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海 张巍巍 张永峰
摘要根据江萝灌区的规划,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灌区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江萝灌区;水资源;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S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272-02
江萝灌区工程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北部,地处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地带,范围包括萝北县及宝泉岭农垦分局所辖的名山、江滨、军川3个农场,是从黑龙江取水的提水灌区。灌区总控制面积14.447万公顷,总耕地面积8.726万公顷,设计灌溉面积6.761万公顷。
随着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田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而三江平原地区地表水开发利用率较低,尤其是位于三江平原地区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兴凯湖干流沿岸地区(简称“两江一湖”地区),因缺乏水资源统一规划,地表水灌溉工程建设比较薄弱,致使过境水不能充分利用,因此,为了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三江平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加快灌区建设步伐,优化配置水资源,统筹“两江一湖”地区水土资源,变无序开发为有序建设,科学指导区域内的灌区开发建设,规划了包括“两江一湖”地区沿岸的6个市县(萝北县、绥滨县、同江市、抚远县、虎林市及密山市)及农垦总局的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4个分局27个农场,总面积为13 854.61km2。规划发展大中型灌区14处,水田灌溉面积73.93万公顷,江萝灌区是14处灌区之一。
1灌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江萝灌区土地总面积14.447万公顷,现有耕地面积8.726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733万公顷、旱田面积5.993万公顷,林地面积1.759万公顷,水域面积0.803万公顷,交通及居民点0.437万公顷,水利工程占地0.510万公顷,可垦荒地面积0.632万公顷,其他面积1.580万公顷。
根据2030年灌区内土地利用规划,耕地面积8.634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6.761万公顷、旱田面积1.873万公顷,林地面积1.763万公顷,水域面积0.803万公顷,交通及居民点0.437万公顷,水利工程占地0.599万公顷,可垦荒地
面积0.630万公顷,其他面积1.580万公顷。
2灌区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2.1地表水
灌区过境地表水为黑龙江(与俄罗斯共用),取水口年径流量为1 55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为4 927m3/s,保证率为80%,年来水量约1 262亿立方米,5~8月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026亿立方米,5~8月最枯旬流量为2 027m3/s。
2.2地下水
灌区范围内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2.0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开采量1.86亿立方米,80%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6亿立方米。
2.3水资源利用情况
1988年以前,灌区地下水开采方式只是局部地区以农田旱灌、农村生活用水为主的分散开采和部分以工业用水为主的集中开采。1988年以来,随着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大,特别是水田灌溉的迅速发展及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急剧增长,因而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长。
2005年工程范围内各业总需水量19 750.65万立方米,其中灌溉用水量19 270.00万立方米、农村人畜用水量357.17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34.24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89.24万立方米,而灌区范围内地下水总补给量为20 630.09万立方米,可开采量18 604.47万立方米,供小于需,总量超采。
3灌区建设的可行性
三江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连片,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适宜,雨、热、光同季,水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增产潜力很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灌区的建设对巩固国有商品粮基地,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1灌区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在过去20年间,我国粮食总量从3 500亿千克增加到4 695亿千克(2004年底),基本实现粮食的供需总量平衡,但略有缺口,每年仍要从国外进口粮食350亿千克左右。
以2004年底粮食总量为基础,按人均消费粮食400kg计算,为满足2020年14.3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将达到5 720亿千克,如维持现有的生产能力,粮食自给率只能达到74%左右,尚有1 487.2亿千克的粮食缺口。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为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华北地区有地缺水,地下水超采严重,粮食增产能力有限,因此,水土资源条件匹配较好的东北地区将肩负起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重任。1990年黑龙江省的稻谷产量只有28.6亿千克,但到2005年底已达到112亿千克,15年间增长了2.9倍,增加稻谷83.4亿千克,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黑龙江省规划2015年和2030年水稻面积达到253.33万公顷和333.33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97.24亿千克和300亿千克,可以向国家提供稻谷157.24亿千克和260.00亿千克。三江平原规划2015年和2030年水稻面积达到150.00万公顷和200.00万公顷,总产量分别达到116.78亿千克、180.00亿千克,可以向国家提供稻谷93.10亿千克和156.00亿千克。江萝灌区是三江平原的一部分,规划2015年和2030年水稻面积分别达到2.74万公顷和6.76万公顷,总产量分别达到3.33亿千克和5.58亿千克,可以向国家提供稻谷2.66亿千克和4.46亿千克。因此,灌区的建设可增加优质稻谷产量,对稳定全国粮食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2灌区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项目区农业生产一直以旱田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经常发生旱、涝、低温、冷害、虫灾、雹灾等灾害。但对生产危害性最大、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旱灾,其次是涝灾。旱涝灾害导致农作物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经济效益不好。而水田具有极强的抗灾能力,是高产、稳产、高效益旱涝保收的农田。
近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水稻是改造低产田,变水害为水利的一项重要措施,水田效益为旱田效益的2~3倍,尤其近年水稻旱育稀植、大棚工厂化育秧、钵育摆栽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广大职工种稻积极性不断高涨。项目区水田面积迅猛增长,现灌区内水田面积达2.73万公顷。规划水田面积6.76万公顷,新增4.03万公顷,年增产粮食2.37亿千克,年增加效益1.78亿元,使农民平均增收3 113元/人。可见灌区建设对于农场脱贫致富,增强实力,繁荣边境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具有现实意义。
3.3灌区建设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江萝灌区经过20世纪80年代防洪治涝的初步治理,排涝工程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并正在发挥一定的抗灾效益,而灌溉事业刚刚开始,井灌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地下水超采。因此,开辟新的水源,发展地表水灌溉就成为江萝灌区发展的新课题。
灌溉农业是最有生产力的现代化农业,其中水利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产业,因此,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的绿色产品不能没有灌溉。伴随着水稻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水稻产量在逐步提高,群众种稻积极性空前高涨,可以说三江平原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质量、效益、生态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建设新阶段,为其服务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必须不失时机的由单纯防洪排涝逐步转移到既除害又兴利的排灌工程建设上,实现水利现代化。
3.4灌区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来,由于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其中近80%水田是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致使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1m左右,引黑龙江水入三江平原,可缓解人与自然争水的矛盾。相对于旱田,水田是一种人造湿地,用地表水灌溉,不仅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经济潜力,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具有优化小区气候功能。如果说过去开垦湿地对自然生态有所影响,那么开发水田就是一种湿地的恢复和补遗,对建设有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良好生态环境有百利而无一害。
3.5灌区建设是调整水资源结构、提高稻米质量的需要
灌区内现有井灌水田2.73万公顷,随着水田面积的扩大,灌区地下水已超采0.11亿立方米,为保证灌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步伐,必须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开发利用区内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发展灌溉事业。灌区紧靠黑龙江,其水量丰富、水质好,发展地表水灌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黑龙江省寒地、长日照条件下栽培,从品种到生态条件均与南方水稻有不同的特点。寒地生态条件中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是灌水水温。若用江水灌溉水稻有以下优点:①水稻刚插秧时苗较弱,需要一定的温度加快返青期。江水泡田,水温、土温较高,有利于缓苗,缩短返青期,提前了分蘖的时间和速度,减少了无效分蘖,容易形成高产群体。②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具有发展深广、活力旺盛的根系。水稻移栽后及早发根,对促进活株、分蘖、奠定足穗大穗基础相当重要;根系发得早,改善株型,培育壮秆,根系扎得深,穗大粒多籽饱,靠颖花根活量高,不早衰。江水泡田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易形成高产群体,从而提高产量。③江水水质好,富含各种有机微生物、浮游物,水肥度高,用江水灌溉不但可使水稻获得高产,而且水稻品质也会相应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江萝灌区北临黑龙江,地表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土地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建设,每年可以生产优质水稻5.58亿千克,增产粮食2.37亿千克,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46亿千克。无论是从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还是从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灌区的建设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江萝灌区工程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5参考文献
[1] 刘昌明.二十一世纪中国水资源若干问题的讨论[J].水利水电技术,2002(1):15-19.
[2] 杨向辉,王健,姚党生.黑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3,23(3):25-27,70.
[3]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