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伟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离不开陶瓷工艺制品,比如盘子、碗、杯子等。还有一些用来点缀生活的陶瓷花瓶、摆件等。那么陶瓷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陶和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带着种种疑问,让我们追溯到我们祖先的年代吧。
宋代瓷器
图2注解:宋瓷的品类繁多,器型多样、釉色优美、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似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追求完整、意境、气韵,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元代青花瓷瓶图3注解:腹部挺拔饱满,下腹及底部较为清瘦,线条流畅、古朴浑厚,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被雨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又变得坚硬起来。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还可以防水,特别能满足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图1)。随后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出现了原始青瓷,到东汉时期已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们通常把胎体没有烧结致密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制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图2)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的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图3)
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图4)
陶艺的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有其它美术的共性,更有区别于其它美术的质的规定性。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材料质地、工艺表现手段、艺术表现形式三者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而现代陶艺也不再只是再现物体的形状,而是要表现出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走入另一种纯以表达意念及情感的艺术领域之中。(图5、图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陶艺文化的蕴意和功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认识和接受。可以说陶艺是古老的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现代的艺术,其所塑造的对象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图7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