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
小引:2008年12月18日晚,我与小说家李佩甫、诗人宗鄂及翻译胡伟访问以色列八天,特将日记整理出来,为这次文化交流留下一份特殊记忆……
抵达特拉维夫
时差六小时。北京与特拉维夫的时差,一如华沙。
此刻,在旅馆的十四层楼上,远眺阳台外的蔚蓝色的地中海,恍惚回到八年前的约旦。同一座大海,用海胆刺伤过我的脚掌,用深蓝墨水般的海水洗濯过我的诗篇,此刻站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又重逢了!
北京很冷,穿一身冬衣。以色列则温暖如秋,行人身穿短衣裤。我们飞行十一个小时。离京时夜里十时,同行者李佩甫、宗鄂(替李松涛)和胡伟。说早晨四时到达,初以为飞行六小时,孰料一个漫长困顿的长途旅行。坐在公务舱的中间头排,吃了两餐饭,喝了两杯酒,勉强入眠。有长辫子的两位犹太“拉比”同机,是犹太教牧师。平生首次见到既长胡子又梳辫子的一身黑衣帽的男士,他们身上有种宗教的神秘气息。
离京时颇麻烦,在机场上行李被检查两次,单独问话,一男一女,问:“是自己打的行李?里面是什么东西?”胡伟的礼品盒被拆开,逐一扫描。一种防卫过度的感觉,让人觉得以色列人的生存状态与别国的确不同。客气中有拒人千里之外的警觉。
夜里三点(北京时间早九点)抵达,使馆张小安参赞和文化专员龚锦培迎至宾馆,小安是一个健谈的女外交官,介绍不少有趣的情况。以色列人喜欢中国,因为中国人从不排斥犹太教。在二战时期,中国救助了数万犹太人,他们至今感恩。
住定,睡至九点起床记日记,下午两点参观。短信畅通,这个世界变得很小很便捷了。
12月10日上午10时记
拉宾广场·雅法古城·妞妞
睡至九时起,十二时午餐。找胡伟颇费力,他竟自在一楼静等我们三人。“80后”毕竟不同。
午餐汤极好,类面条汤。杂以面包碎块果仁,佩甫连喝三大碗,抽烟未遂,怅然不已。比萨饼烤得地道。
二时与大使馆的张小安、王东、龚锦培参观雅法古城,正值犹太教安息日(周五),商店关门很多。据小安讲,周六穆斯林、周日基督教,三天均有安息日。另外犹太教崇尚摩西,基督教崇尚耶稣,清真教崇尚穆罕默德,先知不同,而上帝唯一。三教其实同源。
以地中海为背景,拍下宣礼塔、星座桥,还有曲折的古巷。在古巷中参观两家古玩店,一家有件中国清末的“喜”字罐,另一家则以古陶、青铜器及石棺居多,更有品位。地中海古物极丰富。陶罐尖底。石棺半米长,上刻古代文字。青铜剑宽类韭叶。与老板合影,高兴。
见街道上悬空一株桔树,为以色列农业之具体象征物,营养汁隐于巨球内,枝叶繁茂,负之拍照颇滑稽。
后找到拉宾广场,拉宾被刺现场有鲜花及石碑,不少市民集合在旁边唱歌纪念,旋律类苏联进行曲,亦感人。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赵军在官邸宴请。红酒好,大使的狼犬妞妞亦可爱。赠诗集。尽欢而散。
20日晨5:30全景饭店
纳义姆的午宴·希律城·约旦河
依然三点半醒,吃安定亦如此。写诗三首并记日记。
昨天由以色列外交部派出的司机西蒙(光头汉子)陪同,驱车北部加利利地区。途中参观两千年前引水石渠,见若干中国人。后至凯撒尼亚遗址,为希律王所建,罗马时代曾经十分辉煌,七百五十年前毁于地震与战火。遗址有豪华浴室、花园、竞技场。车道很宽,以石为双轨。大斗兽场中兽洞似存当年狮虎气息,而可容三千人的剧场,演员化妆间一如现代。此文化遗存四十年前埋于地下,现整座挖掘,以色列极重考古。西蒙本业为老板,业余当导游,参过军打过仗,拿地图指挥我们行程。以色列处于亚欧非三洲中间地带,特殊的战略位置使其数千年间战争不断。
在拿撒勒地区行走,橄榄树极蓊郁,粗者百余年。下午一点许到达教授、诗人纳义姆宅。他主持过十届尼桑诗会,去过中国,我们带来邀请他参加青海湖笔会的信函,他十分高兴。细观诗人住宅,发现房问宽大,内有德鲁兹教派领袖像,此派为阿拉伯人,有十二万在以。黎巴嫩、叙利亚各三四百万人,此教派主张忠于居住地属国,所以被信任,虽是阿拉伯人,但可以参军。
午餐丰盛,土豆、小辣椒均填肉馅,羊肉抓饭尤好,酒极多。纳义姆两个小孙女不断前来,容貌漂亮,天真有趣,类小天使。纳义姆长我一岁,有六个孙子孙女,和睦大家庭。从他书房的阳台眺望加利利湖,湖色青苍沉郁。饭后驱车湖边,山路弯曲。又经约旦叙利亚以色列边界。眺戈兰高地叙、约驻军,有电网隔离,路旁有地雷黄色标志,一如八年前。晚上到约旦河畔圣迹耶稣施洗点,波光潋滟,水影憧憧。买油、土、水三物纪念品归。
文化专员龚锦培同行,他曾在南非工作多年,刚到以色列月余,谈钻石亦内行。今日由海法赴耶路撒冷。
21日6时记
海法大学·两阿宴·耶路撒冷到了
仍是四点半醒,但坚持又睡到七点,而且没吃安定。
昨天一个半小时到海法,沿地中海北进,外交部阿妮塔陪同。十点半到海法大学,有图书馆小吃店,1967年建校,上海送书数百册,但一本倒置着放在橱窗中。
座谈会共八个人,老少皆有,在小会议室,有应付性质。正值犹太人休息日,是点烛节的第一天。所提问题一般,诗与和平等主题。然后登29层楼顶鸟瞰海法,一个美丽的港口城市。
中午遇雨,秋雨中吃阿根廷烤鱼,宗鄂过生日。我说能在耶路撒冷过生日,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午饭后由女导游兹威特陪同去市政府见文化专员,一个不卑不亢的中年人,说我们迟到了,只聊了半小时。书架上有《二十世纪上海一瞥》厚书。他没到过中国。但友好情绪溢于言表。大门口有两尊彩绘恐龙,如狮子蹲守,颇滑稽,是为该市即将举办的恐龙展造势的。
驱车到阿拉伯人居住区,街头艺术品极多,有大幅油画绘于墙壁,还有雕塑,导游称为了招揽游客增加收入。一家阳台上晾晒有小孩衣服十余件,是因为孩子生得太多。这也是阿拉伯人的种族生存秘诀吧。
从高处鸟瞰海法,港口、货轮、街道,还有圣人墓后的六角星,极壮阔。
下午五时赴耶路撒冷,行程两个半小时。七点到郊区阿布高什村阿拉伯人易卜拉欣姆开的餐馆,吃大饼、酱及大串烤肉。他1989年在美国中三百万美金彩票,以一卡车司机的身份回来创业,大成功,一个年轻幸运儿。
入住新房,无开水喝。
12月22日晨7:15于402室
纪念馆与死海·古卷·希伯来大学演讲
天气陡然变冷。“真的耶路撒冷。”佩甫说。
上午由外交部塞维亚女士陪同参观造型如A字的犹太人大屠杀档案馆。白发女士艾德娜解说,戴上耳机由胡伟翻译。一千八百
万犹太人被希特勒有计划地屠杀,死了六百万之众,仅波兰就一百多万,梦魇般的时代。看到胸佩六角星的一个个无助的面孔,行刑队对准头颅时不屈服的目光,还有大量的资料、实物、照片及影像资料,你仿佛穿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与死亡一起度过两个小时。
最感人的是儿童纪念馆。门口一个男孩脸部浮雕。进入黑暗走廊时有声音凝重响起,然后是点亮在空中的一盏盏小灯,如升在夜空中孩子们的灵魂和眼睛。空中的声音在讲述一个个孩子死亡时的年龄,我们听到的是“十一岁”……
由于佩甫、宗鄂我们三人都到过波兰的奥斯威辛,所以感触尤深切。在照片上看到“死亡之旅”计划,三千人出发,从波兰走到德国,白雪茫茫,冻饿交加,只存活一百二十人被苏联红军营救。
艾德娜说,杀人者不少是德国的学者、知识分子,而非目不识丁的莽汉。是宣传和灌输使他们自觉执行消灭犹太人计划,不少还是集中营的志愿者。刑具有铁球皮鞭,令人战栗!他们认为犹太人不是人类,是渣滓,该清除。欧洲历史上有反犹背景,中国从来没有。
两个半小时参观档案馆,此馆1955年设,后迁新址。新馆使用两年半,声、光、电设计十分合理,电视电影也不断播放,是以色列下大功夫设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接下去参观的以色列博物馆,有一位富商捐献的耶路撒冷古城复原模型,半个篮球场大,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著名的死海古卷,兽皮上书写精美的希伯来经卷,1947年在死海边岩洞的两个陶罐里被发现。一共七卷,后又找到一批零散古卷,有《圣经》,有这个清修组织的章程,是公元前66年的物品,三年后耶路撒冷城就被罗马人攻占了。从古卷了解到这个清修组织,戒律很严,如用左手指人,饿十天。古卷是人类瑰宝,我想了解书写工具,后来发现是削尖的细竹签蘸墨水写的。
白色斗笠状屋顶,有水喷淋,进入馆内才知是藏古卷的陶瓮的盖碗造型,高约六七十公分,绝!
中午与外交部三个官员吃饭,麦考尔司长、卢斯女士等,他们会中文,常去中国。饭后驱车制高点橄榄山远眺圣迹山。有金顶寺的金顶闪耀,路旁有穆斯林叩首长拜。
下午四点到希伯来大学演讲,约三十人来到小会场,大多懂中文。三人各自以讲稿宣读。我的题目是《诉诸声音的诗意》,主持人是高且清瘦的冯铁教授,还有阿米拉,中文名字叫柯芝,翻译《论语》和《聊斋》,还有莫言、余华、王安忆的作品。吃饭时有欧仁松,一年轻小伙,女友在北京外语学院,青岛姑娘。他在成都住过两年,喜欢中国。贝亚娜,北大学友,1991-1993年在校。大家聊天,天上地下,由于无语言障碍,话题多且广。感到红酒一流,聊天大乐。
归来已九时半。
2月23日晨7:15全景店402记
高规格座谈会·比亚里克故居
今天很累,没料到出席了一场十几位作家在场的会议,没料到见到如此多的以色列中文译本,没料到见到儿童文学界女同行,《我的小马桶》的作者爱丽娜……然后是走访特拉维夫文化设施,从大剧院到图书馆,最后参观以色列精神领袖、作家比亚里克故居。他i873年生于乌克兰,1934年去世,他是以色列民族与国家复兴的鼓吹者,诗人、政治家、儿童文学作家。陪同我们的阿妮塔一行会情不自禁背诵他的童谣。他预见到纳粹掌权后的犹太人大屠杀,时在1930年,他主张民族复兴应建立在四千年文化和《圣经》之上,为寻找身份回望一个民族的来路,所以他被定义为“民族精神的定义者和捍卫者”,事实上是一个“文化先知”,类黎巴嫩的纪伯伦。
比亚里克故居原先面朝大海,他1909年来此,1901年已成名,1923年定居于特拉维夫,以诗人名字命名街道,政府专门为他盖起高台阶的住房,因为他地位崇高。
他的卧室改为儿童活动室,有他作品的绘板,他主张,儿童只是个子小的成人,要让他们啃硬骨头,不要一味纵容。要出好书,让孩子从小知道人生的道理……深得我心,于是留影若干。
馆长是位女士,窄脸(犹太人大多如此)但极干练,叫埃里亚特。她讲起建筑物民族特征,犹太的椰枣图案,以《圣经》为基础保存民族文化,以《圣经》为以色列建国大纲。此刻我想起孔子当年九个字主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用于以色列无比准确。
风很猛烈,是点烛节的第四天。犹太人不过圣诞,此刻耶路撒冷风在啸叫,发出远古的呼唤,两千年前的古城,罗马人攻陷时刻,可曾有这样的尖叫?
与作家们座谈,地点在拉米特根市希伯来文学翻译院,负责人叫尼莉·可茵。她介绍了出版情况,儿童图书在二十家出版社出版,平均数字三千,两万册成功,十万册大成功。讲到一批以色列作家的名字,认为目前创作专注于转变:从国家化民族化转向个人化;女性写作走上舞台中心,成为文学主流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凯维亚女士,白发苍苍,大屠杀的幸存者。手臂上还刺有集中营的号码。
卡迪尔,刚从中国归来,《灯塔》作者。
爱丽娜,儿童画家兼作家,波兰人。认为文学是了解一个国家的大使,通过书籍可了解一个民族的内心。
唯一的男诗人讲到语言,希伯来语奇迹般复活,大卫王若活着也没有阅读障碍。有见地。他讲到大流散让犹太人保存记忆的唯一方式是宗教和文化。一个高质量的座谈会,在书的包围中召开,极有意义。
下午又参观大剧院。化妆室的椅子全是剧照,奇妙。广场上不少现代雕塑,有铁板人形,有铁块,有抽象男女造型,尚有趣。
2008年12月24日展于全景店402
死海·马萨达与达尼拉·圣墓教堂·哭墙
这一天日程极紧凑,外交部请来台湾女士张玲玲导游,她持一大瓶冷茶水,据说冷水泡茶六小时后饮用极富营养。
驱车死海,过断裂谷地进入低海平面400米地区,初时寒冷,后渐热,风极猛烈。古堡是两千年前犹太人血战罗马人最后的堡垒,守三年后不支,抽签十勇士,将守卫马萨达的将士及家属刺死,再抽签,最后由一人杀死全部后自杀(犹太教禁自杀),悲壮一如中国古代田横五百士。此地当年应水草丰美,泉水叮咚,睹此现状,想起陕北赫连勃勃的统万城,太相似了。只不过这里留下古迹与战争的传说,赫连勃勃留下的是流光一闪而已。
下山后到附近的基布兹(类集体农庄)见女作家罗妮,一位七十二岁的老人,儿童文学作家,见证历史的人。吃完罗妮的点心,又由达尼耶拉领着参观,她也是创始人之一,祖母级人物,却显年轻。这个基布兹1956年由八十个青年人组成,拓荒生产,如今建成一座人间天堂。五大洲树木蓊郁生长,死海的热风让植物生长迅速,农业滴灌技术形成种植神话——以为在热带雨林,若不是达尼耶拉坐在小山顶上介绍,绝计
想不到当年的艰苦。她见过江泽民和戈尔巴乔夫,是十个孙子的奶奶,但状态奇佳。家中有她手制的各种雕塑人物,把理想、爱全放进去。她请我们参观剧院,吃水果,虽然有苍蝇飞旋,可感觉不到这里是农庄。基布兹吃大食堂,老人和孩子共处,像个大家庭,民主政治的最小细胞。
以色列历史三千年,历经四十六场战争,周围二十二个要消灭它的死敌。但居然复国于1948年,上帝的选民!获诺贝尔奖的百分之十二是犹太人,其中百分之十是生命科学家。为以色列祝福便是为自己祝福,张玲玲不断进行激情讲解。我估计她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后来一打听还真对。
死海午饭,大热中吃椰枣。佩甫受人所托,途中购买死海化妆品,我们也买了数盒,近五百美元,据说效果很好,独特的技术,中国想联合办厂,以方不同意。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以方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技术专利很少转让。
下午四点到圣墓教堂,又称复活教堂,正值圣诞节,听教士诵诗,抚摸耶稣安葬的洞穴石头,还有停放遗体的膏油石等,体会到宗教与信仰的尊严。
紧接着奔向哭墙。安检后进入,和一批青年士兵合影后进入广场,领一顶白纸小帽,意思是对上帝的敬畏。在七盏烛灯下照相,看黑帽宗教人士对哭墙诵经,灯光明亮,大石巍然,历史潮水拍打过的圣地,如今仍在挺立着。人类五千年文明,居然有这么多的故事、传说,时光把现实变成神迹,一如死海旁的基布兹农庄,一如中国三十年的变迁,人类是创造奇迹的唯一生物。
晚上与塞维亚、阿妮塔和希伯来文学翻译院长尼娜·可茵吃晚饭,点了红酒。尼娜从1992年起屡赴中国,称赞中国一年一变化,另二位女士则从未到过,大家谈起各自民族的经历与现实,感到话题多多。归后收拾行李,今天飞泰国转新加坡。
2008年12月25日晨6:15丹饭店405
雨中的考夫曼·中餐·十小时飞行
应该记下买钻石趣闻:在使馆一位朋友的带领下,我们在特拉维夫市钻石交易中心的批发店凭护照、指纹进入。戒备之森严令人吃惊!朋友领我们到一个叫柏万的犹太钻石商办公室,讲解钻石的等级、色泽、打磨技术,开眼长知识。犹太人掌握世界市场,他们的切割打磨技术也属一流,因为不少技工来自俄国,有丰富的宝石知识。
午饭后见特迪·考夫曼,一个生于哈尔滨的犹太人,中以友协主席。雨中老人领我们去一处犹太墓地凭吊。放上鲜花,他讲起韩叙大使1993年来凭吊。这个人帮助过陈毅和罗荣桓元帅,凭吊时尚茫然,后来细问,才知是罗生特医生,陈吴苏的接生者,同时也与我岳父朱明在八路军中熟悉,并且为我岳母看过病。真是历史的巧合!罗生特医生1950年归来,1952年去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奥地利籍犹太医生,国际主义战士。在新四军、八路军中都战斗过。1941年后中以建交,中国人找到了他。罗生特在雨中静卧,一捧鲜花,带来遥远的问讯和感激!
在社区小教堂看犹太人中国居住地图,在中以协会喝茶,见中国诸多礼物,受赠考夫曼写的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当年在中国哈尔滨的生活。一个有强大精神聚集力的民族记忆很了不起。晚饭在东海餐厅吃中餐,老板是香港女人,很干练。意外见到张小安参赞,她于是陪我们登机。外交部小伙子纳迪夫很负责,带我们走贵宾通道,但退税时需样品,把打人行李的化妆品拿出。十小时后抵达曼谷转新加坡,化妆品又不让带了,只好请胡伟去托运。以色列飞机上条件好,居然每人发套睡衣。
12月26日3:45于曼谷机场匆匆
补记:
抵达新加坡当天,收到手机掌上新闻:“以色列27日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目前已导致近200人死亡。哈马斯官员宣称该组织将利用一切手段让以方付出代价。”
这意味着我们离开以色列的当晚就发生了这场新一轮的战争。如今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拉宾的血,愈加显示出其珍贵意蕴。
2009年1月整理于北京
责任编校郭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