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婷
[摘要]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于音乐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潜在能力。新时期下幼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一个个音乐活动过程中要致使幼儿发展什么能力,锻炼什么技能,获得什么情感,形成什么态度,明确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关键词]音乐教育 发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20156-01
幼儿音乐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让幼儿萌发感受美、体现美的情感,而不是只注重知识、技能的灌输,以往的幼儿音乐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幼儿音乐教育目标意识模糊,只注意灌输给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意识不到儿童发展方面的关联性,甚至很少从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考虑问题。一般认为唱歌就是让幼儿一起唱,跳舞也是让幼儿跟着教师机械式的模仿,节奏乐活动就是集体幼儿进行机械训练,欣赏音乐活动过程中也都是教师枯燥讲解。教师片面的把眼光盯着在短期内让幼儿掌握知识,追求短期效应,只靠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要求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同样的技能。
2.音乐课程内容选择欠妥当,造成幼儿的实际需要与成人所提供的教学不合拍。部分幼儿教师过多的追求现实功利,希望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即效的、短期的效果。如在选择歌曲时尽管在音域方面已照顾到幼儿的年龄阶段,但幼儿在掌握过程中总有困难,唱歌过程中出现跑音现象多。
3.音乐教师授课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往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教的意识强烈,完成成品的愿望十分迫切,忽视运用幼儿的思维去授课讲义,教师较多地运用消极的方法,让幼儿为了教师的教而学,无论是说话,唱歌、打节奏乐、舞蹈等,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训练。通过大量练习使幼儿牢固地掌握知识,但这些牢固的知识很难被幼儿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由于模仿法太多,时间过长,幼儿思维模式容易僵化,很难引导幼儿进入探索期,幼儿会遇到许多心理障碍。
然而,现在的音乐活动目标是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重视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为幼儿提供满足幼儿需要的经验,刺激他们在所有的发展领域--身体社会性,情感、智力等方面中的学习。通过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大多数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并使他们也能参与音乐活动、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同时也必须为今后能从事音乐艺术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对幼儿来说不是不可捉摸的,它的表现手段来自生活,它是通过感知、联想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基础。幼儿教师在平时应多加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因为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基础。如果幼儿从未看见下雨,她怎能在音乐中感受到小雨点沙沙沙,从天而降的声音,怎能表现小雨点渐渐聚落的形像呢?因此利用业余时间可以常常带幼儿出去散步、观察,让幼儿依据自己在观察中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的想象,积极的去理解音乐并用声音、表情、体态动作去表现乐曲的内涵。改革中的音乐活动内容并不是直接给幼儿的,有许多都需要教师综合适用各学科的教育手段进行的,并且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努力去探索、挖掘和思考。
音乐活动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而幼儿的情感往往在情境中产生。幼儿年龄小,思维较直观,创设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情境,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形成和强化。因此在音乐活动中,作为幼儿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常为孩子们创设情境,使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这种意境,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比如在教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时,创设夜晚黑漆漆、静悄悄、月亮当空照的情境。让幼儿在这种情境中倾听去欣赏音乐,马上能感受到晚上老鼠贼溜溜,偷偷摸摸地出来偷东西吃,小猫看见了轻轻地出来捉住它的情景。幼儿在游戏中非常投入,较好地把握了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
过去,幼儿教师在教幼儿唱歌,只是让幼儿反复模仿,练唱等。幼儿的注意力偏重在动作上,模仿成份很多,幼儿对作品的感受、理解不够,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应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在组织幼儿歌舞活动过程中首先应让幼儿感到愉快,能理解感受音乐,会想象和表现音乐。注重了这个过程,使幼儿创造力和能力有了提高。最后让幼儿评议各自的动作,相互取长补短,使自己动作做得更趋完美。
无论是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明确化,音乐课程内容选择的科学化,音乐教师授课技巧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对象幼儿教师本身的素质。对幼儿教师来说,热爱事业,热爱孩子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整体观、用真挚的情感去爱爱每个幼儿,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更应去关注那些天赋条件较差的幼儿,使他们能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得比原来灵巧聪慧。
光有爱的情感而没有爱的艺术是不行的,为了事业、为了孩子,幼儿音乐教师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注重实践寻找规律,练就一套过硬本领,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长期以来,教师均被比喻成“春蚕”“红烛”,可这只是强调了者献身精神的一方面。用发展的观点看,丝,越吐越少,吐完了怎么办,蜡,越燃越短,燃尽了怎么办,“春蚕到死”“蜡烛成灰”的境界是高尚的,但还不够,除了勤勤恳恳献身事业外,教师还要孜孜以求不断充实,把对教师这职业的认识与教师本人的自我认识,提高更高层次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更新。它为教师的自我完善提供动力。另外,教师在师生双边活动的活动中也会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幼儿对教师也常会起着激励与促进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幼儿从不会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着发现自我的乐趣,认识到本身的社会中的价值,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看到自己的教育成果,从而增加自己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他会自强不息,永不满足。教师会看到幼儿个体差异时,当他发现幼儿中存在的问题时,他会从中得到无言的鞭策,从而产生对自我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当教师从学生的发展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或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时,教师会从幼儿的教学反馈中寻找到努力的方向与前进的动力。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幼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音乐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奠基工程,每个现代人都将从这里起步,幼儿音乐教育这项事业是用生命去照亮的,同时它也照亮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