语法本身,而是在于文化在句子形式和事理之间起到了调节的作用,是一种意会的程序。
语言自身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作为交际工具和思想的现实,为了实现其功能,不得不发生着变化。这其中自然包括文化给语法带来的影响。
佛教东渐来华,即与汉文化相融汇,并成为汉文化的主要部分,因此,它自然与汉语——汉民族文化的载体、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梁晓虹1994:5)。汉语受到佛教的影响基本上体现在佛经的翻译活动中。“语法上,梵汉两种语言的对译,使汉译佛经里留下了梵文文法的踪影。另外,在汉魏六朝的译经中已经能见到不少汉语中新兴的语法成分。”(梁晓虹1994:6) 在佛经翻译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词汇、新的语言规则都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汉语发展的走向。“语法上,表现为新旧语法形式进行交替;在旧有语法形式继续沿用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形式,无论在词法上还是在句法上均颇具特色。”(梁晓虹等2005:4) 佛典中的梵文语法介绍、语法和句法分析解经对唐宋时期中国语法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唐以前的佛典,也就没有中国语法学在这一时期的“重大发展”。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西方精神文化的引进与借鉴,汉语经历了演变和发展,不断整合。从汉语发展的角度看,人们都能经常性地构造关系多样、层次多重的复句。“从表层上看,是引进和吸收若干外国的语法规则,用来补充和完善汉语的语法规则;而从深层里看,则是引进和吸收若干外国人的思维方法,用来补充和完善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就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而言,这有助于更好地阐释、消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学术理论;而就民族的历史发展而言,这又有益于汉民族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周光庆2001:233)
多种语言的语法所反映的文化异同,是不同文化对语法的局部影响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影响。在这方面,不同语言的语法有时反映出文化的共性,有时则反映文化的个性。这里的多种语言,既包括不同种族的语言,也包括一种语言的方言(萧国政2005:70)。语法成分的借用表现在吸收虚词及词序等上。例如,纳西语的述宾结构,原来只有“宾-述”词序,因受到汉语的影响,现在也有“述-宾”词序了(纪秀生2005:195)。随着近代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汉语语法出现了欧化的倾向。例如,“晃晃悠悠的他放开了步”(老舍《骆驼祥子》),“我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鲁迅《在酒楼上》)等欧化句式,就是按照印欧语的句法结构仿造的(纪秀生2005:195)。
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之而来的是语言因相互影响而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有学者认为,英语在全球化的同时,也有明显的本土化倾向,英语的发展实践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杨惠芳郑奕2006:104)。目前,英语已进入标准模糊化时代。中国人现在和以后所使用的Chinese English应该同British English和American English一样,具有标准英语的地位。英语中国化既要考虑英语的基本读音、基本词汇和语法习惯,更要考虑汉语的特点和中国文化的传统,两者不能偏废。中国式英语应保持汉语字正腔圆的特点,尽量避免连读、弱读、音节省略等情形,应有自己的特殊词汇体系,应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法,应充分表达汉语之意,应该有自己的句子结构和排列顺序。英语中国化是维护和宣传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3 结论与启示
语言反映社会,也反映社会文化中的思想观念。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
的思维方式,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心理, 而思维方式对语法特征的形成有不同的作用,并以此影响到语言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特征。
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体现在语法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不同语言的语法所反映的文化异同,折射出不同语言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文化内涵不同,语法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也有差异。
语言教学中,掌握不同语言间文化的差别,对于学好语言来说是必要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学者,都应该重视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并不断培养文化预见能力。在具体的语法教学中, 在讲授语法规则的同时, 我们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西思维的差异, 用它来指导教学,这样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浓缩着人类历史文化的景观,反映着民族的思维方式,透视出民族的文化心态。语言始终是富有民族共性的精神表现,我们在运用语言时,既要做到规范,并有一定的创新;又要兼顾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这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曹军毅. 汉英语符结构透视——中西文化精神比较[J]. 外语学刊, 2002(2).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程 工.语言共性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M].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
纪秀生.语言理论的现代阐释[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梁晓虹徐时仪 陈五云.佛经音义与汉语词汇研究[M]. 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5.
马壮寰.语言研究论稿[M].中华书局, 2002.
潘文国.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6.
彭增安. 跨文化的语言传通——汉语二语习得与教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王 力.中国语法理论[M]. 上海:上海中华书局, 1954.
王 力.中国语言学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文秋芳 周 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 外语学刊, 2006(5).
萧国政.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杨惠芳 郑 奕. 英语中国化的趋势及模式[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M]. 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Clark, H. & Clark, E. Psychology and Language[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77.
D. A. Wilkin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Ltd., 1972.
J. C.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Lyons, Joh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Ritzer,George.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S. E. Paces. CommonErrors in English: AHandbook for Asian Students[Z]. Ling Kee Publishing Co., 1972.
Steinberg, D. D.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M]. London & New York:Longman Group UK Ltd., 1993.
Yule, George. The Stud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UP, 1985.
收稿日期:2007-05-20
【责任编辑 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