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

2009-04-24 09:51庾莉萍
文史月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光绪帝光绪皇帝砒霜

庾莉萍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光绪帝幼年登基,亲政后试图学习日本改革,任用康有为变法维新,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清新之气。但光绪皇帝最终不敌守旧派及其后台慈禧太后,被软禁瀛台,整整过了10年的幽禁生活,直至去世。有人说光绪的死是慈禧太后所害,也有人说是袁世凯等为之。众说纷纭的光绪死因疑案,也终于在这位皇帝的百年忌日有了一个科学的结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横下心来搞改革

在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光绪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遭逢日本侵略朝鲜。光绪帝违背母后之意援朝抗日,但腐败的体制导致战争失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失地赔款。

一直主战的光绪“愤极愧极”,为了“不做亡国之君”,他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经济上提倡开办实业,政治上广开言路,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搞“大部制”改革

百余年前的光绪朝,也曾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部制”改革。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改革中央部门,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合并一些职能重叠的部门,组建大部门:将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将工部并入商部,取名农工商部,将太仆寺并入兵部(兵部改名为陆军部),将国子监归入学部。这些被合并的部门历史相当悠久。

其实,“大部制”举措早在189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就已经颁布了,但一直到了1906年才得以落实。光绪还下了死命令,无论是在廷诸臣还是封疆大吏,谁要在这项改革中夹带私情而“推诿因循,空言搪塞,应当予以重惩,绝不宽贷。”

变法以来从未执行过新政一字的广东巡抚被免职,紧接着,包括礼部尚书怀塔布在内的礼部6名高级官员被光绪解职。

有学者统计,“百日维新”的103天,光绪先后发布有关革新的各种诏令计约180条,平均每天1.7条,最多的9月12日,一天就颁发了11条维新谕旨。光绪的这种举措体现了其“深观时变,力图自强”的急迫心情,但也留下了改革过于仓促的口实。当时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任职的英国人赫德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内填塞给他吃了,这样他就暂时被扼杀了。”光绪帝“大部制”改革的设想,8年之后才变成现实,而且可以说是慈禧太后主动推行的。

在帝后冲突中落败

光绪临朝亲政后,慈禧表面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实则权势依旧。她处处限制光绪的权利,国家重要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办理,并通过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和亲信太监李莲英等人暗中监视光绪。

戊戌变法涉及到清王朝的政治制度。慈禧对这个改革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削弱她手中的权力。随着变法的深入,那些守旧的亲贵重臣害怕光绪皇帝在改革政治中触动他们的地位,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慈禧也深恐光绪改革的成功会影响到她的独裁,“后党”与“帝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光绪亲政的10年,是他与慈禧进行政治和权利斗争的10年,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运动,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

“百日维新”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光绪帝多次接见前日本首相、明治维新后期的大功臣伊藤博文。康有为等人对伊藤博文颇为欣赏,多次向光绪帝推荐他。伊藤博文被接见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恐惧,结果,伊藤博文前脚刚走,光绪后脚就被软禁。

谁毒死了光绪

在光绪帝去世一百周年之际,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会同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终于得出了检验结论:“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百年谜案终于水落石出。根据相关研究,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为解开“光绪之死”这一历史谜案,从200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专家们利用光绪帝坟墓曾被打开,后虽清理封闭,却留下若干头发、遗骨和衣服等妥善保存的有利条件,历时5年,充分运用“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等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开展对比、模拟实验、双向图例等工作,对光绪遗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缜密的分析,经科学测算,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败尸体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

关于毒死光绪的凶手,说法不一,有慈禧、李莲英、袁世凯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慈禧不愿意光绪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

袁世凯掌握的军队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不可能控制京城和皇宫。光绪、慈禧死了以后,光绪的弟弟载沣当摄政王,载沣为了给哥哥报仇,夺了袁世凯的权。很快把袁世凯罢免赶走,袁世凯只能回到河南彰德休养去了。可见袁世凯虽然有权,但是他不可能跟清朝的皇权对抗。

毒死光绪最大的可能就是慈禧太后。以当时的条件、环境而论,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主使、授意,应该说,谁也不敢,也不能下手杀害光绪。慈禧是担心光绪重新上台后会再次为清王朝推行新政吗?我想也许未必完全是这样,因为在八国联军后,慈禧同样也感到了清王朝的气数将尽。她之所以要下这种毒手,很可能是出于她不愿意让光绪去翻戊戌政变的老帐,去揭她的丑,在她的子民和世界各国面前,沾污她的“圣母皇太后的光辉形象”,是出于对清王族的特殊阶层利益的保护,也许还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忌妒”心理。(责编 张静涵)

猜你喜欢
光绪帝光绪皇帝砒霜
张之洞怒斩“光绪帝”
鹤顶红到底是什么毒药?
慈禧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是为保护?
砒霜可治疗脑癌
浅谈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功过问题
清朝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活动研究
光绪帝驾崩
戊戌政变前后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
光绪幽禁做点心
银器不管放在什么毒里都能变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