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将军的新疆情

2009-04-21 03:59杨俊国
当代学术论坛 2009年2期
关键词:王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

杨俊国

摘要:王震将军的一生和新疆有着不解之缘。他率军进驻新疆,在新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当之无愧地成为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屯垦戍边事业的开拓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缔造者,写下了一生中最光辉、最动人、最永垂史册的一笔。

王震将军的一生和新疆有着不解之缘。他率军进驻新疆,在新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当之无愧地成为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屯垦戍边事业的开拓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缔造者,写下了一生中最光辉、最动人、最永垂史册的一笔。他在新疆工作仅短短三年,然而终其一生他每时每刻都在关注新疆事业的发展。他说:“我热爱新疆,热爱新疆人民。如果去见马克思,骨灰也要撒在天山上,永远同各族人民守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西北边疆!”王震将军的新疆情由此可见一斑。当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迫思将军在解放、建设新疆中的丰功伟绩,更觉将军之伟大,令人倍感鼓舞!

一、新疆各族人民的解放者

主动请缨赴新疆。王震将军较早就开始关注新疆。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王震主动请缨率队到新疆去,获同意。毛泽东特别勉励王震:“克服艰难险阻,解放新疆,经营新疆,让新疆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的新生活。”要求在部队开展宣传教育,克服一切困难,做好进军新疆的准备。

力促新疆和平解放。1949年9月下旬,我军解放了陕、甘、宁、青四省,一野主力(第一、二兵团)集结河西走廊,威逼新疆。此时,新疆局势复杂,国民党军政要员有起义迹象,美国支持反动势力妄图把新疆分裂出去。王震将军遵从中央“政治解决为主,军事解决为辅,以军事促政治,争取和平解放新疆”的方针。一边做好进疆准备工作,一边接洽新疆军政当局,力促新疆和平解放。在各方努力下,1949年9月25、26日,陶峙岳、包尔汉率军政当局起义,新疆遂告和平解放。9月28日,王震率第一兵团和二、六军克服重重困难,向新疆进行了气势磅礴的大进军。1949年12月17日成立新疆军区和新疆省人民政府,王震历任中共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歼灭顽匪。1950年初,在美帝支持下,反动分子发动叛乱。王震将军任剿匪总指挥,亲自拟订围剿计划。在他领导下,我军采取军事围剿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正确的策略,依靠群众,经过两年时间和大小120余次战斗,取得了平叛斗争的彻底胜利。

团结民族同志,培养民族干部。新疆解放初,少数民族干部缺乏,王震将军遵从毛泽东“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的重要指示,着手开办了各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学校和短期训练班,两年时间内,培养了1.6万多名少数民族干部。这些干部成为各条战线上贯彻党的路线、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骨干,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减租反霸。从1951年8月到1952年5月,在全疆农业区开展了减租反霸斗争,斗争了4000名恶霸地主,对其中600多名罪大恶极的地主给予了惩办,各族受苦农民彻底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分得土地、粮食、房屋、牲畜和现金,历史上第一次当家作了主人。新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开拓性地对牧区进行了阶段性改革,积累了经验。

王震将军率部西出阳关,及时进军新疆,解放新疆,稳定了新疆的局势和社会秩序,粉碎了美帝分裂中国的图谋,巩固了和平解放的成果。从此,新疆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历史征程。

二、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者

进疆目的为人民。进疆前,毛主席指示王震,“你们到新疆的主要任务是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你们要以替历史上压迫少数民族的反动统治者还债的精神去那里工作。”并勉励王震,希望他到新疆后,能够超过左文襄公,把新疆建设成美丽富饶的乐园。王震给毛主席、周总理保证,要叫新疆变成第二个南泥湾。

王震牢记嘱托,在进军新疆动员会上教育部属,解放大西北、进军新疆,任务是要使各民族人民从黑暗统治下彻底解放,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事,办好事,尤其重要的是率领各族人民,并肩战斗,大搞建设1950年元旦前夕,王震鼓励六军党委“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展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肩负起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生产队的光荣任务。”不久,王震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军垦农场。

王震将军十分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他经常检查各部门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情况,悉心听取民族干部的意见。经常深入到民族群众家里问寒问暖,解决实际问题。在各种场合,他反复强调,汉族干部要主动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多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

新疆现代工业的领路人。解放初,新疆现代工业几乎为零。1949年11月8日,王震抵迪化(乌鲁木齐)第二天,即召集陶峙岳、包尔汉等共商建设大计。他指示成立军区工程处,确立“先从重工业的钢材、水泥、电力及目前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做起,为今后工业建设打下基础、进而逐步发展其他工业”的战略规划。面对资金、人才短缺,王震号召部队节衣缩食,每人节约一顶帽子、一件衬衣领子和两个衣服口袋,以此来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多方搜求人才来疆工作。通过三年努力,建立起一批大、中型企业,如南山露天煤矿、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七一棉纺厂、苇湖梁火力发电厂、乌拉泊水力发电厂、新疆第一、二水泥厂、八一面粉厂、中苏石油公司和中苏有色金属公司,实现了新疆现代化工业零的突破,堪称新疆现代工业之父。现代工业的建立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新疆经济的腾飞,为边疆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

重视农业发展。王震将军重视发展农业,经实地调查,他主张在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大力发展农业。他亲自制订农业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新疆农业发展。为了发展蚕桑生产,王震三次到镇江的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视察,举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二师蚕桑生产建设科学技术座谈会”;亲自组织推广棉花种植,并首次在北疆试种成功;1950年春。王震司令员和普通战士一起顶严寒、迎风雪、拉爬犁、运石头,在乌鲁木齐修建和平渠,1951年,他参加库尔勒十八团大渠的修建,在放水典礼上,王震同志兴奋地跳进渠水中鼓掌,传为佳话。

为新疆建设招募人才。面对人才匮乏现状,王震将军十分注重招揽人才。西进路上,每到一地,他积极动员聘请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军;进疆后,王震将军团结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献计献策。他聘请的矿业专家王恒生、冶金专家余铭钰、设计专家刘和田、水泥专家陆宗贤、植棉专家王桂五、轧钢专家顾乃义、纺织专家刘钟琦、电业专家刘明寰、水利专家王鹤亭等,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王震将军还亲自协调和号召内地青年赴新。50年代初,王震动员华东军区军事交通学校(上海)70名汽车女兵来新。同期,王震从家乡动员了8000湘女上天山,她们成了兵团的第一代女

教师、女拖拉机手、女护士、女农业技术员。据统计,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的女兵计五万多。1962年王震倡导上海知青支援边疆建设,到1966年,先后有10万人来新。并聘请苏联专家来新帮助建设。他们垦边、戍边、兴边、建边,为新疆各族人民、为新疆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兴办教育。王震将军大力发展教育。在他指导下,建立了石河子农学院、八一农学院、军政干部学校等大学。他亲手创办了塔里木农垦大学,自任荣誉校长,为学校制订校训,倾注了诸多心血。多年来,塔农大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分布在天山南北,全国各地,为共和国的屯垦戍边事业,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经过两年艰苦奋斗,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开垦了上百万亩良田;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兴建了钢铁、纺织、发电、农机、水泥、煤矿等一大批工矿企业,新疆财政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生活得到提高。1952年6月,驻苏大使张闻天路过新疆,专门给党中央写信,赞扬了新疆的工作。

三、屯垦戍边的开拓者

率部屯垦结硕果。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曾感言: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转运又难于筹粮。新疆解放后,同样的困难呈现在王震面前。当时,进疆的人民解放军连同三区民族军及驻疆国民党起义部队约20多万人。而新疆人口约500万,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供给不足。为了加速新疆经济建设并减轻人民负担,也为了解放军能够站稳脚跟,王震积极响应中央“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号召,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屯垦戍边的战略部署。1950年1月,给各部队下达了军垦任务,大军随即开赴天山南北实行屯田。王震身体力行,将军拉爬犁、张仲瀚师长拾粪等事迹一时传为佳话。在王震将军率领下,军垦战士发扬。南泥湾”精神,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终使万里戈壁变成良田。1951、1952年,屯垦结硕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部队实现了粮油自给略有盈余,并大量支援内地棉花;建立了一批工厂作坊,生产布匹、纸张和铁木等。一座座现代化农场和大型水利设施建成,涌现了一片片村镇,崛起了一座座军垦城市。。

1953年3月新疆军区遵照毛泽东指示,将所属一兵团二、六军和五军的大部和二十二兵团的全部整编为生产部队,其余为国防部队。同时成立“生产管理部”管理生产部队。军垦的成功,积累了边疆建设的经验。为新疆的发展开了好头。

缔造生产建设兵团。王震将军是新中国屯垦戍边第一人。新疆军垦的成功模式得到中央认可。王震将军调离新疆后,仍然关注着边疆建设,他总结军垦经验,上书中央,建议在新疆成立专门机构从事农业生产和建设。1954年10月,一个由进疆的人民解放军1兵团一万余人、起义部队改编的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十万人和新疆民族军的部分官兵集体转业组成的规模庞大的机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后改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告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平战结合的体制,平时是民,战时是兵,各个连队分散在最边远地方,是一支集生产队、工作队和战斗队为一体的特殊的党、政、军三结合组织,是一支一手持镐、一手拿枪的劳武结合型的屯垦部队。新疆建设兵团的成立,不仅解决了驻疆部队就地转业的安置问题,还吸引了全国大量复转军人、青年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开辟了新疆屯垦的新时代。另外,它更是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兵团,就不会有新疆今天的繁荣与稳定。

恢复兵团建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一度被撤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震将军频繁视察新疆。1981年2月在自治区厅、局以上干部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军区的后备军,是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重要力量。”“生产建设兵团搞了农业、畜牧业、工业、商业,还有交通业办的完全对。”出于大局考虑,王震将军于1981年6月30日写信给邓小平,建议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月1日,邓小平批示:“请王震同志牵头,约请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恢复生产建设兵团的必要性作一系统的报告,并为中央拟一决议,以凭决定”。8月13日至14日邓小平偕王震、王任重视察新疆,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有必要”。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决定》指出:“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发展农垦事业,对于发展自治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防御霸权主义侵略,保卫祖国边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月14日国务院派出以农垦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由农垦部副部长赵凡率领到达新疆,商谈恢复生产建设兵团的有关事宜。30日,农垦总局党委上报《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几个问题的意见》,建议“恢复兵团,应以农垦系统现有建制为基础,基本不动,适当做些调整”。兵团建制的恢复,体现了王震将军作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至今,兵团依然肩负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重任。

心系兵团人。王震将军缔造了兵团,他时刻牵挂着兵团,牵挂着新疆的建设事业。晚年他身兼多职,国事繁忙,仍多次赴新疆,以八十多岁高龄于1991年最后一次视察新疆垦区。每次来,他都看望广大指战员和支边人士,教育他们安心边疆、开发和建设边疆,鼓励他们要大力发展新疆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6个春节在寒冷的黑龙江、新疆北大荒度过。他生前多次跟战友、家人谈起一个心愿——将来退休了,要在新疆安度晚年,更显将军心系兵团、心系新疆、心系各族人民的殷切之情。

猜你喜欢
王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
“要是”的作用
新形势下兵团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践行路径
“办”“为”和解
反腐
小种子的“挺一挺”
兵团今年引进内地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
60年,铸就不朽精神丰碑
上聚人心 兵团精神领航