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演化关系

2009-04-22 04:54刘正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8期

刘正华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是前后相继的两个经济学体系。两者在理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就两门学科在思想理论上作了简明概括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经济学在思想理论上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演化关系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正值资本主义经济机器大工业时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等西欧先进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都已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大工业的发展,工业无产阶级的人数也日益增多,队伍日益扩大。但工人的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由此造成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开始尖锐,工人运动开始高涨起来。无产阶级的运动需要自己的经济理论作为思想武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需要诞生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标志着经济科学的一次重要变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经济理论。在经济理论方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的贡献是《资本论》。该书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这些理论都来自于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者在经济理论上明显存在前后相继的演化关系。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就着重在理论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资本论》和古典经济学的内在演化关系。

劳动价值理论

(一)马克思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价值论

马克思是在继承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批判地予以发展,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在早期,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的时候,注意价值及市场价格围绕价值而变动的原理,曾认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符合私有制现实的。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李嘉图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下,价值没有实在意义,真正存在的是由竞争所决定的市场价值。同时,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下,地主和资本家支付地租和利润,它们也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所以,劳动价值论是“虚假的抽象”。 但不久马克思就从基本否定古典经济学派的价值论转而批判地继承了这一价值论。如在《贫困的哲学》一书中,马克思认为“只要承认某种产品的效用,劳动就是它的价值的源泉。劳动的尺度是时间。产品的相对价值由生产这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来确定”。同时,致力于解决导致李嘉图体系解体的两个难题: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他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劳动力是潜藏在人的身体内的劳动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它体现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出超过劳动力商品本身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把资本与劳动的交换看成是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这样,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同价值规律的矛盾就得到了解决。他通过分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定性地分析了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的问题。

此外,马克思还修正了李嘉图对“必要劳动量”的规定。李嘉图和马克思都认为,劳动量的耗费集中体现在劳动时间上的耗费,李嘉图提出用最不熟练程度的劳动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量,而马克思提出用平均熟练程度的劳动者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用“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到了晚期,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价值和交换价值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又首创劳动二重性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认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具体劳动则实现包含在生产资料中和原材料中原有价值到新产品的转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他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建立是对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的“研究得出的批判性的最后成果”。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而非劳动的价格

李嘉图认为,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他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导致了剩余价值存在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若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等于工人付出的活劳动,那么,交换是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的,剩余价值则没有;若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少于工人付出的活劳动,价值规律就被破坏了。马克思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解决了剩余价值和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不同于古典学派,马克思认为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的价值等于劳动力为了维持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家按照生活资料的价值付给工人工资。但是,劳动力这种商品有其特殊性,它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有了剩余价值。这样,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的矛盾就解决了。

(三)在价值范畴上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价值范畴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会发生发展和变化。李嘉图遇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不能说明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而是混同价值与生产价格,因而不能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为什么同量资本但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却得到了同量利润。

马克思认为,同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会得到不等量的利润,这会产生资本的自由转移。资本自由转移引起各部门供给从而价格和利润发生变化。最后不同行业的同量资本取得相同的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许多部门得到的利润,都与本部门生产出的剩余价值发生了数量上的差别,有的部门得到超过本部门的剩余价值的利润,有的部门则相反。这样,商品价格和价值便不一致了。商品的价值等于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既然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就不能再按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的价格,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便同时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波动不在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进行,价值规律发生了表现形式的变化。

剩余价值理论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来源及发展

马克思是在对古典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早期探讨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剩余价值理论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马克思考察了18世纪中期以魁奈为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对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的论述。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农业生产部门中创造的。这样,他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就第一次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但是,重农学派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在使用价值形态上研究“纯产品”来源及生产,因此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而地租则是剩余价值的真正形式。法国重农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杜尔哥一方面把地租(剩余价值)解释为对别人劳动的占有,另一方面又把它说成是“自然的赐予”。

马克思指出,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斯密把利润和地租看成是对工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扣除,被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无偿地占有。这说明他已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不过,在斯密的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中既有正确见解,又有错误的、庸俗的见解。由于斯密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无法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如何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中产生出来;他又提出了价值由收入决定,即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是价值的源泉,把利润和地租解释为对资本和土地的自然报酬。

马克思还详细地分析了大卫•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很重视对地租问题的研究,并正确地把地租理论同劳动价值理论联系起来。但是,他错误地把级差地租的产生同所谓“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认为不存在绝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把生产价格与价值混同起来。他没有对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做出正确的说明,也没有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个事实。

(二)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研究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是从考察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关系开始的。他认为,建立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把剩余价值从它的各种具体形态里抽象出来。只有解决了前者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只有解决了后者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表现。剩余价值来源于剩余劳动。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不能从商品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产生。资本家必须把一定数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样才能产生出剩余价值。

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马克思认为:“地租、利息和产业利润不过是商品的剩余价值或商品中所含无偿劳动不同部分的名称罢了,它们都是同样从这个源泉并且只是从这一个源泉产生的”。剩余价值首先转化为利润,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分配。由于各个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等量的资本获取的利润便是不同的。资本家总是追求高的利润率。这样就会使资本转移和各部门的供给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构使得商品的出售不再是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售。除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外,商业资本家也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取得利息。利息也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在农业中,由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以地租的形式获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地租是农场工人的生产劳动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权,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以地租的形式交纳给土地所有者。

资本积累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看作是“积累劳动”和生产的物质要素,马克思则把资本看作是劳动产品在私有制下异化的积累,认为资本是对别人的劳动产品的私有权,是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统治的强力。马克思还认为,资本不仅仅是“物”的积累,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积累,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也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在私有制的统治下,积累就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其实质就在于在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地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从而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一种剥削关系的延伸。因此,资本积累在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不仅认识到了资本积累的本质,还剖析了资本积累的后果。由于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劳动过程的协作规模不断扩大,协作形式日益发展;其次,劳动资料日益社会化,日益转化为只能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其三,社会分工已超越国界,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世界市场已把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资本积累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同时,生产资料又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加深,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在另一极则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

马克思对魁奈的《经济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个尝试是在18世纪30—60年代政治经济学幼年时期做出的,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产品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再生产的。

在批判继承魁奈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资本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其核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价值补偿,即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怎样卖出、卖给谁,以收回垫支出去的货币资本;实物补偿,即资本家从哪里买进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又从哪里买到消费资料。这两个条件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社会生产能否按比例发展。社会再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在简单再生产中,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要求生产部门对简单再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与消费部门对简单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相等。在扩大再生产中,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要求生产部门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与消费部门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生产需求相等。

经济危机学说的创立

在经济危机方面,马克思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及经济危机的根源。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在其本身范围内无法销售其产品,所以持续的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可推论:危机会自动地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马克思批判了这一观点。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一方面会导致生产过剩,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急剧停滞;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过剩,会出现工厂的倒闭、失业增加、生产下降、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新产品出现。生产的下降,在一定阶段上超过需求的下降,减少了商品的库存;价格的下降为商品的需求的扩大打下了基础;破坏导致了资本进一步集中;新市场的开发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利润回升了,劳动就业量增多了,资本家又争取技术革新,更新固定成本,以创造超额利润,资本主义经济又复苏趋向繁荣。所以,马克思认为,危机会自动地导致资本主义崩溃的推论是反动的。

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是因为分配不当。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造成了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的不足,消费不足是危机产生的原因,而消费不足可以通过提高工资的方法予以排除。他认为,只要消灭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就不会有经济危机。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认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私有制是危机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资本家私有会导致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比例关系经济会遭到破坏,当比例的失调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

古典经济学常规发展的19世纪中期,受到了来自三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历史学派的挑战,二是来自马克思经济学的挑战,三是来自边际效用学派的挑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根本上又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不仅完成了近代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的全面分析,而且以完全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了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交换的规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对以往一切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否定,否定不仅仅是简单地说个“不”字,否定还有继承,否定突出了两者在思想上的演化关系。

参考文献:

1.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总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