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2009-04-22 06:57
北方经济 2009年20期
关键词:次贷金融中心上海

郭 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迫在眉睫。又值世界经济危机之时,纽约所发生的金融危机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见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金融中心次贷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2004年2月,根据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要使上海首先成为投资、交易、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中心。2006年11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32"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金融实力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正值世界遭受经济危机的创痛之时。中央又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大背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就要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看齐,并向这些城市学习成功经验。纽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功地从美国西海岸的一个港口城市转变为世界金融中心,但同时又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纽约金融中心对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自美国建国以来,纽约金融中心虽然曾经出现过困难,但总的来说是平稳度过并不断发展。但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最严重的一次危机。2007年8月6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破产。8月16日,美国第一大商业抵押贷款供应商全国金融公司濒临破产边缘,此后该公司从银行集团获得110亿美元紧急贷款后逃脱一劫。随后不久,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强行“国有化”,雷曼兄弟无奈破产,高盛、摩根士丹利变身转型。9月14日,英国诺森北克银行发生储户挤兑事件。

美国政府在自由经济的影响下,减少了对金融行业的管制,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且国际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个人向银行等放贷机构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再将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资产“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后者将各种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经由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评级,然后再出售给国内外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投资者。这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

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从美国花旗银行到德国德意志银行,从英国汇丰银行到瑞士瑞银集团,全球各地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均发现自己手中持有大批次贷支持证券。由于这部分证券缺乏流动性,其价值和风险均难以判断。不少金融机构为满足有关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开始抛售资产,停止发放贷款和储备资金。一时间,银行系统惜贷气氛浓厚,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这种现象又被称为“信贷紧缩”和“信贷危机”。由此,利率上升、信贷紧缩,大批“次贷购房者”无力按期偿还贷款,房贷违约率上升。到2007年8月,随着大量次贷形成坏账,基于这些次贷的证券也大幅贬值。最终,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持有次贷的各类投资者,众多金融机构宣布遭受巨额损失,有的甚至破产或被收购,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二、启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我国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巩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但目前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纽约世界金融中心为上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一)打破行政区划经济现状,适度放宽金融管制

要成为金融中心必须先成为经济中心,即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而直接影响腹地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由于我国现存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区域经济联合松散,阻碍了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上海在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具有非常强大辐射力的经济中心。尽管中国实行经常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尚在很低水平。外汇管制过于严格,无从产生远期产品和衍生金融工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成为一个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能够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金融交易自主进行,交易方式灵活便利,金融产品自由定价,各种信息公开获取。

(二)增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力度和广度

上海金融业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创新是第一位的。上海金融市场目前仍以银行为主导,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差异性。应该大力加强金融创新,从金融产品、业务流程、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具体包括:

拓宽主板股市的集资投资来源,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以增强对投融资者的吸引力,大力发展黄金、石油期货及其它衍生产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开办更多的本外币资产管理业务等。金融创新不但能帮助上海金融机构在国内市场上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而且还能提高上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上海金融机构自身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内控能力不高,而纽约则拥有成熟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配套齐全、透明度高。上海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透明度,吸引国内外各种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职能总部进入上海。

(三)提高金融高端人才的数量和素质

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势必要与纽约、伦敦、东京等金融城市产生竞争关系。如果想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对金融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就要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上海的金融人才数量为6,3万人,而纽约、伦敦和东京则均在30万人以上:在金融人才素质上,国际化程度、专业能力等也与之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应该成为上海人才建设的当务之急。同时,上海金融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还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需要提高具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国际认证资格、能熟练运用外语的国际化人才数量。持续对员工进行行业心理素质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及谨慎经营的关系,加强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创新的隐患,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复杂,监管又没跟上,这就使泡沫不断膨胀,最终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进行金融创新应充分评估金融全球化影响的深度和联动效应,对金融创新的应用和推广作辩证分析。要更加稳妥地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引导和扎实推进银行业金融创新,同时注重防范创新风险,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监管理念。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许多机构违背“谨慎经营”的原则,利用创新滥用金融杠杆密切相关,高负债率和利用资本市场过度融资造成了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深度灾害。为适应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金融风险传递越来越快的特点,应加强金融监管的全球协调。加强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之间交流与合作,杜绝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真空。同时,需要制定统一的风险监测和控制体系,共同跟踪和关注跨国金融活动和资金流动。

猜你喜欢
次贷金融中心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金融中心形成机理研究述评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次贷骨牌祸及全球 中国如何再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