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脊柱炎误诊为脊柱结核16例分析

2009-04-23 10:04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7期
关键词:误诊脊柱炎结核

李 勇

[摘要]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柱结核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差异,以减少误诊比率。方法:回顾16例误诊病例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例均因CT、MRI表现而误诊,最终经血清凝集试验纠正。结论:对X线表现轻而CT、MRI破坏明显的患者常规行血清学检查会有效减少误诊比率。

[关键词] 布氏杆菌;结核;脊柱炎;误诊;血清凝集试验

[中图分类号]R68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126-02

布氏杆菌脊柱炎在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上与脊柱结核极为相似,常被误诊为脊柱结核。我院1996年2月~2007年12月在接诊的236例脊柱结核中有16例误诊,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1~54岁;职业均为农民,均有猪、牛、羊接触史。误诊时间最短5 d,最长18个月。其中,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10例。合并截瘫2例(颈椎1例,胸椎1例),合并脊髓蛛网膜炎1例,颈淋巴结瘘管1例,肝脾大9例。处于急性感染13例,慢性感染急性发作3例。其中,2例截瘫患者和2例腰椎患者曾行手术治疗。

1.2 分析方法

回顾16例误诊病例,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①患者主诉及病史;②误诊原因;③发热热型;④脊柱有无后凸畸形及是否查到脓肿;⑤手术病例的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⑥X线与CT、MRI的表现特点。

2 结果

16例中有14例以颈、腰、背痛为主诉,2例因截瘫就诊。病史1个月~2年。所有病例均因依据CT、MRI表现而被误诊,最终经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检查而被纠正。11例出现典型波状热,2例持续高热,2例表现为低热,1例无发热。16例均未查出脊柱后凸畸形,也未触及脓肿。4例手术患者,1例术中见少许脓液及肉芽组织。3例见水体边缘增生硬化明显及少许肉芽。1例胸椎管内见紫色条索状肉芽组织压迫脊髓,硬脊膜无搏动。术后病理均报告为“炎性肉芽,大量淋巴细胞浸润”。X线常无明显异常,仅见病变椎间隙变窄。慢性病例见不规则增生硬化及韧带钙化。CT表现椎体破坏明显,椎体内多见3个以上直径<5 mm低密度圆形破坏,均未见死骨。椎旁均见较小而不规则的低密度阴影(与脓肿影相似)。MRI失状面均表现为病变区椎间隙变窄,上下椎体及椎旁T1低信号T2高信号,与椎体结核表现极相似。

3 讨论

布氏杆菌病由布氏杆菌引起,好发于成人或青少年。骨关节感染患者一半累及脊柱,国内统计占脊柱感染患者的0.4%[1]。病变可侵害脊柱任何部位,以腰椎、下胸上腰椎多见。因腰骶神经根及坐骨神经根受累较多,可伴下肢放射痛。有时伴有脑膜炎、脊髓炎、脊髓珠网膜炎,出现肢体疼痛,麻木无力、截瘫等。由于病原菌寄生于细胞内,不易根治,复发相当常见,占6%~10%[2]。机体对布病所形成的特异免疫的暂短性、不稳定性是造成慢性布病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的病理基础[3]。因而慢性患者比率更高。本组1例因反复发作,椎管内形成肉芽组织压迫脊髓,且合并脊髓珠网膜炎,出现重度截瘫而来就诊。长期乏力、多汗、关节痛被称为慢性布病综合征,是慢性患者最主要的表现,临床以急性患者就诊多见。治疗采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以及牵引、水浴、热疗、透热疗法、封闭等均可缓解疼痛,严重布氏杆菌脊柱炎常需手术治疗[4]。

本病以往内蒙古牧区多见。近年来农民搞养殖业增多,从而偶有发病。因综合医院以及结核专科医院医生见到此种患者少,综合书籍也极少提及,故见到CT有椎间隙变窄,椎体有破坏,椎旁阴影增宽,特别是截瘫患者,常轻率地诊断为脊柱结核,这是造成误诊高的主要原因。

综合分析这两种脊柱疾病,虽然都有发热、多汗、疼痛,也常伴神经症状,但两者还有许多区别。

3.1 症状

3.1.1 发热结核患者以午后低热常见,而布病患者常有高热,且发热时患者精神状况及意识良好,行动自如,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

3.1.2 多汗结核患者常在睡眠时出现盗汗,而布病患者常在清晨热退时出现大汗淋漓,且有酸臭味,易发生虚脱。

3.1.3 关节痛结核患者常无多关节痛,虽有Poncet综合征,但极少见,但布病患者76.09%伴有游走性疼痛[5]。

3.1.4 肝脾大结核患者少见,但布病患者常有。

3.2 体征

脊柱结核因前中柱破坏严重,导致椎体塌陷,发生后凸畸形极常见,脊柱活动受限,叩压痛显著。而布病患者常以椎体多发小表性破坏,也常侵犯小关节,自限性高,极少出现后凸畸形。脊柱结核常有较大寒性脓肿,如腰大肌、腰三角肌肿,而布病极少。

3.3 化验

虽然两者都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不高,淋巴比率增多,但结核患者贫血常见,布病则极少。

3.4 医学影像

结核病变发展较快,X线除有椎间隙变窄外,常有较大死骨及骨空洞,椎体高度缺失,出现cobbis角较大的后凸畸形,而布病X线上除椎间隙变窄外,常无其他异常。CT上结核破坏显著,常有较多死骨,脓肿较大,脓肿内常有死骨流入,而布病常为多发小囊状破坏,脓肿影小。MRI两者均表现为病变上下椎体T1低信号,T2高信号,椎间隙变窄,椎旁阴影增宽,两者极难区分。MRI对骨破坏显示不显著,而对软组织影有放大效应,单纯靠MRI检查是导致误诊率高的重要原因。

总之,医生不要忽略病史,特别是猪、牛、羊接触史。不要过分依赖影像学特别是MRI表现。对发热患者一定要搞清楚热型。虽然布病热型有多种,但波状热是本病特有的,一但出现常提示本病。对清晨大汗淋漓,并有酸臭味,不要轻率认为是盗汗。查体时注意有无后凸畸形及寒性脓肿,对CT仅有多发小囊性破坏而无明显死骨,脓肿小者,要想到本病的可能。对两者难以区别者常规行血清学检查,会大大减少本病的误诊几率。

[参考文献]

[1]郑丕舜.脊柱脊髓关连病与脊髓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技学术出版社,2002.163.

[2]上海第一医学院编导组.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1,151.

[3]王云钊.中华影像医学骨肌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91.

[4]雷伟,孙启慧.骨科必备丛书(脊柱)[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90.

[5]李梦东,王宇鹏.实用传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96.

(收稿日期:2008-11-07)

猜你喜欢
误诊脊柱炎结核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