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态

2009-04-21 07:38汪以平
艺术百家 2009年8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艺术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汪以平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定义的阐述,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具有传承性、价值性、生态性和活态性等特点,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的表现形态以及所体现的崇拜性、仪式性、主题性和大众性的特点。文章最后还对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特点;表现形态;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ression Forms of Folk Dance

in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WANG Yi-ping

人为万物之灵,万物经过人的琢磨,成为区别于自然的艺术品,艺术品再经过时间的磨练,能够传世者便成了历史的未亡人——文物或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各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并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式。据目前我国发掘整理已知的民间舞蹈就有17000多个,自2005年以来我国公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中有117项民间舞蹈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的民间舞蹈不仅是各族人民美好心灵的展现,而且还多侧面地反映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相对稳定和丰富的内在文化含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塑造力,是对人类多样性文化的宝贵贡献。正如著名学者斐伏尔所说“消失了的时代对于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它的艺术仍然有一种无法替代的价值。①”因此,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特点,对传承、保护与发展我国文化遗产,使这一文化载体的生生不息、灿烂美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国民间舞蹈的特点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用国际标准法律文件形式正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②。

这个概念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显然我国民间舞属于“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换句话说,民间舞蹈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述公约和此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价值性、生态性和活态性的特点。

(一)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是从原始舞蹈中继承发展而来,具有本民族(地区)古代生活文化特征,反映了生理的,心理的动态形象体现在舞蹈以及服饰、道具之中,传承的方式多样且复杂,与人的思维理念、意绪、情感、习俗,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群体及场地设施形成的氛围中,人们才能把传统文化充分地体现出来。此外,民间舞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手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价值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结构,它是一个深遂的文化载体,历史上,奴隶主、王公贵族曾把民间舞加工改编成宫廷舞,不同宗教曾利用它的形式弘扬各自教义,但其主流始终是民间特色和广大群众息息相关。民间舞蹈不仅对诸多人文科学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而且也是滋养、激发当代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各个方面,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合。有人称之为“千年跳一舞,一舞跳千年”。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明了民间舞蹈生命所在的文化意义以及价值所在。

(三)生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是没有被特殊雕琢,特定加工而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一般认为它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是历史的而不是现代的,是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

(四)活态性

活态性是民间舞的一个显著特征,民间舞的活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间舞是一种“活”的遗产,它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另一方面,民间舞是一种在具体时空中当场进行的“活”的表演,不是静态的“死”的物质,活态性表明民间舞蹈本质是一种活的流动文化,我们必须从活态角度去认识民间舞蹈,既使是已经死去或物质化的民间舞,我们也只有从活态视角才能认识它、理解它。

二、非物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表现形态

中国民间舞蹈从蛮荒走来,历经统治者的容纳或压制,从民间走向宫廷,从宫廷流落民间,轮回往复,这一古老而富有活力的艺术自诞生起就用那风姿卓越的身体语汇表达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独特品格。这不仅仅是人类有了社会活动便有了民间舞蹈这一基本命题,更主要的是它构成了人类另一层面,充满生机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即历代劳动人民创作和活动期间的大量诗歌、小说、戏曲,包括舞蹈所形成的思想体系,所以我们说,中国人民大众的宇宙观、人生观、生死观、道德观、幸福观等得益于民间广泛流传的口授身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中,而在民间最为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舞蹈则是成为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是非评判的重要载体之一,非物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作为民族的“标记物”,举手投足间散发出该民族独特素质的魅力,不论是自娱自乐还是娱神娱佛,它将人类的社会生存状态和感情累积投身于举手投足之间,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文化深度和广度,形象地展现了各地区各族人民的生产劳作、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生死观念、审美情感,逐渐成了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的表现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图腾为神圣的崇拜性

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图腾文化作为形成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和原始积淀层,具有民族文化之源、民族灵魂之源与人性之本质的源初意义,在非物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具有相当多的舞蹈就是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使其获得群体认同的标记物,满足和实现社会性集体意识和归属心理。例如:龙舞与汉族人民对龙图腾的崇拜是分不开的,许多民族在对天地神灵的崇拜的仪式中所表现“傩舞”也充分说明崇拜性是非物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傩舞”俗称“跳鬼脸”它渊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崇拜,以后发展成原始宗教中的一种仪式。如果仅从舞蹈形态来欣赏,它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艺术审美,很难从形态上找出动律的特征,结构与情节全部仪式化了,然而文化人类学者们看到的是“神学与美学、神格和人格的关联,看到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可印证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文化观念”③,对他们来说,借用这种载体将无形有形化,抽象具体化,观念形态化,神灵人格化,重要的是明了生死之念的虚幻、体悟生时救度的征兆,在这里“跳鬼脸”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是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需要。

(二)以生活形态为主题的仪式性

仪式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仪式舞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仪式舞蹈产生于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赖,在行为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膜拜行为,如“傩舞”,一种是模仿行为,如“於菟”,“於菟”是生活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年都乎村土族人的一种祭祀仪式舞蹈,是古羌部族虎图崇拜的一种遗俗,当地土族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要举行跳於菟的驱魔逐邪的祭祖活动,由土族各部落推选出来的7名男青年,集合于山神庙前,在祼露的身体和四肢画上虎豹斑纹,把头发扎起,以虎狂怒状,他们双手各持顶端贴有福旗的木棍,在巫师“拉瓦”主持下,诵读经文,跪拜二郎神与山神,年都乎村的土族百姓也都集中在神庙里进行诵经活动。如果仅从舞蹈形态来欣赏,它可能是一种低消耗的艺术审美,当地的老百姓(观众)是那样虔诚而顶神膜拜,可是外人要从头到尾看完全部需要耐心。这些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这是文化象征,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外显媒介和载体,它可能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另一层面是这种文化形态所包含的体现的内隐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形态和文化是不可分隔开来的,这是因为文化因素才形成了特定的形态,反过来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④”而这些正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区别于其它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因此,无论是对神灵的膜拜还是以神灵依附及装神扮鬼形态及仪式,目的都是为了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实现驱邪纳吉,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愿望。

(三)以“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主题性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原始文化心理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称序的服从,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就是反映人们祈天祷地,求取风调雨顺的各种仪式舞蹈。

(四)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以民间生活为基调,以大众审美为旨趣,经常是在全村寨活动中进行;在共同起舞中增强本民族(本地区)的团结和内聚力,例如: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都体现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

三、如何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

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非物资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是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要认识到一个民族拥有传统是文化浑厚的表现,而珍视传统是拥有文化的表现。要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的保护与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息息相关,要认识到文化问题的特殊性。

其次,对传统民间舞蹈研究当代使命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继往开来。继往,就是认真总结研究我国民间舞蹈,使濒临灭亡有价值的民间舞蹈被挖掘、整理、开发。作为从事文化工作者必须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认真研究,再通过政府、媒体等途径,让更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并饶有兴趣的介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是根本。开来,就是要开掘传统民间舞蹈中的积极因素古为今用,开拓我们的今天与明天。

再次,我们在对传统民间舞守望的同时还需要张扬,这是人的内驱力推动文化的张力。在我们有了为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国民间舞“立志”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今天,更需要通过我们“立志”的方式,详尽地整理和归纳出中国民间舞蹈全部的生存、发展和活动情况。在注入时代因素中张扬这类优质文化的个性,在身体动态中找到我们民族身体文化的“原点”,这将对于了解一种文化形态与社会的关系,并在科学的总结上开辟今天的舞蹈发展途径和与老百姓水乳交融的通道,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这也为我们民族的艺术继承与发展找到永不枯竭的源泉。

① 许友华《中国民间舞走向探微》,《安徵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② 《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6》,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③ 于平主编《中国舞蹈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④ 于平主编《中国舞蹈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艺术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