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飞
“奉化蚶子”,俗称“奉蚶”,具有粒大体重、饱满肥嫩、鲜美适口、无“含口泥”(体内无泥沙)等特点,是宁波市的名特产品。该地两年生的蚶子体长可达3~4厘米,体重约15克左右,产量比其他地区要高得多。现将“奉蚶”围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好养蚶涂场
1. 潮区。地处港口内湾,风浪较小,潮流通畅,倾斜度较小,涂面平坦,涂面柔软度为35厘米左右的高潮区至中潮区的潮间带海区。养成区的满潮水深要求在60~150厘米,干潮后涂面稍能露出,每月要求15~25天有潮水进入蚶塘。海区潮水进出机会多,塘内饵料丰富,水质新鲜,对蚶子生长有利。但潮区过低,满潮时间长,盐度高,饵料少,敌害多,操作管理不便;反之,潮区过高,潮水进塘机会少,夏季水温高,冬季也容易结冰,会给蚶子(尤其是蚶苗)生产带来危害。
2. 底质。不含沙砾和腐殖质的软泥底,泥深30厘米左右为佳,软泥过深操作管理困难。
3. 盐度。蚶子在盐度7~30的范围内均能生存,最适生长盐度为15~22。当盐度降至5以下时,蚶苗耐受时间约4天,成蚶为6天左右。盐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蚶子的正常生长,特别在雨季海水盐度急骤下降时,会引起严重死亡。
4. 水温。蚶子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在水温0~35℃范围内均能生存,最适生长水温为15~28℃,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摄食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也随之加快。
二、建造模式蚶塘
蚶塘有圆形和方形两种,面积1~7亩不等,以2~3亩为宜。围建蚶塘划定的涂面内,用木铲(硬质涂面用铁铲)将涂泥掘起,围成土堤。堤高1.3~1.65米,堤面宽1米,堤底宽1.65~2.65米,略成梯形。土堤应分次筑成,可使塘堤结实牢固,不易被急流冲塌。蚶塘围成后须在低位处挖一进水口(俗称爬水),以利涨潮时海水进入塘内。进水口的两面应用石块叠成,中央填以黄泥,表面用石块铺平,这样就不会被水冲毁或发生漏水现象。进水口长度视蚶塘面积和流速等情况而定,通常为1.7~2.5米,高度为堤高的2/3左右。进水口的一面要略向外倾斜,以便于进水。在靠近港边的土堤下方要设一涵洞(安装一水泥管),供调节水位、清除敌害时排水用。涵洞平时塞住,排水时再打开。在沿堤内侧须挖掘一条宽1~1.3米、深0.6~0.7米的分水沟(俗称河夹)。另外,在进水口的内侧还须筑一条月牙形的土堤(叫做缓水堤),这样当潮水自进水口流入蚶塘时,首先被缓水堤挡住而自然地分成两条支流,缓缓地沿着“河夹”流动,最后灌满整个蚶塘。
三、精心选运蚶苗
1. 蚶苗的选择。要挑选体质健壮,壳面清洁,新鲜活泼的苗种。在选购蚶苗时应注意区分优质苗与劣质苗:①优质苗:壳面呈粉红色,壳顶为乳白色;不咬口(咬口即两蚶斧足相夹,肉体受伤);壳薄体扁,呈斧头形,放射肋粗壮;壳缘锋利,有刺手感;壳面清洁、大小均匀,规格为500~600粒/千克为宜(规格过大生长慢,过小则运输困难,成活率低)。②劣质苗:壳面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壳缘光滑,无刺手感;贝壳中央突起,呈球形,壳面放射肋狭窄;蚶苗中空壳、碎壳、杂质较多。
2. 蚶苗的采运。采运蚶苗要适时,一般在天气凉爽的春秋季进行,过早不仅采购不到足量的蚶苗,而且新塘建成不久,底质柔软,不适合蚶苗生长;过迟则塘泥变硬,影响蚶苗潜穴,尤其在山东一带进入冬季后,滩涂封冰,蚶苗容易冻伤。装运蚶苗宜在大潮汛干潮时进行,此时滩涂干露时间长,有足够的装苗时间,可以做到“潮干装苗、潮满启航”。运输蚶苗的速度要快,路程远、运输量大的可用轮船装运,日夜兼程;路程近,数量少的可用汽车直接装运。运输蚶苗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运输前,蚶苗应洗涤干净,然后浸海水数分钟,以保持苗体湿润。②用草包或麻袋包装(草包较好),每包重50千克左右,路程远的每包装15~20千克,蚶苗要装得结实,相互压紧,以免张口吐水或发生相互咬壳现象,使蚶体受伤。③苗袋应成“品”字形叠堆,使苗袋之间能通风散热,并可减轻底层蚶苗的压力。④应安排在气温较低(以8~15℃为宜)时运苗,气温低时蚶苗贝壳不易张开,体内能保留一定水分,成活率较高。⑤车、船应加盖篷布,以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⑥运输途中应经常在苗袋上淋洒清洁海水,一般每天淋水2次。淋水应待苗船出港后进行,以免港内污水引起蚶苗死亡。同时,要用吸水筒及时抽去舱底污水。淋水能起到降温和消除袋中污臭的作用,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1. 适时播种。要求霜降前后播种结束,最迟不宜超过立冬。蚶苗运到养殖区后,须立即播种,不可耽搁过久。在播种前,先用竹标插在“河夹”周围,防止将蚶苗播入河夹中央造成浪费,然后再按一定间距将蚶苗均匀地播入蚶塘。播苗的工具主要有蚶板和蚶篮,操作时可将蚶板放在塘底涂面上,板上放一篮蚶苗,这时用双手捏住蚶板两端,推板前进。当蚶板离塘堤10~15厘米时,即可将苗均匀播入塘内,播好后拉着蚶板向后退10~15厘米,再继续播苗,如此一段一段地将全塘播满。
2. 合理密播。蚶苗播种量,应根据蚶苗个体大小和蚶塘涂质的肥瘦情况而定,把握“大苗多播、小苗少播”的原则。同时,要求做到散布均匀,稀密适中。奉化地区(包括宁海)每亩蚶苗播种量为:蚶苗规格为300~400粒/千克,播种量为900~1000千克/亩;蚶苗规格为400~600粒/千克,播种量为700~800千克/亩;蚶苗规格为600~800粒/千克,播种量为600~700千克/亩。实践证明,放养规格为800粒/千克的蚶苗效果最好。
五、日常管理
1. 调节水位。泥蚶喜在温暖的海水中生长,但蚶塘的水温又往往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时高时低,为此必须及时调节蚶塘水位。如刚播下的蚶苗潜穴较浅、抵抗力弱,不宜在深水中生活,蚶塘蓄水6~10厘米为宜,而在夏、冬两季应适当提高水位至20~30厘米,尤其在小水潮期间,还须加高进水口,使塘内多蓄些水。
2. 分塘稀养(分埕养殖)。冬季放养的蚶苗,到翌年春季必须及时进行分塘稀养,以保证蚶苗能获得充足的饵料,加快生长。通常分塘扩大的面积为原来的3~4倍,每亩播种量为300~400千克(以蚶苗规格为900~1000粒/千克计算)。
3. 排水除害。刚播下的蚶苗,由于潜穴较浅,很容易遭受敌害,特别播种后2~3个月内,危害尤为严重,为此必须加强管理,除了做好经常性的除害外,要求每月排水2次,彻底清除敌害。排水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或天气阴凉的大潮汛时进行,并要求“当日排干,当日进塘”。防止夏日高温时蚶苗被烈日晒死。另外,下塘捕捉敌害时要用足尖落涂,以免蚶苗被脚踏入泥中窒息而死。
4. 施肥增饵。塘内生物增多,天气阴雨,藻类密度降低时,应及时追施化肥(不宜使用有机肥),并降低水位,促进水中藻类繁殖。
5. 整修蚶塘。要定期检查、维修塘堤,疏通排水沟,推平涂石,排除积水,填补漏洞,使塘内保持一定水位。
六、泥蚶的收获
1. 收获季节。泥蚶养殖2~3年,当壳长达2.5~3厘米,每千克200粒以下时,即达到商品规格,便可收获。收获季节主要集中在元旦以后至春节,此时泥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且气温低,适宜长途运输。
2. 收获方法。奉化地区主要利用蚶掸(像梳子一样)捕捞泥蚶。操作时手握蚶掸按顺序将泥蚶捞起,放入蚶筛内进行分类,大蚶出售,小蚶仍留在塘内养殖。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海县桃源南路347弄4号204室 邮编:3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