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静,陈慧杰,唐 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疼痛是脑卒中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脑卒中后遗留有各种疼痛症状的病人却很多,疼痛的存在常常影响病人整体功能的康复,影响着病人的生存质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科采用调制中频电流离子导入中药“消瘀膏”治疗卒中后肢体疼痛,通过对36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3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8例,女9例,年龄51~70岁,平均(60.78±1.97)岁;脑出血10例,脑梗死2例;按病变部位分冈上肌5例,肱三头肌10例,股四头肌8例,腓肠肌11例,胫前肌2例。
1.2 治疗方法 消瘀膏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制(主要成分木瓜、栀子、大黄、蒲公英、姜黄),采用北京御健康复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T-2多功能调制中频治疗仪,药垫用4~6层纱布块制成,面积5 cm×5 cm。先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药垫上,置于病变部位或相应的穴位上,然后将两个电极分别放在药垫上固定,调整处方为12(镇痛),红外线40℃~45℃,频率50~100次/s,脉冲50~150 mA,以病人有舒适的温热、麻刺感为宜。每次治疗30 min,1次/d,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2 d,必要时可进行2~3个疗程。
2.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能进行正常功能康复训练;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显著减轻,基本能进行康复训练;有效: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2.2 疗效结果 见表1。
表1 疗效结果
疗效出现时间最短1 d,最长10 d,平均4.2d。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疼痛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相关:(1)肌张力的异常致关节正常结果机制改变。(2)神经营养传导障碍致感觉障碍。(3)肌痉挛。(4)外力非正确的牵拉。(5)肌群的不协调运动导致肌肉或关节的累积性损伤。(6)心理对疼痛的耐受程度。(7)偏瘫后的局部循环障碍。从中医角度看,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8)环境刺激,嘈杂的环境可使痉挛加重,间接造成疼痛加重[1-2]。
本治疗系统包含3种治疗元素:(1)低频脉冲具有兴奋神经组织,刺激加强肌肉张力和力量,并因肌肉泵的作用促进淋巴液回流,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并能抑制感觉神经而起到镇痛的作用。(2)红外线热能,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移去局部损伤组织产生的致痛物质。(3)中药消瘀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瓜中含有皂甙、黄酮类、过氧化物酶等物质有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栀子中含有栀子素、栀子甙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大黄活血祛瘀;蒲公英消痈散结;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方中的中药均能进行离子导入,并且不拘其pH值及极性,对极性不明或不能电离的药物,尤其是复方中药制剂均可透入。针对卒中后肢体疼痛的病理变化,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通过治疗仪将药物和人体患部加入直流电场,使药垫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电解成药离子,药力集中以离子形式定向释放,在电场作用下药离子按一定规律移动直接进入人体患病部位,直接导入深部病灶组织,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使症状得以消除或改善。本组病例总有效率为94.60%,且无不良反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对病程较长者,可适当延长治疗次数和治疗时间,以巩固疗效。同时还应适当配合功能锻炼,对增进疗效,早日康复更为有益[3-4]。
[1]谭淑琴.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运动创伤机制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93-96.
[2]江必明,迟丹妮,黄乔国.中频交流电药物透入的研究[J].中华理疗杂志,2001(4):218.
[3]郭新娜,汪玉萍.理疗技术手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7-101.
[4]任卫华,王 越.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设备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7(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