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凯悦
【摘 要】 本文从《崇陵传信录》和《清宫二年记》这两部史料价值比较高的文本中尽力还原细节的描述,阐释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恩怨,还原光绪皇帝的本真面目,真实的思想、性格、能力,修正了历来世人对光绪皇帝懦弱无能的偏见;评析了慈禧太后扼杀戊戌变法的真正原因,以此作为学习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这一课的参考和补充。
【关键词】 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戊戌政变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一课中从罢免翁同龢、任命军机四章京、召见袁世凯、光绪帝遭太后训斥、皇帝密诏杨锐、接见伊藤博文以及政变爆发等主要事实呈现了戊戌政变前后的经过,最后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两方面对第九单元做了总结。事实上,不论是学习这一课还是整个这个单元,都离不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这两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选修一教材较以往教材线条式的事实叙述方式来说有很大的丰富和补充,事实呈现更有立体感,也更能接近历史真实。然而,历史人物在书写历史,从篇幅有限的教材描述中还是难以看到人物的行为、性格、品格等个性特质是如何对历史发生作用的。由于教材在表现历史人物方面的局限,以往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很容易脸谱化,很容易形成定论。但真实的个体是具有多个面向,真实的人性是丰富复杂的。在作者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准备过程中,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些问题:慈禧太后作为一个统御王朝、几经考验的成熟女政治家,她真的是不知改革强国的道理而仇恨变法吗?为什么她亲手抚养亲手培植、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皇帝还要将之亲手毁灭?皇帝真的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傀儡皇帝吗?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对立着,又是什么激化了这种对立的矛盾?政变前后的生活场景中,在周围人眼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带着这些问题,2012年4月到5月期间,为了在学校高中部校本课程里教授《近代人物专题》这门课,作者参考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戊戌变法史述论稿》这部大部头的著作和光绪朝起居注官恽毓鼎所著《崇陵传信录》,采集了很多丰富的史料;同年暑假因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返回师大学习,其间详细阅读了戊戌政变之后活跃在宫廷里侍奉太后左右的两位女官裕德龄、裕容龄的很多书,其中裕德龄所著《清宫禁二年记》被公认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扩展了对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这两位人物的认知视角,也对上文所提出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崇陵传信录》主要记载了清末朝廷倾轧内幕,对于慈禧太后专权,荣禄策划另立大阿哥、谋废光绪帝以及义和团活动等史实记述尤详,是研究清末统治集团活动的重要史料。其作者恽毓鼎曾任光绪帝起居注官19年。书中自言感怀皇帝天挺英明欲奋发有所为,但生平遭际困厄,终损天年,后人又多有误解,因于宣统三年,将所见所闻录为此书,传之后世,以告慰先帝。记述者看到的光绪皇帝:“上天表静穆,广额丰下,于法当寿,颖悟好学…上素俭,衣皆经浣濯、缝纫…上本口吃,遇责问,益战栗不能发语。”关于皇帝的健康状况,作者说:“体气健实,三十四年无疾病,未尝一日辍朝。郊庙大祀必亲临,大风雪,无几微怠容,步穩而速。扈从诸臣常疾趋追随。”这些描述和后来外国医生给皇帝的诊断是吻合的。皇帝虽确实有些病症,但并不影响他的工作,并非我们惯有印象中的羸弱形象。当然本书的作者对皇帝的命运和遭际怀有很深刻的悲悯与同情,虽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给学习这段历史的后人以同理心认识历史人物的很大启发——“缅维先帝御宇,不为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毓鼎侍左右,近且久,天颜戚戚,常若不愉,未尝一日展容舒气也…后人稽光绪一朝事,所见者懿旨耳,上谕耳,奏疏耳,先帝一多病柔懦之主而已,庸讵知天挺英明,豁达大度,奋发欲有所为,处万难之会。遵养时晦,以求自全,有大不得已之苦衷哉。”作者的这段感悟对我们从“苦衷”这个角度去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之光绪帝本身这个因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清宫禁二年》是女官裕德龄在陪伴慈禧太后时的宫廷见闻。也有相当篇幅谈她对皇帝的认识:“余每晨必见光绪帝,苟得间,渠必询余英文。余见其颇娴拚切,甚异之,且觉其颇有兴趣。彼与吾等居,几判若两人,有笑,有戏谑。但一至太后前,则立严肃,若甚惧其将死者焉。有时似甚愚蒙。其侍帝入朝者,恒告余以帝之为人,谓其颇不聪颖,且绝不言语也。但余每晨见之,故知之较详,且以居宫中久,觉帝诚华人之中最颖敏者。渠极善外交,理解力亦极丰富,惟无机遇,不得一展布耳。外人颇有以光绪果有刚气,及其理解力见询者。彼不知宫中法律,其母子间,严厉之甚,岂若吾徒对于父母者耶!”“渠生而为音乐家,种种乐器,佥不学而能。极爱详琴,时迫余教之。朝堂中有琴数具,均甚美,渠固嗜西乐者也…西邦文化,余等屡述之,讵意帝无不知之,频频告余,颇思所以福利其国也。帝爱民殊切,苟值饥馑,必思有以拯之。余察其颇心怜黎庶。”徳龄个人非常喜欢慈禧太后,同时对已被软禁的皇帝怀有深深的同情,理解和欣赏,她甚至认为如果客观条件支持,皇帝克服个性上的一些弱点,他很可能会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人物。
那么,为什么慈禧太后没有像孝庄皇太后辅佐小皇帝玄烨那样给予载湉充分的疼爱和帮助呢?首先,这当然是一种基于两个完全不同个体的比较。慈禧太后作为独立掌权人的根本立足点是自己是那个最高统治者,她所做事情的出发点实际上是自己的权力欲,虽然她在变法激进、选择干预的时候强调她的做法是为了祖宗社稷。萧功秦老师在《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的激进与保守》一书中说:“在专制时代,似乎历史上不少强势政治人物都倾向于选择个性气质上与自己正好相反的人来作为政治继承人…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对光绪皇帝具有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威慑力和控制力。”我们在各种记述中也可以看到皇帝不敢拒绝太后赏赐的汤圆而弄湿了衣服在大冬天里忍受冰冷,即便吃饱了也不得不食尽太后所赏赐的食物,而囚禁瀛台之后,皇帝的起居生活更是凄苦。诠释欲望极强的太后,在皇帝亲政后产生了权力失落感,实际上这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政治家来说都是很正常的反应,而民主政体下,权力欲受到民主机制的约束,而在极权政体下,尤其当作为极权者的太后与皇帝的政见发生分歧时,她的心理不平衡加剧,对非亲生子多有忌疑之心。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武断地认为太后就是极其顽固、仇恨变法的守旧派。整个变法到政变是错综复杂、多条线交织的事件集合及共同作用,太后从始至终当然也一直根据事情的变化而变化。苏继祖在《戊戌朝变记》中说:“太后与皇上本不相能,大都小人离间,若二三明大义识大体,公忠正直之大臣撮合其间,使太后知皇上已归心,并非人人怨谤,则遇皇上必慈,皇上感太后之宽仁,则事太后必顺,成见释于心,则两宫和睦”;“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励精图治,未必不愿天下财富民强。至于法当变不当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不过明目达聪仅寄见于诸王大臣,以为大臣皆曰贤,即天下皆曰贤,大臣皆曰可杀,即天下皆曰可杀矣…失德者日诉,无道者日至,故以为非废立皇上逐杀新党,一概归复旧制,不足安天下之心,不足以存宗社之守。于是有八月初六日之变焉。”
以上所述文献及其认知观点的一些发现和突破,意在作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的补充和扩展。一方面,透过史料的采集,丰富了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角度和视野;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越是细节得到尽可能地丰富,就越是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实。作为老师,很想把这种学习、解读历史人物的方法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 黎俊祥.慈禧与清末新政的启动及转轨[D].安徽师范大学,2005.
[2] 张志军.从督办政务处看清末新政[D].南昌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