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怕什么

2009-04-21 03:09渠彦超杨翠美
亲子 2009年4期
关键词:心里话闪光灯大灰狼

渠彦超 杨翠美

在蹒跚学步或更早的时候,宝宝就可能体验到恐惧。狗吠声、鞭炮声令他害怕;某种颜色的衣服、某个长相特别的人也会使他感到莫名的恐惧……当宝宝害怕时,你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不断帮助他面对恐惧:如果你对他的恐惧漠不关心或者过度保护,则会使他的心灵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给日后成长投下阴影。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会有不同的恐惧体验。

0~1岁

宝宝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我熟悉的人到哪里去了?”

“天啊,周围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这种声音会伤害我吗?”

“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闪一闪,不知道哇,呜呜……”

典型恐惧: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

当宝宝熟悉的照料者更换时,当声音的分贝突然增强时,当身体感觉猛然下坠时,或遭遇刺眼的光线(如闪光灯)时……宝宝都会觉得很害怕,18个月后这种情况会基本缓解。

解析:

0~1岁是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宝宝所依恋的对象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在更换照料者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周围很多非自然的力量,像噪声,闪光灯,都是小宝宝无法抗御的,他所能作出的反应,只能是因为害怕而哭闹。

妈妈对策:

在改变环境因素之前,尽可能设置一个过渡。比如:增加新照料者在宝宝面前出现的频率,或让原照料者再陪伴一段时间。

减少或避免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如控制居室声音,拍照时尽量不用闪光灯。

针对身体下坠,可以在宝宝七八个月的时候玩一些相关的运动游戏,如在宝宝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扶着他的腋下,慢慢举过头顶,接着快速下降至你的胸前。开始时幅度不宜太大,慢慢地,适当加大幅度。这个游戏不仅可以缓解宝宝内心的恐惧,还可以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协调发展。

1岁半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

“我没有见过你,不要靠近我!”

“你是谁?你不会把我给抢走吧?你快点走开呀……”

“妈妈到哪儿去了?我看不到她了,她会不要我吗?”

典型恐惧:与爸爸妈妈分离,与陌生人相处。

诸如“我们带你妈妈走喽”、“你妈妈不要你了,今天跟我回去吧”、“陌生人来了”之类的话,会令1岁多的宝宝惊慌失措,恐惧万分。3~4岁时,这种恐惧感会逐渐减弱和消失。

解析:

妈妈往往是宝宝最强烈和最早的依恋对象。如果硬将母子分开,或让陌生人介入,宝宝会产生极强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反常,甚至造成无法弥合的情感创伤。

一般而言,1岁半到2岁左右是宝宝产生分离焦虑的高峰期。1岁半的宝宝还不能分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真实的,如果对不恰当的玩笑信以为真将会加深恐惧感。

妈妈对策:

事先尝试与你分离,是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的最佳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分离的时间。在离开的时候,你要明白无误地告诉宝宝离开的原因,之后的安排以及你什么时候再回来。离开期间,请选择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如爷爷,奶奶来照顾他。

重复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如“躲猫猫”,通过游戏告诉宝宝:妈妈不见了,然后又回来了。当他相信“不见的妈妈总会出现”时,分离焦虑这一关也就过得差不多了。

2岁

宝宝的心里话:

“天黑了,有很多怪物会出来。”

“这是什么东西?会吃掉我吗?”

典型恐惧:害怕某些动物、怪物和黑夜。

夜里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对阳台上的一盆花、窗帘上的装饰或图案,表现出毫无理由的恐惧。4~5岁时这种恐惧感会减弱。

解析:

2岁左右,宝宝会特别害怕独自面对黑暗这并不是没出息,怯懦的表现,而是人与生俱来的逃避危险的本能。此时,你若采取强硬措施,或者保护过度,都会使宝宝无法逾越这道坎儿。

妈妈对策:

允许过渡。一旦决定让宝宝独自面对黑暗,就要温柔地坚持到底。“温柔”表现在睡前会陪伴宝宝一小会儿,并告诉他,你的门始终是敞开的。没有条件分房的家庭至少做到分床。“坚持”表现在当宝宝半夜爬回你身边的时候,一定要温柔地不厌其烦地把他送回去。

丰富黑暗的概念。在宝宝心中,黑暗代表的就是潜在的危险,那么平时你们可以玩一些黑暗中的小游戏,如吹灭生日蜡烛会得到礼物,在黑暗中玩手电筒、荧光棒等,让宝宝觉得黑暗除了令人恐惧之外,还意味着惊喜、奇妙、探索等别的意义。

3岁

宝宝的心里话:

“我害怕,不要把我扔到水里。”

“我不敢过去,我害怕后面有个大妖怪!”

“窗帘后面是不是躲着魔兽?”

典型恐惧:怕水、怕妖怪、魔怪等。水和宝宝想象中的强大对象,往往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解析:

宝宝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在一起。对他来说,那些想象中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表现出完全不信,甚至恼羞成怒,会把他推向更孤独、恐惧的境地。

妈妈对策:

接纳宝宝的恐惧。需要你认可的,并不是宝宝描述的怪物,而是他当时的情绪。不要随便打发他的恐惧,而应仔细倾听,引导宝宝用语言或者用画笔详细地描述恐惧的对象。描述得越仔细,越清楚,宝宝心里的恐惧就会越少,因为人害怕的大多是未知的东西。

和恐惧对象打招呼。引导宝宝和恐惧对象简单交流,哪怕只是打个招呼。如让他和躲在床底下的“大灰狼”喊话:“大灰狼,你好啊!这么晚还不回家啊?你的宝宝在等你讲故事呢,快回去吧!”然后问他,大灰狼说什么?通常,宝宝的反应是“他回去了”,这说明他心里的大部分恐惧也随之消失了。

猜你喜欢
心里话闪光灯大灰狼
敬酒的心里话
愉快地给娃照相吧 别怕闪光灯
说句心里话
大灰狼
基于无线通信的闪光灯控制系统设计
救大灰狼
说句心里话
限压保护LED闪光灯电源设计
请关闭闪光灯
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